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研究     
主持人语近百年来,中国人的居住与休闲空间发生了显著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是“西化”的结果。由于近代中国的“西化”过程与西方殖民主义渗透中国的过程相伴随,其间既有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会,更有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对峙与冲撞。在近代中国人的认知中,无论公园还是教会大学建筑,都不是单纯的生活功能空间,而是具有浓厚的政治与文化意涵,甚至直接被视作政治与文化的表象与参照物。本期本专栏的两篇论文正是试图从这一角度分析与诠释公园与教会大学建筑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文化意味。教会大学一直被国人视为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产物。…  相似文献   

2.
试论中国教会大学的学生品德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教会大学为了扩展西方教会势力、配合侵略 ,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品德培养。品德培养贯穿于课程教学、校风与规章制度建设、学生社团与课余生活、师生关系等方面。这种培养 ,既使教会大学的学生受到了精神腐蚀 ,也使教会大学为中国造就了一批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教会大学为了扩展西方教会势力、配合侵略,非常重视对学生的品德修养。品德培养贯穿于课程教学、校风与规章投资建设、学生社团与课余生活、师生关系等方面。这种培养,既使教会大学的学生受到了精神腐蚀,也使教会大学为中国造就了一批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中,西方教会在华获得了传教权,其为传教而在中国创办了教会大学。教会大学的创办直接促成了社会工作教育在中国的出现,而社会工作教育又间接促进了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方法在中国的传播与本土化。  相似文献   

5.
民国教会大学的发展与其“中国化”进程相关,经费制度改革是这一进程的直接体现。民国教会大学经费决策的“中国化”经历了从外国差会掌控到国民政府参与监管的变革;经费来源的“中国化”经历了从单一差会供给到多元本土筹措的变革;经费支出改革则主要体现在教师薪酬方面,“中国化”表现为从“厚西薄中”到“同工同酬”。民国前期教会大学“中国化”进程的推动,既有来自经济、文化、政治的外部压力,也有其内部的自觉基础。这一历史进程可为当今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办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近代美国教会大学在中美教育交流中的意义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美国教会大学在中国的创办和发展,既是一种文化渗透和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又顺应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为保守落后的中国教育输入了新的办学理念和模式,加速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美国教会大学对中国的留学运动,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对中国社会的人才培养,对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开创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社会认同是指社会个体对特定社会群体在情感上的归属感,需要从社会群体对个人自身利益满足等方面获取与实现。19世纪中后期,教会大学伴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跻身中国高等教育的舞台。虽然产生的背景复杂,文化侵略的原罪难辞,但面对来自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抵制,教会大学在基督教服务理念的指引下,利用他们在医学、农学、林学、植物学和社会学等现代科学知识方面的优势资源,为农村平民子弟免费提供教育机会,在中国农村开展广泛的普及教育、农业科技帮扶、乡村社区建设、基础医疗卫生等公共事业服务,赢得了中国众多底层个体的社会认同,奠定了教会大学在华百年发展的坚实基础。借鉴教会大学的服务理念和做法,中国大学应在去功利化中推进服务社会的务实程度和贡献力度,在与社会的融合中建设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8.
近代在华西方教会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中,首先在教会大学中倡导了中西合璧新式样建筑,拉开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复兴的序幕,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现代建筑风格。金陵大学因其首先开创了西方建筑形式与中国北方官式建筑形式相揉合的先例,并使这种尝试演进成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复兴的基本趋向,因而在中国近代建筑文化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文章探讨了金陵大学创建时的社会文化背景,追溯了金陵大学的创建过程,评析了金陵大学建筑的艺术特征,并对西方传教士在金陵大学建筑形态构成中的作用及角色进行了合理的推论,进而指出这一案例在中西文化交汇中的积极作用和社会文化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在西方的精神与物质需求推动下产生,基督教一直维护其顽固的精神统治,中华民族精神在其中经历了两者之间排斥、融通之后逐渐繁荣滋长,引发中国近代教会大学的本土化、世俗化、学术化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本身说明处于弱势仍可生长,不同“道”之间能够且必须相容,精神文化是多元共生的。同时,也为当今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学术话语霸权背景下的中国大学发展提供了原理性启示。  相似文献   

10.
教会大学与中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传统观点,西方差会在华创办的教会大学因其宗教与政治目的而不能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源流。本文认为:教会大学为其生存与发展计,必须面向中国而解决它所面临的两大矛盾与冲突:即中西文化心理之间,教会大学政治目的与其教育内在规律之间的矛盾与冲突。由于历史的合力作用,解决的结果只能是前者以自由、平等、博爱、科学与爱国主义溶为一体;而后者之政治目的却不断为其教育内在规律所冲淡和排挤。因此,教会大学被迫性的自觉和不自觉地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推进工具,从而也就成为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源流和工具之一。  相似文献   

11.
金陵女大作为一所教会女子大学,开创了中国近代女子高等教育之先河。从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的视角出发,解读金陵女大的具体文化资本、客体文化资本以及体制文化资本,发现文化资本在金陵女大发展过程中产生着重要影响,对于当下高校面对传统与外来的关系、生产有特色的文化产品、女子大学的重提与发展等都具有一定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现代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私立大学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由外国传教士创办的教会大学 ,另一类是中国人自己创立的私立大学 ,两者的发展历史不尽相同 ,又有各自的管理和办学特色 ,都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作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会大学曾备受关注,后因种种原因悉遭停办,而后又部分得以重组或接续。以沪江大学等作为个案分析,研究了教会大学在改革开放及社会经济大发展前提下的部分接续,得出变被动为主动,基于相互平等、相互尊重、互惠互利的中外合作与交流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而我们对待教会大学历史的态度也更加自信、理性和客观。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外传教士办的从小学到大学的三级教育体系,在近代中国政府的教育体制之外形成。16所教会大学中的14所,是从教会中学发展而来的。除了少数几所医科大学外,普通教会大学的学位课程一般是文科,但这个文科的定义与现在的不一样,理科也包含于文科中。后来课程增多,程度提高,文理分开组成系,20年代末设立文理学院。教会大学的学科多设文理科及医科,很少开设工科。后期受中国政府的管理与影响,为了适应国人的需求,少数学校开设了工科专业。农科是个例外,因为传教士进入中国时就有服务农村的思想,当时国内大学中农学质量水平最高的是教会大学之一的金陵大学农科。教会大学的医学教育成绩,同样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15.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家面临深重灾难,教会大学身处恶劣环境,原有招考模式遭到破坏。本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教会大学克服重重困难,积极变通招考制度,因时、因地、因校制定招考策略,设立战时急需专业,积极组织大学联考,增设奖学助学名额,全力招收爱国青年,不仅为保存中国高等教育命脉作出积极贡献,也使教会大学整体获得长足发展。教会大学招生考试因自主、得变通、促发展的历史经验为当前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改革留下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的学位制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近代中国,教会大学率先将西方的学位制度引入中国高等教育的实践层面.教会大学 首先通过向国外政府或大学注册立案的方式获取学位授予权,并按照国外的标准进行具体操作.随着办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教会大学逐渐扩充学位门类、提高学位层级、拓展学位课程,使学位制度得以发展完善.教会大学学位制度的建设和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中外高等教育之间的交流,同时也对中国学位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刺激和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随着教会大学教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教育学科的师资队伍形成了它自身的特色.如师资从牧师兼职逐渐发展到专业教师,从洋化、宗教化走向中国化、世俗化,师资来源多样化等.近代教会大学教育学科在许多方面开中国高等学校教育学科的风气之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拥有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研究近代教会大学教育学科的师资,目的是为当代教育学科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外传教士办的从小学到大学的三级教育体系,在近代中国政府的教育体制之外形成.16所教会大学中的14所,是从教会中学发展而来的.除了少数几所医科大学外,普通教会大学的学位课程一般是文科,但这个文科的定义与现在的不一样,理科也包含于文科中.后来课程增多,程度提高,文理分开组成系,20年代末设立文理学院.教会大学的学科多设文理科及医科,很少开设工科.后期受中国政府的管理与影响,为了适应国人的需求,少数学校开设了工科专业.农科是个例外,因为传教士进入中国时就有服务农村的思想,当时国内大学中农学质量水平最高的是教会大学之一的金陵大学农科.教会大学的医学教育成绩,同样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19.
近代西方教会在华创办的各类学校曾一度被认为是对华进行思想、文化侵略的工具和手段,而对其进行了否定和批判.但是如果以更为客观和全面的视角审视近代中国高教发展史就不难发现,西方教会在华创办的高校在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及社会现代化过程中起了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圣约翰大学是美国圣公会于1879年在上海创办的高等院校,它曾被誉为"东方的哈佛",辉煌一时.圣约翰大学的盛衰历程是西方教会在华创办高校命运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0.
《北方人》2007,(2)
现代大学在中国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当初的大学,主要有国立、教会、私立三种形式。办大学需要大量资金,而学校又不能以赢利为目的,因此私立大学要比国立大学、教会大学难办得多。在这方面,张伯苓创办的私立南开大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司徒雷登曾给张伯苓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创办私立大学,张伯苓是一个拓荒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