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再一次理论升华,标志着我国将要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建设目标,标志着我们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上的深化。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之间必然是相互联系、互为基础、双向建构的。政治文明为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价值基础、政治制度基础和政治文化基础,和谐社会以及建构和谐社会的实践进程又为政治文明提供了新的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2004年9月19日,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其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素质教育和和谐社会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也是在社会发展中以人为本的教育问题。面对我国人口基数大、沿海和内陆发展不平衡、城市和农村贫富差距大等社会现实,建设和谐社会必然需要广大人民群众人格的和谐完善和素质的全面的提高,因而素质教育怎样更好适应和谐社会的建设,成为我国在"十二五"发展阶段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社会主义社会不仅仅是小康的社会,还应该是和谐的社会。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已经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如何围绕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相似文献   

5.
刘亭美 《现代妇女》2013,(12):199-199
社会公平正义,是古往今来备受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曾深刻地阐述了公平正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当中,应该深刻理解社会公平正义的时代特色和内涵,准确把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陆勇敏  杨莉 《职业时空》2008,4(5):13-13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高职院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社会责任,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校自身改革发展稳定的内在需要。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准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7.
社会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通过了“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原则,规定了奋斗目标,部署了本世纪前20年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工作任务。实现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个长期历史任务,它要求我们从多方面努力创造条件,逐步推进。加强制度文明建设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和谐的经济关系与和谐的政治制度,而且更需要社会成员和谐的科学文化与思想道德素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整体氛围之下,党和政府要求切实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公民道德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相似文献   

9.
兰国茗 《城市》2007,(3):52-5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创造性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课题,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原则,是指导当前和今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肩负着重要责任,国有企业党和行政领导人员必须把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摆上议事日程,在不断提高领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上下功夫,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天津、和谐社会作贡献.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省部级主要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会开班式上,概括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深刻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其实,早在古代,中国的和谐思想就产生了,后来又一步步地丰富发展。“贵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也是我国传统美德的重要规范。在孔子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