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启蒙运动不仅迅速地促进着西方社会的变革 ,而且有力地推动历史学的进步 ,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 ,西方史学在 18世纪获得了很大的发展 ,启蒙时期的历史观是获得集中表现的领域之一。本文将从 4个方面对启蒙时期的历史观予以分析。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史观向启蒙时期的理性史观的演变。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史观和启蒙时期的理性史观可以说是西方史学上的两朵姐妹花 ,成为西方史学文化中的文化 ,它们所体现的价值成为有效和后人探询的典范。人文史观带给史学文化的光辉亮点是 :他们鄙弃禁蔽人心的宗教史观 ,反对把圣经中那些荒诞无稽的传说当…  相似文献   

2.
毛姆的审美理想与魏晋风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威廉·骚姆塞特·毛姆(1874—1965)是英国著名小说家。其作品有冷峻、客观的特色,故有英国的莫泊桑之誉。他的创作母题是人性,在揭示人性的复杂、邪恶、奇特的同时,向往一种超脱尘俗的个性的自我完善。就这一点来看,他与我国魏晋时期的阮籍、嵇康、陶渊明的思想倾向和艺术追求颇有类似之处。这决不是偶然的文学现象,它们反映了东、西方两股人性醒觉的文学思潮共有的规律性,也反映了东、西方人性醒觉的文学思潮的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整个西方文明史的进程,西方音乐史的发展也内在的蕴含了人性解放的过程.尤其从中世纪的人性隐匿、文艺复兴时期的欲望萌醒、巴洛克时期的个性初露、古典浪漫时期的“理性”勃发与“情感”凸显,一直到20世纪的个性解放……,历经一千多年,与其说是西方音乐史的发展,不如说是人性解放的发展史,人生哲学的演进史.  相似文献   

4.
文章简述了中国和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历程,简单对比了中国和西方美学思想的差异。中西传统美学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分野。总体趋势表现为,西方美学以美的方式再现美,中国美学强调得意忘形;西方美学讲究以个性为美,中国美学重视以和为美。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艺术史的角度,阐述了澳大利亚美术发展的三个阶段———殖民时期、印象派时期和现代派时期,其中包括澳大利亚土著艺术。文章认为:澳大利亚美术既有外来影响,又有本土个性。澳大利亚画家将西欧的艺术手法用之于澳大利亚的表现对象,结果澳大利亚美术的发展始终受到西欧艺术的影响,打上了西方艺术思潮的烙印  相似文献   

6.
吴泽义编著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以下简称《美术》)已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吸收了近年来西方美术研究的新成果。书中对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尼德兰、德、法等国的绘画、雕刻和建筑作了较全面和系统的阐明,比较详细地阐述了14——16世纪三百年来西方美术的发展、主要成就、艺术流派、代表人物和主要作品。因此这本书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作者力图用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来研究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成就,深入浅出地介绍和分析这个时期的美术名作,书中还附有精选图片,以便帮助读者鉴赏。  相似文献   

7.
浪漫主义是最早影响中国新诗的西方文学思潮之一 ,它与中国当时的社会、人文思想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在郭沫若的早期诗歌中 ,浪漫主义的影响非常明显 ,加上与泛神论等思想的融合 ,在揭示现代人追求人的解放、个性独立等方面产生了重要作用 ,体现了“五·四”时期的人文精神状况 ,也体现了新诗现代精神的生成  相似文献   

8.
<正>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问题曾经一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当中引起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将其归结为大学生身心发展中具有突出特色的方面,是大学生个性发展最为集中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9.
李彦春 《新天地》2011,(10):92-92
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对美术课程来说,关术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技能,还同样包括观察、感知、认识、实践、表现、创造、反思、评价、合作、交流等能力。应该说,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它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完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 ,应围绕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重大问题 ,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即服务、主体、尊重、爱心 ;素质教育的思想 ,其核心是德育 ;人文教育思想 ,人文素质是一切素质的基础素质 ;个性教育的思想 ,正确处理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人道主义哲学是伦理学的哲学基础。西方传统伦理学的哲学基础是西方近代的旧人道主义,而发展伦理学的哲学基础则是不同于旧人道主义的新人道主义。"发展是天然合理的"、"有能力做的,就是应该做的"是西方旧人道主义哲学在发展问题上得出的必然结论。它否定了对发展本身进行评价、约束和规范的必要性,发展也因此失去了任何伦理的界限。新人道主义是一种关于人的存在与价值的"有限论"的人道主义,它实现了从个人本位到类本位的转变,实现了从"绝对主体"意识到"有限主体"意识的转变,也实现了从现世主义意识向未来意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论中西文明源头的人文主义思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先秦时期,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内容是:追求天人合一,重人事轻自然;伦理中心和经世倾向;在政治哲学上的表现是民本思想。古希腊时期,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是:以个人主义为基础,认为个人具有独立的理性与意志;鼓励人们追求知识;在政治实践上产生了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13.
略论荀子经济管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其诸子百家关于经济管理思想的论述一直被我国封建社会奉为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荀子的经济管理思想在其中独树一帜,他从人本主义思想出发,以“性恶论”为基点,提出了“明分”“赏罚”的管理原则,并进而指出国民经济是一个有机整体,其根本目标是“富国富民”,而管理国民经济的基本方法是:明分;轻徭薄赋;适时;有限地发展工商业。其国民经济宏观管理思想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中国当代五六十年代,人道主义被视为"资产阶级思想"、"修正主义的理论",备受防范、压制和批判。"十七年文学"中对人道主义的批判,于50年代初拉开帷幕,其中以批判《关连长》和《洼地上的"战役"》最具代表性。1956年至1957年上半年短暂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后,反资产阶级思想的斗争不断升级,与此相呼应,文艺界于1957年、1960年、1964年先后针对"人性论"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讨伐,至"文化大革命",人道主义终于被彻底断送。  相似文献   

15.
由卡西尔所创立,苏珊·朗格所发展和完善的艺术符号论美学,把符号论建立在普遍的人性论基础上,认为人具有先验的符号能力,提出“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这个命题,构建了自己的艺术符号论的美学体系。文章侧重从艺术的生命形式和人类普遍情感的逻辑类似角度简要讨论苏珊·朗格的艺术符号理论。  相似文献   

16.
作为人性的不懈探索者和真实再现现实生活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在其伟大悲剧<李尔王>中,在整个文艺复兴的历史大背景下,昭示天下的人文关怀主题反映了他对伊丽莎白这个英国文艺复兴高潮时期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深刻表达了他对当时人们精神世界和人性本质的困惑.文章通过对<李尔王>一剧的重新解读和分析,指出该剧人文关怀主题的两个侧面分别是异化的人文主义与基督教人道主义,它们是莎士比亚对于人性本质的戏剧化的哲学沉思.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比《易经》与毕达哥拉斯学派数理观之异同,考察中西方思想起源的分歧.分析认为,虽然二者对于数的性质看法有所不同,但是都主张数的性质存在于单纯的感性事物之外,且是感性事物与理念的中介;二者均将数及数理作为认识世界的手段或方法论工具.分析结果表明,在早期思想形成的原点,中西方文化均是共通的,正是在从原始自然崇拜、宗神到思想萌芽的过程中,东方的“绝地天通”与西方的“沉思”使得中西方思想文化逐渐分野.  相似文献   

18.
严复在其众多的著作与译著中,阐释了其政治、经济、哲学等各方面的思想。不可否认其著作中同样也渗透着强烈的人文意识,不管是其思想形成的前期还是思想趋于"保守"的后期,其人文意识都没有削弱。就严复的个人经历、著作中人文思想的表现以及人文意识存在的原因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人道与上帝,是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主要矛盾,也是其教育思想的本源。这一对矛盾主要建立在五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之上,即文艺复兴先行者的思想、宗教改革者的思想、科学的发展、培根的哲学思想和夸美纽斯的个人生活实践经验。这一对矛盾也贯穿于其人性论观点、知识论观点、教育本质论观点、教育目的论观点和教育方法论观点中。要完整地理解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必须结合其生活的具体时代特点才能不失偏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目前使用的高等教育美学教材中关于“自然美”的问题,提出商榷。从古代美学思想的产生、科学与艺术的发展,论证了科学思想和自然科学的成果,不但对美的判断产生了重要影响,对艺术如何表现自然美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作为自然之子,在社会实践中既是能动的,又是受动的,从这个观点出发,美的本质源于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