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社会福利》2005,(7):F0003-F0003
青岛市市北区在积极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的进程中,形成了以老年福利服务机构为骨干、社区老年福利服务为依托,居家养老为基础的老年福利服务体系,推动了全区老年福利社会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浩 《社会福利》2008,(9):22-25
2000年民政部在广东召开全国社会福利社会化工作会议以来,作为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料为依托、机构供养为补充的中国养老福利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之一,养老机构有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截止2007年底,全国共有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41244个,床位数231.3万张,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四位一体”,和谐社会建设摆上了重要的位置。社会保障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基础与必要条件,而养老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努力,上海市的养老福利和养老服务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在健全政策措施体系,加快养老设施建设,探索居家养老服务,建立困难老人服务补贴制度,制定养老需求评估制度,建设服务与管理体系,推进服务社会化发展等方面不断完善,基本形成了政府宏观管理、行业自律、机构自我发展的格局,初步构建了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养老服务机构为载体,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相结合的养老福利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辽宁省城市化程度高、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进程快、群众消费水平中等偏低的省情,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需求为目标,以老年人福利服务为重点,坚持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社会福利机构为补充的发展方向,积极探索由政府倡导资助,社会力量积极兴办社会养老产业的发展道路,逐步建立与辽宁省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养老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会福利》2006,(1):F0002-F0002
经国家民政部,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以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圳行政区联络办公室社会工作部为支持单位.由广东省民政厅与香港文汇报,香港社会服务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广东省首届养老福利机构香港合作交流会”于2005年12月8日至9日在香港国际会议展览中心隆重举行。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周俊明、  相似文献   

6.
《社会福利》2012,(3):20-21
社会养老服务发展监测指标体系包含人口数据、福利补贴、服务保障、资金保障和队伍建设等5个一级指标。它是我国第一次对社会养老服务发展所进行的系统监测,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一个创举,也是现代民政工作方式的一次有益探索。它的建立就像给社会养老服务发展提供了一把标尺,有助于各级民政部门把握发展方向,掌握发展动态,评估发展绩效,从而进一步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和工作推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申海岗 《社会工作》2011,(19):19-20
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老年人达到1.4亿,占人口总数的11%左右,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为一千三百多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社会化的养老需求将持续增长。而我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服务功能正逐步弱化,养老机构的床位数量严重不足,社会养老还处在起步阶段。因此,公办老年福利机构的健康发展对于缓解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于辽宁省城市化程度高、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进程快、群众消费水平中等偏低的省情,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需求为目标,以老年人福利服务为重点,坚持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福利服务为依托,社会福利机构为补充的发展方向,积极探索由政府倡导资助,社会力量积极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对养老方式的选择动因是增进个人效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福利经济学第一层目标:效率。然而,老年人的自身条件、对社会养老服务的信赖心理、社会养老服务的空间位置、养老服务的价格可及性等因素,影响制约着实际决策的选择,造成消费倾向和实际选择的差异,阻碍着效率和公平。对此,政府应以政策为载体进行调节,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基本养老服务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10.
袁芮 《社会工作》2016,(2):65-72
随着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国人口分布日益呈现"倒金字塔"的态势,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已很难满足实际需要,居家养老作为一种有效的补充和更新应运而生,但其目前的发展状况也反映出一些问题.本文从混合福利的视角出发,试图整合政府、市场、非营利机构、志愿组织以及老年自助组织等多个福利提供者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福利支持,以期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1.
张文丽 《社科纵横》2005,20(3):40-41
政府采购养老福利服务,需要各政府部门相互配合、进行相关的制度建设,尤其是要建立健全有关政府采购养老福利服务的法律法规和监督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当前养老机构存在的问题入手,通过对服务对象(老人)入住机构的原因和需要的论述,阐明了直接的服务提供主体(养老机构)的地位是长期照顾服务连续体的一个环节,在社会服务体系中发挥托底作用,应该保证较高的服务质量;养老机构在福利社会化的政策背景下兼具福利性和"准市场"性;在运行方式上应该实现各个福利提供主体之间的协调等观点。并通过总结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相关经验,提出应该明确政府、行业协会、养老机构、市场几个方面的角色地位,协调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并注意发展长期性服务项目,进行科学的规划,发展适度普惠型的福利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社会福利》2014,(3):F0002-F0002
正创办于2002年的深圳市宝安区社会福利中心(以下简称福利中心),是宝安区政府为解决本区养老、弃婴、孤儿收养等社会问题而建的一所综合性的社会福利机构。在各级领导的鼎力支持与亲切关怀下,福利中心秉承"仁爱立业、止于至善"的方针,以"不是子女胜似子女、不是父母胜似父母"为根本宗旨,累计接收安置孤残儿童1300余名,接收入住老人200余人次。目前在院儿童300余人,老人近百人。以综合评分最高分通过广东省一级福利机构达标评审,以孤残儿童"六师"服务为核心的"阳光之家"服务获评广东省民政厅"优质服务品牌",在全国福利机构率先引入并建立"SA8000社会责任标准",连续四年荣获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涉外收养先进福利机构称号。  相似文献   

14.
李浩 《社会福利》2007,(10):14-15
力推老年福利工作 养老服务社会化 当前老年人福利工作的重点是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2005年以来,为了缓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和现阶段福利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服务的道路,民政部在全国开展了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  相似文献   

15.
瑞安市积极探索养老福利服务新机制,初步形成了以乡镇(街道)养老机构为载体,以社区服务队伍为依托,以家庭老人为对象,以服务活动为主线的“三环一链”的养老模式,基本形成了“以国家兴办的社会福利机构为示范,其他多种所有制形式的社会福利机构为补充,居家供养为基础”的养老服务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16.
日本地域福利体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高速经济增长促进了日本福利国家体制的形成。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发展停滞与人口老龄化加剧,使福利国家体制面临严重挑战。地域福利作为代替福利国家的新的理念登场。日本开始探索从福利国家体制到地域福利体制的转变。地域福利以居民为福利主体,调动社会福利协会等福利组织,形成新兴的"地域共同体",及时有效地为地域社会中需要帮助的对象提供多样化的福利服务。本文主要分析了地域福利的形成过程及地域福利的理念及内容、地域福利实施体制,并对地域福利的核心老年人地域福利进行了阐述。地域福利作为一种协作模式,将对中国发展社区福利也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大陆社区福利概念的演变和形成、相关政策发展及推动社区福利的实务经验。鉴于当前我国大陆社区福利发展缺乏专门系统的理论指导实践的现实,引入福利社会发展学的理论与方法,反思和指导大陆社区福利发展。同时,大陆社区福利的发展实践,也可以促进福利社会发展学的本土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并进入老年人口快速发展的时期。积极应对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的突出问题,必须创新养老服务方式,大力推动养老服务社会化,逐步建立中国特色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福利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9.
张健  李君安 《创新》2009,3(12):26-29
西方福利经济学作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一直都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差距日益扩大,探讨福利经济学的发展演变对于指导我国的福利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辽宁将养老工作放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重新审视定位,从战略的高度提出“要像抓低保、扶贫帮困一样抓养老”,逐步探索出以不断满足老年人物质文化精神生活等养老服务需求为出发点,以保障低收入和“三无”老人为重点,在发挥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前提下,建立健全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老年福利机构为示范的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弥补了政府财力和服务能力的不足,实现了老年福利制度从传统的补缺型向低成本、高效率的普惠型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