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语方言学在过去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是因为汉语方言的研究,跟对语音学、音系学、语法、语义、历史语言学、文字学、社会语言学、语言变化等范畴都重视不够有很大的关系。由于过去缺乏全面的调查,以及对方言学认识不足,汉语研究的其他环节便也无法受惠。我们要抓紧机会,多收集材料并进行分析,否则在不久的将来,当许多弱势方言消失以后,很多宝贵的资料也会因此无法寻回。  相似文献   

2.
《老学庵笔记》是陆游写的一部笔记,其内容丰富,涉及面很广。其中也有不少语言学内容,记录了大量的语音现象、方言词语和俗语以及一些语法现象,这对研究方言学史和汉语史都是重要的参考资料,体现了一定的语言学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扬雄的《方言》开始,我国汉语方言的研究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了。在本世纪初现代方言学兴起以后,方言研究者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对全国汉语方言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由于方言学界长期以来缺乏理论探讨,目前已经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理论、方法问题,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已经  相似文献   

4.
《菽园杂记》是明代的一部笔记杂说,其内容丰富,无所不包。它记载了明朝中期各地方言,如吴方言"鱼虞不分"、"王黄不分"、"张浆不分";北方方言"前后鼻韵不分";山西方言"同屯不分"、"妻青同音"等以及各地的部分方言词,这些语料对汉语语音史、汉语词汇史和方言学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方言学是从比较研究开始并由比较研究向前推进的。湖南汉语方言研究的全面展开始终贯穿着比较研究,湖南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内容大致体现在语音比较研究、词汇比较研究、语法比较研究、历史比较研究、地理比较研究、民族语言比较研究和地域文化比较研究等七个方面。湖南汉语方言比较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为了深化湖南汉语方言研究,有一批新的比较研究课题亟需开展。  相似文献   

6.
段玉裁的方言研究与《说文》体例有关,他有关汉语方言学的观点散见于《说文解字注》。段氏认为,地域是产生方言的原因,方言中保存有古语,地名与方言密切相关,移民是影响方言的重要因素。段玉裁关于汉语方言的这些观点是其语言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资汉语史及现代汉语方言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7.
华学诚教授主编的《古代方言文献丛刊》即将印行,如何利用这批资料辅助汉语史研究是学界急需探讨的问题.汉语方言是汉语发展不同阶段的活化石,能折射出汉语史的局部面貌.前人在研究汉语史时,已意识到方言学材料的价值,如段玉裁、钱大昕、章太炎、刘师培等人方言证古的理论及实践.但其价值还不止于此,它们在研究汉语音韵、训诂(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均具有独特作用:可补证和验证前人音韵研究的结论,揭示古代语音演变的部分状况,帮助我们解读古籍,为词汇史研究提供材料.其所反映的语法现象,还可为通语语法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和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段玉裁的方言研究与《说文》体例有关,他有关汉语方言学的观点散见于《说文解字注》。段氏认为,地域是产生方言的原因,方言中保存有古语,地名与方言密切相关,移民是影响方言的重要因素。段玉裁关于汉语方言的这些观点是其语言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资汉语史及现代汉语方言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9.
《菽园杂记》是明代的一部笔记杂说,内容丰富,无所不包,记载了明朝中期各地方言的语音现象,如吴方言"鱼虞不分"、"王黄不分"、"张浆不分",北方方言"前后鼻音韵不分",山西方言"同屯不分"、"妻青同音"等,这些语料对汉语语音史和方言学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李新魁教授对汉语方言研究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新魁教授对汉语方言研究的贡献:一是对广东闽、粤、客方言的描写研究;二是对上述方言与汉语语音史关系的研究;三是对汉语方言史的研究。李教授治方言学有三个方面的经验:一为点面结合,既博且精;二为“死”“活”结合,相互印证;三为动静结合,着眼发展;四为长短结合,换而不舍。  相似文献   

11.
文章依据历代艺文志、经籍志等文献材料,对其中的方言学著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从而理出了方言发展的线索和脉络:古代从周秦时代开始到各地调查方言;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关注方言,进行纯粹的方言研究;汉代扬雄<方言>一书标志着方言学这一学科的诞生;魏晋南北朝时期方言学科研究的基本方向、角度和范围完全确定;唐宋辽金元明时代方言学稳定发展;直至清代方言学进入真正科学阶段的全面提高;中国古代方言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2.
正2011年11月26日—27日,由中国民俗学会、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与宝鸡文理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关陇方言民俗高层论坛"学术研讨会在陕西宝鸡召开。这是立足于"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视域下召开的一次关陇方言民俗学界的盛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共90余人,提交论文80余篇,分别围绕汉语方言学研究的现状与走  相似文献   

13.
主要围绕文献材料问题,对魏晋南北朝方言语词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操作原则展开探讨。认为基于现有传世与出土文献,借鉴前人钩稽整理成果,系统蒐逸整合这一时期的方言语词材料,对于推动古代历史方言学的突破性研究与方言学史的宏观建构,促进汉语史研究的完善,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著名方言学家张振兴教授在孙立新《关中方言语法研究》的序中说:“立新是一位很勤奋、很执着的中青年学者……”是啊!几十年来,孙立新教授(以下简称作者)用自己的勤奋和执着结出了很多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方言研究成果.从文章来说,他在《方言》、《中国语文》、《语言科学》、《汉语学报》、《亚细亚言语论丛》、《人文杂志》、《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宝鸡文理学院学报》、《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咸阳师范学院学报》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200多篇;从著作来说,他有《户县方言研究》、《关中方言代词研究》、《西安方言研究》、《三原方言》等专著与合著几十部.尤其是2013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关中方言语法研究》一书,有128万字,是一部方言语法研究的巨著.笔者拜读全书之后,深受其益,故写出来与同道们共享,以期能给从事方言语法研究的学者们带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当代汉语方言研究给人许多启示 ,择要则有三项 :一、描写与理论探索相结合 ;二、方言口语的研究与文献求证相结合 ;三、加强方言学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一 前言 商邱市位于河南省东部,是豫东的一个重要城市,过去也是商邱专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因此,我们在这一次方言调查的工作中着重地研究了这个方言的语音、词匯和语法。因为方言的调查研究是语言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推广普通话又是我国当前的政治任务。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对商邱市的方言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把它写出来,供教普通话、学普通话的同志和汉语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华书局1999年出版的《汉语方言大词典》,取材于古今1200多种语言文字类著作,搜词宏富,体例谨严,是一部编纂得比较成功的汉语方言方面的大型词典。本词典的价值在于它实际上集了我国历史上有关汉语方言词语记录和研究的大成,是在语言方面对汉民族文化遗产作了一次大规模的整理和传承工作,其泽被所及将超过方言学或语言学本身。本词典的不足是在词典正文之前缺少一篇较有分量的引论或前言,不便于读者更正确地认识和使用本同典;在释义方面,少数词条会有争议。  相似文献   

18.
汉语方言特征词属于比较方言学的范畴,是基于现代汉语方言词汇的横向比较研究而产生的。要深化汉语方言词汇研究,必须在方言词汇宏观比较的基础上开展方言特征词的研究。从方言特征词理论的提出至今,方言特征词的研究已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在方言特征词的性质和范围上存在争议。存在的争议主要是由特征词的提取方法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俞敏先生为古汉语虚词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向。他的研究突破了传统语言学仅依靠汉语古文献内部证据的局限,将与汉语同语系的藏语的语法作为虚词研究的重要旁证;借鉴了俄语、英语、法语和拉丁语等语言的语法及汉语各地方言的语法来对古汉语虚词进行研究;并运用语流音变对王引之提出的声近义通等现象进行了精确的阐释。  相似文献   

20.
唐宋方言学史的研究目前仍是空白,探讨其研究策略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唐宋方言学史,至少要考虑以下几点:把重要方言史料纳入讨论范围;文献的全面考察和重点考察相结合;合理利用清人辑录成果;全面概述和重点讨论相结合;参考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辩证对待前人观点;在汉语方言学史上定位.这几个方面综合运用,合理安排,就可以初步构建断代方言学史的撰写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