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亿万观众望眼欲穿的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终于粉墨登场,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映,中华大地旋即掀起一股“三国热”。全国上千家企业集团竞相购买《三国演文》的特约播映权。北京王府井大街的一家新华书店在《三国演义》播出的前三天,每天都有几百位读者在抢购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原著,书库告急,连夜从天津、石家庄等地紧急调拔。海南一家音像公司突击赶制一批《三国》评书录像带。西南地区某大学《三国演义》讲座场场爆涌,社会各界纷纷邀请三国专家学者演讲。中国文学研究院的院长办公室每天都要接到几十个电话,都是各大报刊…  相似文献   

2.
引言:学院式的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三国演义》(下称《三国》)近年算个热点。海内外争拍《三国》影视片,特别是日本播放电视木偶连续剧《三国志》“朝野轰动,并引起国际影视界的注目。”尚有《三国物语》等通俗文学。《日本百科全书》详列《三国》词条,诸葛亮等人物家喻户晓。应用研究尤受青睐,《三国志的智慧》、《三  相似文献   

3.
关四平 《学术交流》2002,(1):141-148
陈寿的《三国志》不仅求真兼善 ,还有追求奇美的倾向。他通过以奇语评奇人 ,以奇貌显奇人 ,以奇言写奇人 ,以奇事状奇人等艺术方法 ,再现了三国时代纵横天下、建功立业的奇人群象的奇美光彩。这种奇美追求对后代三国题材作品的审美倾向影响颇为深远 ,更成为《三国演义》奇美艺术风格的史传渊源。探讨《三国志》与《三国演义》奇美风格源流关系 ,可突破以往只关注二者人物、事件相关性的局限 ,而从思维方式、审美理想、美学风格等层面探讨《三国演义》乃至中国古代小说与史传的深层关联。  相似文献   

4.
王志武 《唐都学刊》2003,19(1):115-120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喜爱有德有才的人,厌恶徒有虚名的人,忌恨爱耍小聪明而不顾及后果的人。《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历史上那个唯才是举的有作为的曹操的真实写照,他对待人才不但不奸,而且胜过他同时代的刘备、孙权等。那种认为把曹操写成白脸奸贼的罪魁祸首是《三国演义》的看法是错误的;认为《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个反面典型的看法也是站不住脚的。  相似文献   

5.
高句丽侯驺是两汉之际高句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是朱蒙所建高句丽政权的国王,当时并不存在两个名为高句丽的政权,《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的记载并没有根本性的错误,相反《三国史记》的记载则是有意篡改了相关记载。  相似文献   

6.
(一) 《三国志演义》(以下简称《三国》)是既表现思想也传达感情的。但是,多年来,人们过于注重其思想道德方面的研究,而忽略了传达感情方面的探讨。笔者以为,《三国》的主要人物之所以未变成道德的传声筒,人物个性未消融到共性中去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三国》在表现思想道德的同时也传达了人物富有个性的感情。这二者在《三国》中是水乳交融般化合在一起的,并且又在相互作用下升华到了人格层次上,表现出了令人仰慕的超时空的人格美。这也正是《三国》具有追魂摄魄的艺术魅力和高度审美价值的主要原因之一。毋庸讳言,《三国》对人的情感世界中男女之间的情欲、情爱的领域采取了扭曲与净化的方式。对反面人物,便将凡是涉及男女之事均降至情欲的低层次去暴露,以加强道德上丑化批判的力度,如对曹操;对正面形象则将男女之事纳入符合道德规范的家庭伦理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宝库中,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如同璀璨的珍珠,光彩夺目。自它问世六百年来,不断被翻印,被传诵。不仅受到国内读者的欢迎,也深为日本人民所喜爱。《三国演义》中文版本在日本《三国演义》(以下称《三国》)成书于元末明初,传入日本的具体时间目前尚难考定。不过,江户初期儒学家林罗山(1583—1657)的《罗山文集》附录卷年谱,在二十二岁  相似文献   

8.
《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上体现的是典型化的特点。然而 ,在那些非理想化人物的塑造上 ,由于作者没有把作者的理想与愿望强加上去 ,人物形象反而显得更丰满 ,更真实可信 ,更能体现出“人”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9.
姚秋霞 《唐都学刊》2000,16(2):85-87
《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上体现的是典型化的特点,然而,在那些非理想化人物的塑上,由于作者没有把作者的理想与愿望强加上增,人物形象反而显更丰满,更真实可信,更能体现出“人”的真实感。  相似文献   

10.
禾刀 《东西南北》2008,(11):70-70
观众的质疑归结于一点,那就是《赤壁》对原著《三国演义》是否尊重与膜拜。尽管质疑之声不绝于耳,但以2700万元这一内地最高首映票房的骄人战绩,吴宇森证明了自己对这部影片定位抉择的正确性。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三国演义》失去这段人心隔肚皮式的勾心斗角描写,对中国观众确实少了一些欣赏的韵味。  相似文献   

11.
《东西南北》2012,(16):32-33
曹植,字子建,史称陈思王,192年约10月15日生,安徽亳州人,历任正地市级的平原侯、临茁侯,副省部级的中郎将,少将军衔的征虏将军,副国家级的陈王。曹植是三国时期的诗人、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才高八斗”的成语由此而来。曹植的代表作品有《白马篇》、《洛神赋》、《七步诗》等。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民间流传着两句话:“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意思是说,年轻人血气方刚,读了《水浒》易受梁山好汉造反精神的感染,激发起叛逆行动;老年人饱经世故,读了《三国演义》难免不被谋臣策士的言行所熏陶,变得阴险谲诈。当然,这是封建卫道士者害怕群众争强斗胜,识破反动统治者的假面具和打乱旧秩序的一种看法,完全是错误的。另一方面,我们却能从这两句话里体会到《水浒》和《三国演义》两部名著取得的成就和产生的影响,不仅仅在于它有着曲折的故事情节,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成人的艺术魅力;还  相似文献   

13.
以往,研究者对历史小说中英雄形象体系构成的探讨大致走着三条路子:一是从小说间的渗透影响着手,指出人物设置的类似性。清人章学诚说:《三国演义》“叙昭列、关、张、诸葛,俱以《水浒传》中萑符啸聚行径拟之”,致使孔明“直似《水浒传》中吴用军师”,张飞“直以拟《水浒》之李逵。”①二是从史传文学对小说的影响,探究人物形象体系的承袭性。曲沐在《〈三国演义〉和〈史记〉》一文中说:“从《史记》开始,一系列相同类型人物层出于一些小说中,为人们所喜闻乐道。说到运筹帷幄,神机妙算,就会想到《史记》中的张良,《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水浒传》中的吴用,《封神榜》中的姜尚,《说唐》中的徐茂公,《英烈传》中的刘伯温。说到大力勇莽,就会想到《史记》中的樊哙,《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水浒传》中的李逵,《说唐》中的尉迟恭,《说岳》中的牛皋。”②三  相似文献   

14.
成功的尝试──读胡世厚、卫绍生的《<三国演义>与人才学》吴光正近年来,《三国演义》的应用研究突然热了起来,论文和论著不断涌现。是喜是忧,只有研究结果本身才能证明。对一部文学名著作应用研究容易让人觉得是文学批评本质的迷误。《(三国演义)与人才学》(以下...  相似文献   

15.
论《三国演义》中的“八阵图”萧甫春《三国演义》是一部著名的历史小说,其中的“八阵图”更是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然而勺\阵图”却充满了“奇僻荒诞”的神话色彩,始终无人对它进行实事求是的评说。随着社会科学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人,连《三国演义》中的“木牛流马...  相似文献   

16.
黄山 《东西南北》2011,(7):34-35
低调不掩锋芒,在今年1月3日出版的《华尔街日报》上,他被认为是2011年最值得关注的九位全球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7.
崔积宝 《学术交流》2001,(4):118-121
<三国演义>中的鲁肃不仅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谋略家,而且是富有实际经验的政治家.他能在危难面前,挺身而出,迅速行动,不失时机.他常常是一副温厚良善的态度,有时几近木讷,实际是善于妥协,极能成事.在吴蜀联盟的战略上他坚如磐石,他的存在决定着吴蜀联盟的存在,亦即意味着吴国的存在和魏蜀吴三国均势的存在.他"荐统以助刘"的行为有着动人的光彩,他具有超时脱俗的人才观念.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古典小说中,有一批辉映世界文坛的典型人物形象。可是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在把目光汇聚到这些单个人物形象身上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人物群体的注意。而这些群体形象,正是作者创作重心之所在和艺术才华、美学追求的更高体现。本文旨在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四部长篇小说为重点,谈谈群体形象塑造这一文学现象。一、群体与倾向文学即“人学”。在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可以明显看到以人物群体为中心的创作特点。群体内部错综复  相似文献   

19.
谈毛宗岗修订《三国志通俗演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国的故事经过民间的长期流传,到了元末作家罗贯中的手里就成为文学史上一部出类拔萃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我们所看到的这部小说的最早的本子是明嘉靖间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一百多年后,由毛宗岗(清初江苏茂苑人)修订整理为《三国志演义》,即今所通行的《三国演义》。历来文学史家们一致认定毛本《三国志演义》比罗贯中原著以及后来出现的许多本子更为进步、完善,所以自毛本问世以后,“一切旧本乃不复行。”(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相似文献   

20.
从《神曲》看“三”的运用坚毅《神曲》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的代表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丁是承上后下、继往开来的伟大诗人。恩格斯称赞他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络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但丁,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