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而道德冲突是学生道德发展的必经环节和内部动力.当前学生道德教育中漠视道德冲突主要表现在:知性道德教育目标导致道德冲突的僭忘;灌输性道德教育方式导致道德冲突的滞留;单一性道德教育途径致使道德冲突解决的断裂.本着"以人(学生)为本"的道德教育观,道德教育目标应由知性化到生活化;道德教育方式从灌输走向交往对话;道德教育途径由单一性走向整体性,以提高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经典社会学中已经包含了丰富的现代化思想,当代西方现代化理论继承传统现代化理论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演变,现代化理论也显现出另一种涵义和基本特征.同时,当代西方现代化理论也存在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局限性与片面性,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发.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应积极借鉴不同学科的理论与原则,使其结合中国社会实际情况,在本国历史、文化、社会的脉络中构建独特的概念、命题和分析框架,以建立独特的现代化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当代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高校是中国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阵地,以诚信为重点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是高校德育工作重中之重,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它是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客观需要,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切入点,是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客观需要,是促进大学生成才的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4.
当代西方民族理论的主要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 ,当代西方民族理论与它们的学科分散性特点相对应 ,其理论来源是多元的 ,其中又与早期民族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以及以涂尔干和韦伯为代表的经典社会理论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文章分别就此做了分析 ,然后指出 ,这些早期理论根植于 18世纪至 2 0世纪初期波澜壮阔的民族运动和复杂的民族问题实践 ,已涉及到当代民族理论探讨的大部分内容 ,对当代民族理论有着直接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6.
本文阐述了华生的心理发展理论,其中包括华生的机械主义的发展观和对儿童情绪发展的研究两方面,并简要评析其贡献和局限性.最后,提出了华生的心理发展理论对儿童教育的启示,即重视儿童早期教育,正确利用心理发展理论塑造儿童行为.  相似文献   

7.
道德心理发展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素质型的道德教育旨在培养以人的自律精神为基础的道德;又以考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为依据,设置了在课堂教学环境中配合学生道德心理发展水平实施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道德伦理从古至今都存在,并且是人类社会必须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就试图围绕“善”的思想作为道德教育的重点,从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到柏拉图开展“美德教育”,以及亚里士多德提出“公民教育与实践理性”三者之间既有继承也有批判,都试图在哲学领域提出实现道德践行的合理方案。他们的理论都在历史的长河中表现了其合理性,但古希腊文明最终走向衰亡,也说明他们的理论都不可避免的受到历史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
关于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七种解释,既有其合理之处,也存在自身的弊端.把这几种解释相结合来解释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取各个理论的合理之处,从不同的层面和对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做出解释,是心理理论发展的趋势.本文对此作一总结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
当代国外道德教育理论的流派中,具有影响力的有体谅关心、价值澄清、认知发展、完整人格、逻辑推理等流派;纵观各流派发展出现了以爱国主义为中心的道德教育目标体系、以人为本、隐性德育、注重道德价值取向体验、道德教育理论的科学化、各派道德教育理论日趋融合等六个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沈宁 《民族学刊》2012,3(1):50-58,94
以历史研究为基础的,以“亚历山大范式”为模式的传统博物馆和档案馆的遗产形式,正面临着记忆研究方法的新挑战。“记忆研究”这种新的遗产研究方法旨在提出对传统遗产模式的反思,强调基于普通民众的集体记忆和个体记忆,重视对非强势群体的人道主义关怀,从而构建一种反强权的遗产学理论体系和世界观。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考古学院贝弗利·巴特勒博士的《遗产与当下的过去》一文,总结了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主要指导理论和思想,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回顾了从遗产学兴起以来的发展道路,并表达了相应的批判性意见。该文可为当下中国的文化遗产发展事业提供西方视角的理论解释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国家政治的视角出发,需要对当下的民族问题作出一种知识定位。也就是说,需要反思西方关于民族与族群的知识生产及其与中国民族问题的关系。这种关系决定我们通过一种什么样的知识工具来理解民族问题,而且这种关系背后所包含的政治哲学原理也有必要成为反思对象。鉴于现代社会科学知识体系是从西方社会发展经验中衍生出来的,因此这种知识定位对于中国来说并不适用。无论是西方族群理论关于族群本质的争论、对西方民族国家典型模式的理解,还是关于多元文化主义的辩论,都在一定程度上正在影响解释民族问题的知识逻辑。本文将围绕这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试图从宏观维度上发现中国民族问题的知识坐标。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在民族团结上提出要争取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并要加强同全世界人们的团结.对于如何搞好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邓小平认为首先要加强全党的团结,其次要消除民族隔阂,而实现经济现代化则是各民族团结的经济保证.  相似文献   

14.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部分高校德育教育具有明确性、开放性、继承性、整体性和灵活性的特点.同时也给我们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必须站在新的世纪发展战略来认识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注意德育教育观念的更新、工作方法和动力机制的创新,努力探索和建立科学规范机制,形成自身特色.  相似文献   

15.
就当代中西修辞学各自的发展态势及其在认识观念上的不同之处进行比较分析,以便清楚地了解这两种不同源流的修辞学,更好地借鉴当代西方修辞学的经验,促进中国修辞学在新世纪的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16.
当代西方国际移民理论述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世纪的最后25年里,跨国移民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民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亚、非、拉已经取代欧洲成为主要的移民迁出地.移民越来越全球化,移民成分也越来越多样化,以改变身份为目的的新移民最为突出,非法迁移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表明,当代国际移民正在进入一个新阶段.实践出理论,国际移民的新变化引起了理论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使得当代国际移民的新理论层出不穷.对西方国际移民理论进行评述有助于我们把握中国跨国移民的规律,以便更好地参与国际移民研究的对话.  相似文献   

17.
何伟业 《回族研究》2002,24(4):96-100
本文回顾有关近代西方伊斯兰人类学发展的理论争议和前瞻以及当今最前沿的研究动向。在有关理论争议上,本文简介和评议过去几个主要的研究伊斯兰社会和文化的人类学观点,其中包括理解伊斯兰为社会符号、伊斯兰为受访者的主观演绎、伊斯兰为高等文化和民间信仰的钟摆现象、伊斯兰为独特的宗教传统、伊斯兰为殖民主义的建构等。另外,本文亦展望西方伊斯兰人类学的发展,如当代伊斯兰研究已逐渐朝跨科际的方向发展,消除已往人类学与社会科学对立的学术鸿沟。最后,本文指出在后现代、后殖民和全球化的急速社会转型下,当代西方伊斯兰人类学已从单一的地域研究转向多面向的跨科际、跨地域研究,惟有这种学术转向,一些新兴和复杂的课题(例如:跨国伊斯兰运动、伊斯兰与传媒)才能在多角度下被诠释。  相似文献   

18.
在日本历法改革百余年后,除了一部分旧历作为"民俗知识"或历史文物资料在文化遗产(文化财)制度的框架内得到保护外,新近出现了日历展览馆相继开馆、挂历式旧历日历获实用新发明商品专利、介绍旧历知识的书籍陆续出版等现象.本文依据调查事例对当代日本社会中旧历的传承与实践以及重新认识旧历文化价值的现象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