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形势分析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后遗症主要有:世界经济受到冲击;一些国家财政出现巨额赤字;一些国家经济损失惨重;世界经济市场遭到破坏;一些国家存在"二次探底"的可能:各国经济复苏缓慢.后危机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影响有两种分析和判断:一种主张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原因是:从投资看,中国有投资减速的趋势;从消费看,2010年大幅度增长的可能性不大:从出口看,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的恢复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不大.另一种主张经济稳定发展.原因是:在制度方面,我国集中式的政治体制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是行之有效的;在出口方面,我国强劲增长,进口增速放缓,顺差大幅回升;从消费看,城镇居民家庭月消费增加;在外贸方面,随着世界经济复苏,2010年二季度对外贸易进一步回暖.各国经济在2009年深度衰退后呈现出复苏态势.基于此,我国应采取的政策取向为:调整结构;服务业应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调整财政和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6,(8):28-30
在后危机时代经济复苏的背景下,发达国家或将接棒新兴市场国家成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联合国201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显示,全球经济在2016—2017年将继续保持向好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两年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率将突破3%的关口,由于先进技术和高端管理的差距,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对外贸易、国内经济增长依然依靠于发达国家技术及管理输出。本文基于发达国家的视角,探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和新的增长方式,以及当前经济复苏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邓曲恒 《浙江学刊》2007,20(1):159-165
改革开发以来,中国经历了高速经济增长。然而,中国的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事业在此期间并没有得到同步发展。本文利用1978年至1998年中国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健康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健康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作用在1978-1991年期间尤为显著,但在1992-1998年期间,健康对中国经济增长没有影响。因此,改善健康服务的供给状况,增加健康存量在当前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4.
据苏联《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杂志1980年第5期报道,苏联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1979年共发表了21部研究世界经济、政治、社会关系与阶级关系等方面的著作.这些著作的内容涉及五个方面.一、论述"现代帝国主义当前的矛盾和发展趋势、资本主义总危机的特点"问题(共发表了6部专著).1. 《现代资产阶级的经济增长和周期的理论(批判性分析)》,着重分析经济周期性发展的各种理论和模式,以美国为例,对战后资本主义再生产特征作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5.
建国以来,投资一直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内容,2008年在世界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的4万亿投资计划更是担挡起保经济增长的重任,在投资对经济增长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其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当前,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与20世纪经济赶超期的日本极其相似--同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加速期,因此,学习和借鉴日本投资管理的成功经验对我国今后的投资管理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声音     
正遭受新冠疫情重创的世界经济在2021年有望复苏,但复苏进程或将呈现非均衡特点,不同经济体、不同行业的复苏路径可能出现分化。在疫情的空前冲击下,世界经济陷入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危机。负增长、大规模失业、货币放水、财政赤字和负债率飙升,成为过去一年世界经济的关键词。2020年中国是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明年中国经济有望再上层楼,强劲增长。——联合国贸发会议资深经济事务官员梁国勇说  相似文献   

7.
胡海情 《创新》2012,6(1):67-71,127
中国自提出"走出去"战略11年来,对外直接投资呈现较快增长。在世界经济总体放缓、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债危机日益严重的国际背景下,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是决定国际化战略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当前,对外直接投资在中国和东盟的经济合作中还具有巨大潜力。驱动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的因素主要有市场因素、生产成本因素、经营发展因素、政策因素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华碧云 《南亚研究》2009,(1):46-54,118
本文联系印度经济近几年高速增长和国民经济结构不平衡的背景,探讨当前世界金融风暴对印度经济影响的程度,着重分析印度抵御世界金融风暴冲击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发展正经历新历史性转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后30多年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由一个低收入国家发展成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本文通过对世界上部分有代表性国家的经济增长及其背景的综合比较,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阶段的国家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及其特征进行了研究,指出目前中国进入一个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并面临一系列历史性转折.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化不断深入以及政府经济增长理念不断淡化的进程.包容性增长理念已被写入中国的“十二五”规划,并将在未来五年在引导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经济增长理念和经济增长方式加速转变的新时期,对政府与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发挥的职能和作用应进行重新解读与定位,以便对转型期的中国经济以及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走向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1.
我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的根源可以划分为货币政策冲击和宏观经济冲击两个层面,通过检验我国货币增长不确定性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货币增长不确定性主要由宏观经济冲击所引致;1998年以前的货币增长不确定性比较剧烈,1998之后的货币增长不确定性明显减弱;由货币政策冲击导致的货币增长不确定性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这意味着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但2003年以来,由宏观经济冲击导致的货币增长不确定性对经济增长起到了抑制作用,这说明以国际金融危机为代表的经济冲击对我国经济稳定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消极影响,需对此进行积极的国家经济风险预警和防范。  相似文献   

12.
张立群 《阅江学刊》2012,4(5):5-13,81
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着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双重转型”形势。国家经济政策的重点是稳增长,即努力寻求一个扩张政策和收紧政策之间的平衡点,尽早结束经济回调的过程。在复杂的形势下,国家正在进行稳增长政策的预调微调,整个经济增长止跌趋稳的迹象越来越明显。未来,我国要更多地着眼于经济转型,通过贯彻破产制度和理顺市场定价机制、加强债务管理、风险防范等制度调整和政策改革来加快经济转型,使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3.
1997年以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在经济增长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失效,主要表现在利率机制、准备金政策、公开市场业务等方面存在缺陷。因此,必须不断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以便更好地为经济增长提供政策指导。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Pro-poor growth has been the preeminent strategic framework of 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community because it describes relationships between growth, inequality, and poverty. Assessing whether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distributional changes are “pro-poor” has important policy implications and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widespread in academic and policy societies. The article aims to measure the pro-poor growth in rural China from 1989 to 2009 through analyzing the household survey data collected by the China Health and Nutrition Survey. Among the main findings, from 1989 to 2006,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n rural areas was relatively weakly pro-poor and poverty reduction mainly relied on the “trickle-down effect” of economic growth. However, since 2006, both the “trickle-down effect” of growth and changes in income distribution have reduced poverty. During this period, Chinese economic growth was pro-poor. Research on pro-poor growth based on more comprehensive data is urgently needed to advise policymakers to make relevant policies.  相似文献   

15.
对比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和美国的货币政策功能,在经济发达的美国,货币政策只能刹车不能启动,符合货币理论的逻辑,而在经济落后的近代中国,货币供给既能刹车又能启动,现代货币理论对此无法解释。货币政策无法启动经济的前提是需求约束型经济(美国),而在供给约束型经济(中国)中,货币政策是可以启动经济的。在两种经济状态下,紧缩银根都可以使经济增长减速或刹车。  相似文献   

16.
This meta-analysis aims to ident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ural resources abund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to provide policy guidan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mpirical evidence was collected from 44 studies published in Chinese between 2005 and 2017 at provincial and city leve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xistence of the resource curse is ambiguous. Although most of the studies conclude that the resource curse exists, particularly in the fast-growing central and western regions of China, a number of studies find the opposite. This latter finding is mainly attributed to other growth determinants and transition mechanisms, such as spillover effects driving the demand for natural resources and resulting in higher prices. Significant methodological advances have been made over the past decade, both in terms of the econometric modelling of caus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natural resources and the level of empirical control through the inclusion of new explanatory factors. However,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comparability of results,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types of resources and their measurement, alternative determinants of economic growth, such as new economic policies, 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 of appropriate econometric modeling approaches. The paper ends with policy recommendations.  相似文献   

17.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has brought eminent, negative economic and social impacts on China since late 2008, including a considerable decline in GDP growth and a rapid rise in unemployment. Drawing on the published literature and official statistical data,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social consequences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n China, explores various policy initiatives taken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assess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policy initiatives. It argues that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has led to high levels of enterprise bankruptcy and job losses in China. Rural migrant workers and new university graduates are the two social groups most adversely affected. The economic stimulus package and expanded social programmes tend to be short term and economic oriented. Whether the policy initiatives have been effective in mitigating the social impacts of this crisis and correcting the structural imbalance of China's economy is unclear. The paper concludes by suggesting that a new policy approach should be taken to timely and effectively address the negative social impacts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on China, in particular by providing a more inclusive and comprehensive social safety net, prioritizing employment generation, and addressing housing deficits.  相似文献   

18.
乔榛 《求是学刊》2004,31(5):63-67
由于人类对物质财富的不断追求 ,探索经济增长成为一个永远不能穷尽的课题。文章选择了从经济增长的原动力的角度来分析经济增长的一般机理 ,以及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受这种原动力影响的实际情形。在此基础上 ,文章还把这种原动力与保护它的制度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得出中国最近一个时期和今后的相当长时期里经济增长与保障人们追求财富的愿望和相应的私有财产制度以及市场制度高度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李曦  袁泉 《创新》2013,(3):87-90,125,128
1998年以来,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并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但房价的过快增长也增加了人们的生活压力,并对经济运行造成不利影响。为了抑制房价的过快增长,国家推出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包括金融政策、土地政策和税收政策。2010年政府推出了限购政策,通过抑制需求来控制房价。研究表明:1998至2002年的调控政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3至2008年调控效果不佳;2008年底至2009年政府并没有对房价进行有力调控;2009年末至2012年初,限购令的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0.
对我国当前税收政策的分析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4年税收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效需求不足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我国税制总体上却未发生大的变化,现行税制的一些规定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增长。针对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对国民经济增长的不适应性,应采取相应的税制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