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不仅体现在就业率上,还体现在就业质量方面。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了社会因素、高等教育因素以及学生的自身因素等。如果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难以解决的话,必定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同时也会制约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因此,如何应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直是近年来社会各界有待于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加强就业安全教育,维护学生权益,帮助广大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是从事就业指导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共同愿景。但受就业环境日益复杂、就业途径日益增多等因素的影响,高职学院毕业生出现了择业定位不准、就业期望值偏高、就业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给就业带来了许多的安全隐患。所以,探讨构建就业安全教育方式与机制,完善就业安全教学团队等问题,不仅成为现实的抉择,也成为学术论述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3.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发生了变化。以新时代大学生就业问题为切入点,通过研究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及其影响因素,归纳分析新时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新时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践路径,即转变新时代大学生就业观念、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大学毕业生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因此,认真研究高职生就业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就业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我国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分析出现诸多问题的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解决高职生就业难问题的基本对策--"预就业"制度.最后,笔者对高职生就业政策的改进与完善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这对我国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提高"高职生"就业质量以及就业率具有重要的现实以及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业林  王雪婷 《公关世界》2023,(23):105-107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就业岗位要求逐渐提高以及用人单位减招等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复杂。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意愿缺少或不强、就业信息断层,个人定位不合理、盲目跟风等问题,并提出了通过家校合力、建立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体系,提高学生就业针对性,增强大学生的竞争能力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就业问题正在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问题,关注就业问题的本质就是关注民生问题,而解决就业歧视问题的本质就是维护民生。平等就业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但社会中就业市场的歧视行为大量存在。在认真调查、研究、总结我国促进就业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07年8月30日,审议并通过了《中国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这对于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相协调,实现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快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就业歧视是对公民就业平等权的侵害,影响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目前,就业歧视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的法律规制中存在没有统一立法、争议缺少专门的执法机构、司法救济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需要在制定统一的反就业歧视法、建立专门的就业权利平等保障机构、完善司法救济机制,可以尝试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制度三管齐下,消除就业歧视,促进就业公平。  相似文献   

8.
教育发展对于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是这种积极影响只是“存在”而已,它并非确定性地展示给我们。因此要在妥善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过程中,善于通过教育途径,加快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达到促进社会就业问题解决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当前受国际经济的影响,许多国内外的企业缩小开支,减少招聘人才的数量,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关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使其顺利就业的目标已经成为广泛关注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本文通过研究高校学生组织与大学生就业能力之间的关系,分析学生组织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因素,找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夏建军  陈新亮  郭飞  王学军 《现代妇女》2013,(10):141-141,140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对我国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通过社会、政府、学校、贫困大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来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导言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就业形势的变化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 ,除经济发展状况、就业环境、就业体制、人事制度等外在的客观因素外 ,大学生个体的择业观念、职业设计、就业准备等因素也是导致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①。大学生的职业设计问题既包括对择业的偏好、意向、期望等观念研究 ,也必然涉及就业准备、对就业有影响的因素等操作分析。为了实证性地研究大学生职业设计的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所于去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对99届已确定工作单位的260位本科毕业生作了关于大学…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家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独立学院必将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重视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成为每一个独立学院工作之重。本文将从民办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原因,系统、客观地分析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存在的困难、问题原因,探析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寻找、改善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张波 《职业》2016,(25):58-59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传统教育与就业市场脱节,毕业生自身缺乏自主就业、创业、择业能力,以及用人单位对学历、专业、性别的要求都在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高校也以就业和市场需求为引导,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14.
田苗 《公关世界》2023,(18):117-119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就业质量成为关注的焦点,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然而,现实中存在着大学生就业与专业不匹配、就业竞争压力大、职业规划不足等问题,这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提出了迫切需求。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新时代下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现实情况进行审视,并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关键因素,揭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本质和原因,提出相应的路径和对策,以促进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全面提升。与此同时,也希望能够对大学生就业政策制定、教育改革和社会各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为培养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素质教育和全民教育不断推进,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每年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然而就业岗位数量有限,这无疑增加了毕业生就业的难度,导致了宝贵的知识生产力浪费问题的发生。与普通高等院校学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没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加之音乐教育专业就业渠道相对狭窄,很多学生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这就导致高职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上加难,不仅影响了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后续发展,更影响了高职院校教育的良性发展。本文围绕高职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广大音乐类毕业生就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陈晓前 《现代交际》2010,(5):117-117
随着就业问题的日益突出,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应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了影响就业的因素,并提出了要想促进毕业生的就业,就必须使毕业生满足社会的需求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浙江省2006-2008届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及就业能力状况的抽样调查数据,运用最优尺度回归分析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给出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对综合就业质量影响的最优尺度回归方程,并进一步探讨了就业能力对就业满意度、人职匹配度、职业发展前景及薪金水平各自的影响情况,最后,对分析结果进行了相应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洪晨 《职业》2015,(25):28-29
推荐企业在招用人时,要准确掌握影响就业工作方面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理清促进就业工作思路,确保居民能够充分享受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从而给企业带来利益。企业在用人方面,应招收一些城镇登记就业困难人员、应届高校毕业生和退役士兵,这样不仅解决了无工作人员就业问题,也降低了失业率、在招收城镇登记就业困难人员的同时,还可以到各区县的就业促进科领取招收城镇登记就业困难人员的补助金,这对企业和个人都是一种政策待遇。  相似文献   

19.
青年就业问题是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作为东亚发达国家,日本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制造业神话"的破灭和随之而来的"就业冰河期",青年就业问题严峻。近10年,通过实施综合性的青年就业政策,日本青年就业状况重新改善。考察近几年日本青年就业状况和就业政策变革,并对青年就业政策效应进行评估,有助于总结日本的经验和教训,并为我国青年就业问题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毕业生就业问题关乎社会稳定,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动力。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存在欠缺就业创业服务、人才培养和社会岗位需要有差距、学生就业理念问题、职业能力弱、缺乏创业知识、企业设置学历门槛等问题。只有从政府部门提供宏观支持,高职院优化人才培养,企业积极参与人才培养,学校和家长联合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心态等几个方面同时着手,才能改善高职学生就业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