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9 毫秒
1.
2005年来,潢川县检察院从建制度、抓队伍、理思路入手,坚持真抓实干促工作,聚精会神谋发展,使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和全面加强,并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该院先后获得“省文明单位“、“全省检察机关先进检察院“,在全市检察机关目标考评中,连续2年获全市第  相似文献   

2.
2003年,王大为同志转业到运城市检察院,分管老干部科工作。4年多来,在院党组的领导下,王大为带领老干部科的同志们,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老干部党支部被市院树为先进支部。老干部科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先进集体,2005年在全省老干部工作"双先"会上,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表彰,为构建和谐检察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胡宏  郑州宁 《金陵瞭望》2005,(7):i004-i004
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检察院保持全国模范检察院良好的发展势头,各项工作取得新的突出成绩:先后被授予全国检察宣传先进单位.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省、市“文明单位”.全省检察系统“先进检察院”,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检察宣传先进单位.南京市“十佳政法单位”,南京市检察系统“先进检察院”等荣誉称号,副检察长兼反贪局局长谢健先后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检察官”、  相似文献   

4.
缪凌燕 《金陵瞭望》2008,(19):61-62
检察机关的两房建设.是检察机关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科技强检”推动检察事业全面发展的战略任务,近年来.白下区检察院贯彻落实上级检察机关关于两房建没的工作要求.实施科技强检战略.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目前.检察院现有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办案和专业技术用房面积为5100平方米.实际办公建筑面积19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5.
推进检察工作规范化建设是提高检察机关科学管理水平、创建科学管理机制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最高人民检察院政治部在全国部分检察院组织开展规范化管理机制试点工作,构建规范化管理体系,全面规范各项检察工作,有效地推动了检察机关的规范化建设。本文主要以青秀区检察院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为例,论述了基层检察院结合实际,运用质量管理理念构建规范化管理体系的基本思路,取得成效以及进一步完善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尽管大陆法系国家和英关法系国家侦查权配置的模式不同,普通检察机关不一定侦查犯罪,但对于国家最高检察机关而言,则都履行侦查职能。英国皇家总检察署的严重欺诈局直接负责立案侦查重大欺诈案件和职务犯罪案件,美国司法部的联邦调查局负责反间谍侦查和对违反联邦法律的重大刑事案件侦查,德国联邦总检察院负责对危害国家安全的刑事犯罪和违法行为进行侦查,法国驻最高法院检察院的侦查职责与驻基层法院检察院的侦查职责基本一致,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具有全国性重大职务犯罪及渎职侵权侦查职责。国家最高检察机关的侦查职责具有法律监督的的属性和功能。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在侦查监督中应引入“提前介入”程序。  相似文献   

7.
以上下级检察院之间的业务领导关系和铁路局、铁路分局对检察院的行政领导关系为特征的我国现行铁路检察体制直接阻碍了铁路检察机关检察职能的正常履行.我国铁路检察院的设置初衷已适用不了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对其进行符合宪法精神的铁路检察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8.
“检察机关”和“法律监督机关”作为宪法概念,内涵的界定应符合宪法文本的内在规范逻辑。以宪法文本中对“机关”的规范分析为出发点,通过融贯性解释,得出“检察机关”是从事检察业务和行使检察权的国家机关,只是作为检察院区别于其他国家组织的一种区别技术或符号代码,而“法律监督机关”则是对检察院组织性质的宪法定位。  相似文献   

9.
民事抗诉再审启动一元机制是近年来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的一些学者在民事再审程序制度改革探讨中提出的观点,主张我国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应由目前的三元机制(法院、检察院、当事人)转向一元机制(检察院).这一主张具有其合理性和理论依据,但对一元化的检察机关抗诉的制约机制鲜有论述和考虑.法院的审判监督权移位是目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下促进司法独立和制约、完善检察机关抗诉一元机制的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10.
我国检察机关是合格的法律监督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司法改革中,我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主体资格受到较多的质疑。本文回应了这些观点。首先,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主体身份的获得,符合法治精神,并不构成检察院对法院的凌驾、检察官对法官的高居;其次,由公诉机关做专门的法律监督主体,是最具合理性和现实性的选择;最后,检察机关不在法律监督之外,而在权力制约的“互联网”中。因此,我国的检察机关是合格的法律监督主体。  相似文献   

11.
民事抗诉再审启动一元机制是近年来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的一些学者在民事再审程序制度改革探讨中提出的观点,主张我国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应由目前的三元机制(法院、检察院、当事人)转向一元机制(检察院)。这一主张具有其合理性和理论依据,但对一元化的检察机关抗诉的制约机制鲜有论述和考虑。法院的审判监督权移位是目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下促进司法独立和制约、完善检察机关抗诉一元机制的一剂“良药”。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的效果并不理想 ,一个基本原因就是对检察机关的性质定位不明、职能不清。基于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性质 ,其权力的主要对象应是法律的执行机关 ,旨在保障和监督其依法行使权力 ,统一法律的适用。因此 ,必须准确界定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检察监督过程中的地位、作用 ,厘定检察机关的职权范围和法律监督的内容、形式 ,把检察院对审判事务的监督转变为对审判人员的监督 ,从而使民事检察监督更具针对性 ,充分体现其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刘锦华 《金陵瞭望》2007,(18):56-56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干警的素质、执行廉政规定的自觉性,关系到国家的法律能否公正、正确的实施。因此,提高检察干警拒腐反腐能力是基层检察院队伍建设的根本。自2005年以来,根据本院实际及检察机关特点,玄武区人民检察院先后开展了一系列廉政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检察机关积极探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工作措施和司法规律,取得了良好成效.但由于相关制度的缺乏,在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当前检察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工作在理念、能力、方式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加强.因而,健全制度规范体系、创新工作机制、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和强化检察院建设,是检察机关完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15.
陈锦 《21世纪》2014,(3):62-62
2014年2月27日,河南省检察院以视频形式召开全省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上线运行启动仪式。随着检察长蔡宁亲自启动系统,标志着全省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正式全面上线运行。  相似文献   

16.
检察机关作为适格原告参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存有外部职能与内部分工两层特殊性,现有规定似乎有对外扩大其诉讼职能的趋势,而对内在级别管辖和部门职能两方面的协调又尚显不足,具体表现在检察院内部管辖冲突、起诉条件与团体组织趋同以及享有过高的诉讼权利等方面。应当从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谦抑性出发,协调内部管辖,改革起诉条件,加大团体组织起诉的激励与奖励,加强检察机关参与执行活动的力度。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临沂费县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局的设置,不仅为贯彻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实现人权保障、强化检察院的监督制约职能提供了组织机构条件,更是检察院内部组织机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宪政精神和法理依据的合理创新与变革。首先,其设立是检察机关监督职能的宪政使命使然;其次,其设立是实现司法公正、人权保障之需要;再次,刑事执行检察局设立是法定职权合理运行之实践结果。其创设不仅具有宪政意义、法律意义,更具有时代的先导性,值得借鉴和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18.
量刑建议制度是量刑规范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审判监督的新能动因素。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基层检察院量刑建议试点工作取得很大进展,其关键在于检察机关发挥其应有的司法能动性。赋予检察机关量刑建议权有利于充分发挥审判监督职能,也是实现能动检察的新方式。关于量刑建议的争议很多,量刑建议的种类是目前争议最大的一个问题。为了充分发挥检察机关量刑建议能动性,务必要对实践中量刑建议种类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深度剖析,提出切实可行的完善意见。  相似文献   

19.
检察机关推动的企业合规不起诉改革自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实际运行中,双不起诉的正当性一直受到质疑,检察机关内部推动合规化进程存在困难、第三方组织合规监管存在问题、以检察院合规监管为主导的模式缺乏监督。为了巩固改革成果、解决企业合规的有关问题,当前应当严格区分企业责任与个人责任、多举措推动检方突破内部障碍、推进检方主导监管模式和监督评估机制管理委员会的建立、确立法院对检察院合规的监督机制,以便切实发挥该制度在预防企业犯罪、实现企业自我经营与有效监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民事检察监督制度是民事诉讼的重要制度,在我国的司法改革中,民事检察监督是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文章通过分析目前我国检察机关在民事检察监督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完善民事检察监督应从加强立法、法院与检察院的关系、加强检察机关调查举证、建立民事检察公诉人制度、检察建议等五方面来改善民事检察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