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隋树森先生的《全元散曲》收元人小令3853首,套数457套,搜罗甚广,校勘精细,并注意辑入散见于元人词集中诸如《秋涧乐府》、《淮阳乐府》、《樵庵词》、《贞居词》等之中的元人小令许多首,即使是散见元明以来笔记中(如《尧山堂外纪》等)之散曲作品亦大多辑入。《全元散曲》“自序”说:“选辑元人散曲不妨略持‘宁滥勿缺’的态度,在找不出坚强有力的反证的时候,可疑的作品,还是不妨辑录”。因此,该书以其搜辑之完备为目前研究元人散曲的理想专著。拙编《元人小令选》一书参考尤多,隋先生说:他从一九四七年就开始编校《全元散曲》一书,至一九六四年成书,其治学之谨  相似文献   

2.
《元史·哈剌?传》是研究元人哈剌的基本史料,但多有缺误,元人碑传资料可以补正《哈剌?传》的若干问题。一般认为元人碑传为《元史》列传的一个史源,但具体到《哈剌?传》,经比勘后发现本传史源并非《巩国公谥武惠合鲁公家传》及《巩国武惠公神道碑铭》,而有可能出自现已失传的元代《后妃功臣列传》。  相似文献   

3.
正元人王恽的《秋涧先生大全文集》卷八《虎牢关行》一文,记载王恽与陈祐考试洛阳,路经虎牢关一事。查流传于今诸版本,该文记载此事发生时间分别为至元二年(1265)、至元三年(1266)。究竟孰是,抑或两者皆误?现将流传于今诸版本《虎牢关行》题记摘录如下:《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收录台北"中央图书馆"藏元至治刊本之明修补本《秋涧先生大全文集》,此本颇为珍贵,  相似文献   

4.
唐圭璋先生编《金金元词》中,据明注砢玉《珊瑚网名画题跋》卷八,收入元人题《碧梧苍石图》“清平调”词十六首。1983年11月,我在故宫见到《碧梧苍石图》真迹,录下画中可见之题词。今将其中可资补正的材料略述于下: (一)此图为元人陆行直作,水墨立轴,画两株梧桐与一块顽石,故名《碧梧苍石图》。 (二)图上方有明代刘稽(绥轩)跋语:“……《碧梧苍石>一幅,姑苏汾湖湖天居士陆行直甫之  相似文献   

5.
《录鬼簿》:中国第一部戏曲解题目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录鬼簿》:中国第一部戏曲解题目录杜海军说起戏曲目录,人们总是要提到元人钟嗣成的《录鬼簿》。它“开我国通俗文学戏曲专题目录的先河,保存了元人见到的元代公演剧目。”①钟嗣成,是一位戏曲家,著有杂剧7种。他的《录鬼簿》是我国戏曲目录史上第一部解题式目录。...  相似文献   

6.
高雯 《兰州学刊》2014,(11):36-43
《元曲选》收录元人及元末明初人的杂剧作品一百种,与《元刊杂剧三十种》相比较,发现二者均选录了十三篇相同篇目。通过对相同篇目的比较,可以看到《元曲选》较元刊本《元刊杂剧三十种》在外部形态、情节、宾白、曲词、人物等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7.
《录鬼簿》中的燕赵杂剧作家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人钟嗣成写的《录鬼簿》和元末明初入贾仲名的增补本,其所记燕赵杂剧作家,如果从地域上说,他们是元代有名字可考、有剧目可证、人数最多的,对元杂剧繁荣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个作家群.虽然,由于钟、贾二人对这一作家群多是或全是间接了解,其记述与评论不能说不受到一些局限;但是,又由于钟氏和贾氏不仅是元人或元末明初人,而且他们同时又都是关心剧坛、自己又编写剧本的杂剧作家,因此,他们的记述与评论,对我们研究元人杂剧就  相似文献   

8.
天下夺魁的王实甫《西厢记》虽然名为杂剧,但几乎囊括元杂剧代表作品的《元曲选》及元明两代诸多杂剧选集皆不予收入,而明末毛晋编选的传奇选集《六十种曲》却收入此剧。这有必要重新认识《西厢记》的艺术体制。王实甫《西厢记》在创作时其体例当受到南戏(传奇)影响,在角色、人物演唱及结构等体例上,已呈现传奇化特征。但由于其仍用北曲演唱及具有题目正名,元人仍视其为杂剧。毛晋《六十种曲》的编选体例自成一体,收录王氏《西厢记》,应不是作为元杂剧的代表,而视之为与传奇有深厚的血缘关系,是传奇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其编选体例自成一体。  相似文献   

9.
杨镰 《殷都学刊》2002,(3):56-58
20世纪的元代文学研究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元代文学文献的发现与研究。元曲是 2 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显学。元曲文献陆续复现于世 ,又是学科人才辈出、成果卓著的推动因素。《孤本元明杂剧》、《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录鬼簿》(天一阁蓝格抄本 )、《笔花集》、《小山乐府》……这一系列珍本秘籍的发现 ,以及大型文献集成《古本戏曲丛刊》等的影印出版 ,是《宋元戏曲考》、《元曲家考略》、《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元代文学史》等著作的催生剂。隋树林《全元散曲》是第一部元人作品的全集 ,而《元曲选外编》则接续了明人臧懋循的工…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东文选》辞赋的分类与编排为中心,考察中国辞赋分体理论及元人辞赋复古风气的东传情况。《东文选》是朝鲜初期一部按文体类选东国作品的选本,其辞、赋二分法受苏天爵《元文类》的影响最为直接,而其关于辞体的标目与编排则远绍萧统《文选》、近步李穑《辞辨》,体现出东国文人对辞赋文体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1.
元曲中屡屡提及“稍瓜” ,为元人常食之物。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折王留说 :“俺虽是庄农田叟 ,闲游北疃南庄。新捞的水饭镇心凉 ,半截稍瓜蘸酱。”又如关汉卿《五侯宴》第三折 :“秋收已罢 ,赛社迎神。开筵在葫芦蓬下 ,酒酿在瓦钵磁盆。茄子连皮咽 ,稍瓜带子吞。萝卜蘸生酱 ,村酒大碗敦。”对此食物 ,今有研究者认为 :“元人作品中所说之‘稍瓜’ ,可能即今之丝瓜。”(林昭德编著 :《诗词曲词语杂释》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6年版 )理由有三 :一是从季节看 ,“秋季 ,吃茄子的时期 ,也有丝瓜可吃” ;二是从形状看 ,元人说“半截稍瓜”而不说…  相似文献   

12.
汤开建著《党项西夏史探微》一书于2005年6月由台湾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西夏王朝自元昊于1038年称帝建国至1227年遭蒙元所灭,历经近200年,曾与中国历史上的南、北宋、辽、金王朝相抗衡,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少数民族王朝。然而,所存文献资料稀少,即使近如元人  相似文献   

13.
高丽是元朝的藩国。元朝将蒙古公主下嫁高丽国王,又封高丽国王为驸马王,以此作为维系宗藩关系的一项重要措施。《元史》对驸马高丽国王有记载,但以《元史》之记载互勘,并与朝鲜14世纪中期的官修史书《高丽史》及元人文集的相关内容互校则不难发现,《元史》关于驸马高丽国王封爵的记载阙误严重,尤以《诸王表》为甚。这对于科学地认识和评价元朝与高丽的关系颇为不利。  相似文献   

14.
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下编第一册《窦娥冤》杂剧注释中,对剧中人赛庐医“行医有斟酌,下药依《本草》”语中的“本草”,释为:“本草,指《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记载中药的书籍。”此解释不确。按《窦娥冤》是元人关汉卿创作的反映元代前期社会生活的杂  相似文献   

15.
元人周达观的《真腊风土记》,是世界上现存的一本最早全面介绍柬埔寨吴哥时期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社会、风俗等各方面情况的专著,据作者亲历其地的见闻而录,以其记载的翔实可信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成为不朽的传世之作。遗憾的是关于周达观本人的情况,史籍阙如。不仅《元史》无传,就是从他家乡的方志——《浙江通志》和《温州府志》中,也难寻觅到关于他的生平事迹的只言片语。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介绍《真腊风土记》的作者时,只有简单的一句  相似文献   

16.
《琼州学院学报》2019,(4):110-116
《宋史》所述和?入职刑部的时间与其他史料不吻合。经考察,元人在编修《宋史》过程中,将和?仕宦履历删削失当,而致记事疏漏。实际上,端拱二年和?入职刑部,到淳化元年五月除授刑部详覆官,并非传文记述返京入职之始即获此差遣。  相似文献   

17.
由潘慎、孙安邦、胡懿安等编撰的《词律辞典》,近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集唐宋以来词调之大成。共收词调1150个、词体3000个,比康熙时编纂的《钦定词谱》多三分之一左右。凡常用调、僻调,无分雅俚,兼收并蓄。在采集词调上,本着“宁溯其源,不逐其流”的原则,扩大了唐声诗的收集范围,剔除《词谱》中的元人小令,同时纠正了《词律》、《词谱》沿袭之误。澄清、辨伪之外,重新校勘了词律中的可平可  相似文献   

18.
元人廼贤所著《河朔访古记》,今存多个版本,皆源自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残本,其中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是比较重要的两个版本.两种四库本由于抄手和所据底稿的差异,存在大量不同之处,可分为字体不同、文字不同等几个方面.通过对两个版本逐字逐句比勘,可知文津阁本校上时间较早,是较原始的本子.文渊阁本校上时间较晚,是修改后的本子.两种四库本各有优劣,可以互补,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9.
清康熙间 ,高士奇刊布他所录存的“菊 ,南仲两公诗稿及姚承旨、王学录原序”。经考查 ,《菊集》录南宋游士高翥诗 ;附录《林湖遗稿》十九首 ,乃高翥之侄高鹏飞诗 ;《菊集原序》 ,元人姚燧撰 ,就姚之行踪、年代、官衔看 ,与《姚燧年谱》所记相符 ;《林湖遗稿序》 ,南宋人王撰。此序“束文”判为伪作 ,然束氏所论无实据 ,站不住脚  相似文献   

20.
<正> 洪升的《长生殿》以李杨故事为题材,其最早依据是白居易的《长恨歌》,在元明戏曲中对它影响最大的是《梧桐雨》。 洪升在康熙己未年《自序》中说:“余览白乐天《长恨歌》及元人《秋雨梧桐》剧,辄作数日恶。”前人曾认为这是对《长恨歌》、《梧桐雨》的非议,颇不以为然。刘咸炘甚至批评道:“虽曰文人相轻,无乃太不自量乎!”(《文学述论·曲论》)这是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