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阶段我国公权与私权的冲突及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公权与私权的冲突有愈演愈烈之势,突出表现为公权对私权的肆意侵犯,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与和谐社会建设,因此,需要对公权与私权进行调适,依据科学的原则划分公权与私权边界,在执法中严格对公共利益的解读,建立对私权的基本尊重,以实现公权的规范运行与私权的自由行使.  相似文献   

2.
公民道德品格培育视角下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健慧 《江淮论坛》2014,(4):145-148,18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现代社会所需的公民道德品格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开放包容、妥协节制,是和谐社会构建之根基。现实中,公民道德品格的缺失是和谐社会构建之障碍。构建和谐社会之理性选择就是要培育公民道德品格,其主要途径是:建立公民道德品格培育长效机制,强化学校主阵地和新闻媒体造势作用,经常开展强化公民意识的各种实践活动,营造公民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3.
城市房屋拆迁的实质为房屋征收(或称不动产征收),是公权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对私权的合法剥夺,是政治国家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对市民社会的干预。基于人权、自由、秩序诸价值的考量和公权与私权、拆迁入与被拆迁入利益平衡之需要,以私权保障理念为基点对现行失范的补偿法律制度予以重构,对于构建一套合理的保障被拆迁人利益的拆迁法律、法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公私法的划分,是罗马人的一大创举,也是罗马法发达的标志之一.其中,公法是保护国家和公共利益的法,私法是保护私人利益的法.罗马法学家对公私法的划分对我们进一步明确"公权"与"私权"界限,加强对法制原则的理解,保护私权,正确处理公权力和私权利的关系,进而构建我国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宪政是现代国家运用良性宪法管理国家的政治制度,是现代国家的标志。从本质上说,宪政是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平衡机制,也是国家权力部门内部的平衡机制,是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机制。宪政是建立在宪政理念、宪政文化和法律制度基础之上的一系列原则。  相似文献   

6.
陈燕 《理论界》2007,(10):39-40
公权力和私权利的平衡与和谐与否,直接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文明程度。在中国正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民主政体下,我们应该对公权和私权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定位,改变我们头脑中公权与私权的对立概念,只有这样才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和谐与统一。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私权和公权的概念入手,通过回顾新中国宪法对私权保障的历程,阐述私权和公权各自所涉及的领域。提出使公权和私权保持平衡、和谐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8.
现代社会中,公权的私法化和私权的公法化现象使得公私法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公权的私法化是指公权力主体采用私法方式完成公共任务,与社会各类主体平等合作;私权的公法化是指在本来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私权领域中,出于某种需要,公权力介入其中,并对私权自治行为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面对公私法相互渗透、融合的客观现实,行政法学的研究应重新调整学科研究内容,并引进其他社会科学的成果,以促进行政法学的理论更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私权和公权的概念入手,通过回顾新中国宪法对私权保障的历程,阐述私权和公权各自所涉及的领域.提出使公权和私权保持平衡、和谐的重要原则.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政通人和、社会和谐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要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理想与目标,需要在治国理念上进行变革,在制度建设上进行创新。其中,最关键的是通过发展宪政,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规则和制度。和谐社会的根基在于宪政,宪政所提供的制度,不断消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使人们能够和谐相处。可以说,和谐社会的内蕴与宪政建设的旨意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谐社会与宪政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良性互动关系,宪政的发展是和谐社会从理想走向现实的重要保障,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可以为宪政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基础。因此,在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充分开发宪政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和功能,就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我们组织了"宪政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笔谈,从宪政的内容、法治政治、宪政文化等方面探讨了宪政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联系、宪政如何支持和谐社会建设以及怎样结合我国国情推进宪政发展等问题,期望有助于准确把握当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逻辑定位,从而使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有一个良好的起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