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的的教育模式。它的实施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对工学结合模式进行解说,并分析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现状,对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进行探索,以促进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如何结合其特点,有效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立足我校工学结合实施过程,探讨如何选择恰当的路径,将在校园内传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有效延伸到大学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系统性地与高职"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实现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3.
王忠凤 《宿州学院学报》2010,25(5):81-82,115
创新和实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关键是不断探索工学结合条件下的实训基地建设。根据宿州职业技术学院农业技术类专业特点,创新实施了与其相适应的岗位导向、工学结合“四环节、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实训基地,深化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改革,教学、实训效果明显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
工学结合、顶岗实践是培养学生技能的重要途径,是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优势.高职院校应结合校企合作和机制创新,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课程是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开发质量直接影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质量。高职院校在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开发与构建具有职业岗位针对性的课程体系,遵循职业针对性、岗位实用性、实践可操行原则,优化实训课程结构和内容,形成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做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工学结合的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的飞速发展需要大量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在总结现有不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特征基础上,针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项目引领、岗位实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经过三年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培养高质量的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的培养定位为“高端技能型”人才,要想实现高职教育目标,必须大力倡导实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基于此,在工学结合背景下,财经类专业合理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完善课程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使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核心作用是值得探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提出,“要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论文从遵循高职教育规律,科学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出发,结合开拓校企合作平台,探索“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际,提出了按照企业行业人才评价标准,着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求全面推动产学结合、工学交替。而工学结合的实施往往受制于市场、企业、办学条件等诸多因素。因此,针对室内设计的行业特点,组织并实施学生课外生产性实践团队,通过课内、外教学与实践的良好结合,将能够立足专业基本资源,面向社会实践生产性项目开展卓有成效的工学结合。  相似文献   

10.
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尽早胜任岗位需求的必要环节。目前,许多院校在工学结合实施的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文章首先分析了工学结合实施中的困境,比如经费不足、企业参与度不高、学生缺乏认同感、师资队伍紧缺等等,其次就如何面对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高职法律文秘专业实施工学结合、课程项目化教学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要更好地推进工学结合,改革法律文秘专业考试评价体系.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法律文秘专业考试评价体系要以考核学生的职业技能为核心,凸显考核方法多样化、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内容综合化、学习成绩评定过程化,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就业竞争实力,从而实现高职法律文秘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2.
“职业培训包”是依据国家职业标准,针对某一职业各层次的培训对象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资源总和。本文从概念引进入手,分析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以“职业培训包”体系的内涵为基础,提出高职院校开发“职业培训包”可以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及远程培训等不同的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13.
职称评聘既是教师学术能力的体现,又关系到其个人的经济利益,同时职称工作又关系到学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学校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关键环节。分析了高职院校职称评聘的引导作用,探讨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内涵建设的措施,以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职业为导向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工作有了新的变化和特点。为此,高职惋校在学生工作内容上,应大力加强学生职业道德的培养,实现“学校人”与“职业人”的对接,加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在学生工作方法上,应创新与实习学生联系、沟通的手段,做好重点人群的教育管理工作,抓好重要环节的教育工作;在学生工作机制上,要努力构建企业、学校和家庭三方合作机制,推行专业教师与职业导师互动机制,完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学生工作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5.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职课程改革与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分析了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原则和方向。结合我国高职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演变历程,提出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下的“行动导向”课程设计观念,并就课程设计的“行动导向”、“典型工作任务”载体、考核方式、“工学结合”教学团队和课程教学衔接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从课程教学观念转变、课程设计和精品课程建设三方面入手,推动职业导向的高职课程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6.
试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2+1”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成功模式。鉴此经验,学院高职专业全面推行了"2 1"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同时为应用型本科教育模式的改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市场调研构建需求的职业模块,形成一套完善的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专业职业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为社会计算机类职业培养急需的应用型、技能型专用人才,从根本上解决了人才培养与需求结构失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在本质上是一项对“人”的工作,这就需要对作为工作对象的“人”作出哲学省思。马克思“实践人学”理论以生成性思维视角强调人的实践性存在,对勤工助学工作具有现实启发意义。基于生成性思维方式的高校勤工助学工作模式以人的生成和完整为价值导向,以过程的生成和创造为实践诉求,凸显主体性、人文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注重学生民主参与、多元追求、经验累积和整合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