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进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粮食流通体制已经经历了数轮改革。1979-1993年是 粮食流通市场化进程的逐步推进期,1993年所实施的粮食价格与经营的全面放开是迄今为止 力度最大的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而1994-1999年则是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的调整期,1998 年开始以“四分开一完善”和“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粮食改革实际上是在国民经济 市场化程度已有很大提高的背景下,政府对粮食流通系统实行的严格管制。在21世纪初的开 放经济条件下,需要建立规范化的粮食市场体系、多元化的粮食流通体系、专业化的农业保险 体系、高效率的粮食供求调控体系,从而形成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的良性循环机制,以促进粮 食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历次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都是围绕“保障粮食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及保护粮农利益”这一基本目标进行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在市场化改革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 ,粮食流通体制运行效率低的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因此 ,近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取向应该是 ,全面放开粮食市场 ,促进粮食流通。粮食补贴方式的改革必须有利于提高资金的运行效率 ,并以此为契机 ,推进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流通体制是粮食生产和消费诸矛盾的焦点,研究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对促进粮食生产,引导合理的消费,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改革粮食流通体制的三种方案设想,并进行比较分析。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是有利于发展粮食生产的原则。目前,粮食经济的运行,主要是依靠行政指令来维持;这表明现行的粮食经济政策不利生产和流通,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要形成有利于粮食生产的动力机制,为粮食产区和粮农带来经济利益。 其二是和粮食生产水平相适应的原则。流通体制是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因此,实行何种体制将取决于粮食生产力水平。我国人口多,粮食生产水平低,人均占有量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现在不可能实行完全商品化的流通体制。然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粮食生  相似文献   

4.
一、总体思路关于流通体制的深化改革和进一步发展,总体思路是要按照小平同志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挤的要求,以“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贸易”为指导思想,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国际化”为奋斗目标。近期目标重点是要抓好“五三一”工程。即五大商品:粮、油、肉、菜、糖;三大改革:商业企业发展注销经营,物资流通企业重点发展代理制,粮食实行“两线运行”,把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经营分开;一大建设:建设和管理好商品批发市场。建立起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的粮食商品、农副产品、…  相似文献   

5.
以玉米与大豆临时收储政策改革为突破口的粮食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顺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破解粮食“三高”等突出问题的重要举措。但是,粮食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对粮食安全保障也产生了巨大冲击。粮食收储制度市场化改革短期冲击效应明显,长期稳定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粮食市场波动明显加剧,粮食生产者面临着较强的收入不确定性冲击;玉米高库存问题得到扭转,但粮食供需结构性矛盾依旧存在;在需求刚性增长约束下进口数量激增,进口安全风险防范压力明显增大;粮食生产者直接补贴政策存在溢出效应,粮食生产者支持政策有待完善。新形势下,应加快粮食安全保障顶层制度设计,健全粮食生产稳定机制,完善国际粮食进口风险防范机制,加强粮食产业安全保障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6.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粮食收储企业全面走向市场已成必然,作为承担粮食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职能部门的农业发展银行如何应对粮食市场化改革给农发行业务经营、资金管理、职能转变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是摆在各级农发行面前亟需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本文仅就粮食市场化改革后农发行面临的一些难点及应对措施,谈点个人意见。 一、粮食市场化改革给农发行带来的冲击及影响 (一)企业由政策保护下的特殊法人走向市场经济中主体地位平等的法人,银企思想难转变。随着国家粮食储备体系的建立,粮食市场经营机制的完善,目前这种粮食流通格局已经给各级财政造成了巨大压力,粮食收购由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家包的格局已经或正在被打破,多元化的粮食购销体制正在形成。所以,放开  相似文献   

7.
粮食购销是粮食流通体制的核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建立放而有应、管放结合、活而不乱、调控有力、适合中国国们的粮食流通体制,国家必须加强对粮食购销的宏观调控,国有粮食部门必须发挥主渠道作用.(-)税定粮食购销价格.我国粮食经济体制改革,是以粮食价格改革为实破口的,而且步伐很快.1991年调整粮价,缩小购销价格倒挂,1992年再次调高销价,实现购销同价,1993年全国绝大部分省、地、市放开市场、放开粮价、放开经营,实现了向市场经济过渡.然而进入1993年10月后,我国东南沿海主要城市的粮价迅速上涨,并向北方内地蔓延…  相似文献   

8.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构建粮食流通新体制─—对广东省粮食问题的思考董富胜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粮食流通体制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问题,已越来越明显地表露出来。其主要表现,一是对粮食是基础的基础,认识尚有反复;二是掌握粮源缺乏有效手段,国家定购面...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国际贸易自由化趋势下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未来的 30年里 ,保证粮食供给、确保粮食安全 ,是我们始终需要重视的战略问题。国际粮食贸易自由化趋势的形成和强化将对中国的粮食生产结构调整、粮食进口、政府对粮食流通的调控等产生影响。我们必须从提高粮食生产和利用效率、加快粮食流通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强化政府对粮食市场的调控能力、适时适量增加进口等方面做好工作 ,以实现长期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0.
尚范 《松州学刊》2000,(5):54-55
不容置疑,自粮食经营放开以来,粮食经济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粮食企业承担了政策性业务,但对其的利益保护政策却得不到落实、政府行为与经济责任严重脱节。对此,国务院出台了科学的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政策措施,从根本上优化了粮食企业的经营环境,使粮食经济逐步脱困成为可能。但脱困首先要从思想上扭亏,即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实事求是,这是使可能成为必然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1.
改革国有粮食企业,使之真正建立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新机制,是关系本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能否取得新突破的关键所在。从目前实际运行情况看,仍然存在不少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需尽快解决,否则将影响整个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因此,准确捕捉目前粮食企业改革的难点、重点,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指导粮改实践,就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一、对近年来国有粮食企业经营现状的总体评价及成因分析近年来,国有粮食企业虽经过“两线运行”机制改革,但由于操作起来非常困难,地方、企业、职工由于利益关系难以协调,在实际中没有多少进展。因…  相似文献   

12.
当前粮食企业,要适应粮食市场化改革、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新形势,惟一的出路只能加快企业调整改革步伐,努力在激活企业上做文章,用创新思维来谋求发展。 一、更新观念,走出粮食流通认识误区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走过漫长而曲折的道路。多年来,这一举世瞩目的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13.
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居民粮食消费结构变化的双重影响,我国粮食供应缺口不断增大,对外贸易依存度越来越高,粮食安全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地位。新形势下粮食安全形势堪忧:快速城镇化和家庭农场经营模式都会减少粮食生产规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会提高粮食消费数量,国际贸易新规模可能影响到粮食进口。粮食金融化会从粮食生产、流通、加工和贸易四个方面影响粮食供应。发挥市场对粮食金融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完善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者利益补偿机制,引导新型粮食生产单位对冲粮食价格风险,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以提高粮食流通的效率,利用贸易新规则稳定粮食贸易价格和数量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粮食商品化,经营市场化,国家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内贸与外贸相结合,这是粮食经营今后发展的方向。浙江人多耕地少,人均占有量低,从这一基本事实出发,浙江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目标应该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建立与省情相适应的比较稳定的粮食流通体制。具体地说,在粮食收购方面,国家应通过提高农业征税征收实物的基数,并通过市场收购粮食;在粮食销售上,国家只保军供用粮,城镇居民口粮,其他用粮由市场解决,实现全社会的总需求和供给的总量平衡。从而形成一个富有生机活力、高效灵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粮食流通新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取消粮食购销价格倒挂,把粮食的供给与需求交给市场去调节,这是多年来一直在强调的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从1985年开始的我国粮食购销体制改革,标志着我国粮食的购销,正在由以往的实物化的行政配给制向商品化、货币化的市场取向的转变。经过这几年的改革实践,我们的确在市场导向的改革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国家定购任务以外的粮食,已经转向市场调节的轨道,农民行为的自然经济倾向和实物化倾向,正在逐步地向着商品经济倾向和市场化倾向转变,农民与农民之间、农民与政府之间以及乡村与城市之间,正在逐步建立还是属于初级形式的商品货币关系。这种情况使最近几年来,学术界产生了这么一种观点,即认为只要把粮食购销与价格完全放开,实现完全商品化和市场化,让价值规律自发地起调节作用,就会自然而然地形成合理的比价关系,形成合理的比较利益,彻底解决粮食的供求均衡。  相似文献   

16.
粮食经营放开后,国有粮食企业遇到重重困难,举步维艰。面对这种形势,粮食企业怎样生存和发展呢?回答是明确的:只要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坚定信心、深化改革,积极贯彻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粮食企业不仅能生存下去,还会从低谷回升,走向新的发展之路。坚定落实“一业为主,多种经营”方针是国有粮食企业发展的根本出路粮食商品的属性,决定国有粮食企业必须保持主渠道地位和发挥主渠道作用。粮食不仅在我国乃至世界都是一种最敏感的特殊重要的商品。它情系国计民生,理在稳定大局,旨在支…  相似文献   

17.
辽宁粮食仓储设施现状与粮食生产、流通发展需要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表现在仓容总体不足、永久性仓容短缺、设施陈旧、技术落后、仓储库点分布不合理等许多方面。改善这种状况的主要政策措施 ,一是使粮食仓储设施建设与粮食流通企业改革同步进行 ;二是开拓粮食仓储产业化经营的新途径 ;三是调动多方积极性 ,建立多元筹资机制 ,增强省级粮食宏观调控能力 ,完善存储和调控方式  相似文献   

18.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处理好大胆探索与稳步推进的关系;必须坚持粮食购销市场化,处理好放开市场与加强调控监管的关系;必须坚持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和促进粮食市场主体多元化,处理好“主渠道”和“多元化”的关系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一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粮食足,天下稳。粮食市场的放开必将有力推动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粮食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发展。这对于粮食企业来说是机遇。同时,粮食企业的这种压力,对银行信贷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同时也增加了粮食信贷的风险,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这里以鹰潭市粮食企业为例,在信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相似文献   

20.
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步伐,是确保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成功的前提.随着粮食购销市场化和中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国有粮食企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如果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国有粮食企业将难以在新世纪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本文拟通过分析茂名市国有粮食企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就国有粮食企业的出路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