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特色城市的建设需要特色的城市丈化资本,对城市丈化资本进行加工,创造出特有的文化标识,建立完整的特色分区视觉系统.从城市文化资本谈起,提出由特色城市文化提炼独特城市标识的概念,再将提炼出的文化标识运用于城市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的各个方面,从文化内涵和视觉形象全方位彻底提升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2.
略述儒家学说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西安深厚文化底蕴的内涵,并通过中西方的比较,提出用儒家的”中庸”思想来解决在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和如何把城市文脉传承下去的问题,并诠释了西安已有的人文景观、商业文化、标志建筑,色彩、市民行为五大系统。西安城市文化标识系统的开发应从色彩应用、图案设计、文字定位人手。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内容不断丰富、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方式方法不断创新、成效不断显现,但仍然存在诸多突出问题,文化保护传承仍是城市发展中的一只“瘸脚”。 根据国家最近发布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精神,加强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遵...  相似文献   

4.
城市标识的功能、形态和工程原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当代城市的标识体系对城市潜力发挥的支持不足,难以展示城市丰富的人文内涵,远远跟不上日常使用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兼具功能性和艺术性的中国古典式的标识体、国外优秀的城市标识范例及其制度和方法,是我们在构建和完善城市标识系统时应该继承和借鉴的。实施城市标识工程应当遵循正确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紧密相关,文化传承创新职能是实现其它职能的基础,对国家和民族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论文从"文化"的词源学探究出发,指出大学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使命和责任。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融合马克思主义文化是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内容,开设中华文化类和现代科技类通识课程,使中华文化和现代科技文化成为常规教学内容,是大学文化传承创新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6.
2010上海世博会结束之后中国进入后世博时代,基于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城市与人的生活之间的联系。当今社会城市在日新月异地飞速发展,而城市的发展必然造成其空间环境的复杂化和多元化,因此能够帮助城市环境与人之间顺利沟通的城市标识导向系统在城市生活中显得尤为重要。城市标识导向系统通过标识-导向的过程顺利地实现人与城市环境之间的沟通和对话,使城市环境真正地为人服务。具备功能性、人性化、美观性并且能够满足特殊人群需求的标识导向系统必然能够帮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7.
传承与建构是文化演进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文化变迁的历程中,玛丽玛萨人通过玛丽玛萨节日文化的仪式性展演,通过对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当下的建构,呈现“我者”的族群文化内涵与外延;通过向“他者”地方性知识的表达与诠释,实现并强化其本位文化身份和族群标识.其多元文化要素形成具有本族群特色的多元共生文化复合体,标识并演绎其族群文化存在,是“一体多元”与“多元一体”格局在族群文化演进层面的生动彰显.  相似文献   

8.
[摘要]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是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四大功能。如何实现文化传承创新功能,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接纳和传播来自世界各地的新思想、新文化,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内在结合,是高校目前面临的重要课题。高校要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功能,需要构建全过程、全方位文化育人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根脉和生命力,城市文化建设则是一个城市综合竞争力和“软实力”的引领与支撑。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文化建设应遵循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按照市民社会的愿景需求,体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打造主题鲜明的城市文化;并有效解决好城市文化主题的坚守与整体推进的关系、城市文化建设与市政建设的关系、城市文化建设政府主导与全民参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城市文化品牌是城市综合实力、城市竞争力和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标志,其培育和塑造是推动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郑州市文化资源丰富,历史底蕴深厚,但由于其文化内涵发掘不够,缺乏核心的城市文化品牌,致使文化产业发展滞后。以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郑州市应依托区域多元文化资源,打造文化旅游、节事会展、演艺娱乐、影视动漫、名人故里等文化品牌,使之形成体系,并从政策、组织、资金、营销、人才等方面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11.
文化继承是指文化的纵向积累和前后传递;文化超越是指文化通过创新实现由旧形态向新形态的转换和跨越.文化发展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通过文化创新实现文化超越的过程.继承是前提,创新是动力,超越是目标.文化继承和文化超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这一关系要求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过程中尊重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2.
统筹兼顾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统一性与差异性决定了我们要统筹兼顾;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面临的发展困境要求我们要处理好传统文化形态与新兴边缘文化形态发展、激发发展活力与保持主导控制力、发展产品生产与占领研发高端三个方面的关系。要建立并完善构建国家思想文化理论和文化价值体系、政府引导、科技介入、文化政策和体制的综合创新、传统文化形态与新兴边缘文化形态互动五大创新机制,以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3.
瓦乡文化是本真状态下的沅水流域文化,是湘西较为原始的地域文化。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瓦乡人富有特色的生计习俗、建房习俗、婚嫁习俗等原生态文化已处于濒危状态。建设瓦乡文化生态保护区,提高瓦乡人的文化自信,是保护瓦乡文化的重要举措。首先,建立瓦乡文化生态保护区应坚持原真性和整体性保护原则,建立科学的原生态文化保护体系;其次,应深入挖掘瓦乡文化内涵,提升瓦乡人的文化品位,大力推进瓦乡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结合,提高瓦乡文化生态保护区的经济效益。再次,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主体受益有机结合的新机制,加强对原生态文化的保护。最后,还需创新瓦乡文化的保护模式,通过营造瓦乡文化空间,创发瓦乡文化产业来促进社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下,各少数民族地区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很多东西随改革开放纷至沓来。置于这样背景下的水书文化传承调查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被誉为水族大哥居住地的都匀市水书文化的基础性资料及研究很少的情况下,对都匀市悠久水书文化传承历史的调查研究就显得必须和必要。  相似文献   

15.
文化继承应建立在对文化及文化价值特征的正确理解与把握上,如是形成的文化继承便应是由文化贮藏、文化实践和文化创新三环节构成的统一体,是谓文化继承的基本范式。此文化继承基本范式的提出不仅有助于克服以往文化继承主张中的局限,而且有助于建立起人们的文化生态意识,有助于具体的文化继承实践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哈尼族的原始宗教与民族文化传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哈尼族的原始宗教是哈尼文化传承的特定模式和运行机制,本文就哈尼族的原始宗教在哈尼族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进行论述的同时肯定了摩匹在哈尼族社会中的文化地位。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的当下,为了人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护文化多样性保护迫在眉睫。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衰退对文化多样性造成直接威胁。民族传统文化衰退有诸多原因,而教育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重视和恢复教育的民族文化传承功能,让教育真正担当起民族文化传承历史重任,对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对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实现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需要提高思想认识,作好制度安排,解决教材编写和教学活动中的民族内容、民族形式等问题,同时,要营造浓厚的民族文化传承氛围。  相似文献   

18.
对天津城市文化生态系统建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把城市文化建设与生态城市建设两个相对独立的研究、认知系统,经过关联整合、分门别类的演进,使其走向混沌、共生,成为和谐统一的整体———文化生态城市建设系统,并对新系统的内涵、特点、制约因素、理论基础、构成要素等进行了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9.
文化传承的难易与否不仅在于文化的生命力强弱,还在于文化的运营方式。既然人们现在都很看中经济要素,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利用文化的经济价值的同时来保护它的社会价值呢?本文以阿细跳月为例,分析阿细跳月传承出现问题的原因,看各方面力量在文化传承方面的努力并分析其努力的利弊,希望能对阿细跳月的传承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传承与传承人论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化是靠传承而延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约》对非物遗产所下的定义强调的是“世代相传”和在社区、群体中“被不断地再创造”并有“持续的认同感”,与我国学界传统上理解的民俗(民间文化)强调其作者和传承者的身份有所差异。传承大致有四种方式:群体传承;家庭(或家族)传承;社会传承;神授传承。传承人主要现身于口头文学、表演艺术、手工技艺、民间知识等领域。对杰出传承人的调查和认定,传承人的权益和管理,是21世纪初正在进行的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