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得禹 《社科纵横》2005,20(1):110-111
儒家的起源问题从汉代至今研究者颇多 ,也有些争议。纵观古今 ,到目前为止 ,所涉及到的有这样三个问题 :一是“儒”的来源问题 ;一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来源问题 ;一是关于儒家创始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汪凤炎 《阅江学刊》2022,(1):85-97+174
科学开展智慧教育要妥善解决好三个基本问题。第一,什么是智慧?从行为层面看,智慧是智慧行为的简称,智慧行为是指创造性地解决一个难题,并且其行为结果是利他的,而此利他结果被证明是有善良动机的;从心理素质的角度看,智慧是指个体在其智力与知识的基础上,积累经验不断练习而习得的一种德才一体的综合心理素质;从个体或群体角度看,智慧是指具备智慧素质的个体或群体。第二,什么是智慧教育?智慧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智慧教育指一切以增进人的智慧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智慧教育指在学校中专门开展的旨在帮助受教育者生成或增进智慧的活动。第三,如何开展智慧教育?一要掌握培育智慧的通用策略,不断完善个体的道德品质,多管齐下提高个体的聪明才智;二要熟悉智慧教育课程,完善课程设计与教授方式;三要不断完善智慧教育的保障措施,树立智慧教育理念,为参加智慧教育的教师提供系统培训,建立科学的学校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3.
日本开港后,内外交困的幕府为自救自强,自1854年至1867年接连推行了安政、文久、庆应等三次改革,即幕末改革。从日本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全过程来看,幕末改革迈出先期探索的第一步,为明治维新提供了政策思路、工厂设施和人才梯队。在此基础上,明治维新得以全面展开并实现社会转型的第二步。维新期间,前十年的欧化改革,决定性地将日本引向资本主义道路,同时也产生了财政困难、社会动荡和政府危机等问题;以天皇亲政并介入改革为标志的后十年改革,维新官僚及时纠正失误,全面调整近代化政策,走出困境并最终使资本主义在日本扎下根。政策调整成为决定维新成败的关键。甲午战争前,光绪朝的中国官绅精英多对明治维新不以为然;马关缔约后,从戊戌变法到清末新政,明治维新转而成为中国模仿的对象。  相似文献   

4.
刘毅 《日本研究》2001,23(1):44-54
引言  明治维新作为日本现代化的起点 ,至今已有 130余年的历史。由于地理、政治、经济及文化等因素及当时两国所处的国际环境 ,“维新”伊始 ,日本的变化便引起中国人的极大关注。1878年首任驻日本公使黄遵宪开始撰写《日本国志》,1898年康有为编撰《日本变政考》,成为世界上最早研究明治维新的专著。继而 ,康、梁 (启超 )等师法日本“变旧法 ,取新政”,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百日维新”。遗憾的是 ,中国人从理论与实践中对明治维新的认知和认同 ,终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告罄。从此 ,“改良主义”与“渐进式改革”便成为“祭品”,被无情…  相似文献   

5.
近来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已日益引起社会各界重视。但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是否也包括社会科学,社会科学与第一生产力关系如何,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社会科学与经济基础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重大问题。我们这里发表管敏政同志的文章,其目的是引起大家对这些理论问题的注意和讨论,以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自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一再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并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党的领导有了明显的加强。这是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坚决批判,对前一段淡化党的领导错误倾向的有力纠正。要不断地加强党的领导,有许多认识问题要解决。笔者仅就以下三个问题谈些看法,就教于关心加强党的领导的同志们。一、加强党的领导,首先要解决好要不要坚持党的领导的问题。这就是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的要弄清楚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为什么必须由共产党领导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7.
日本经历1853年佩里叩关事件后,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化,德川幕府的独裁统治发生动摇。天皇与尊王倒幕派地方强藩及下级武士相互利用、相互借力,推翻幕府,实现了王政复古。此后展开的维新经历了政府内部近代派与守旧派以及近代派中渐进派与激进派的激烈斗争,天皇的裁断对于明治日本治国理政方针的选择具有决定性意义。皇权的复辟,结束了幕末日本分崩离析的社会状态,而从物质、精神和制度三个层面入手建构的近代皇权,则为国民统合提供了现实有效的轴心。可以说,天皇是明治维新的最大赢家,皇权是日本走向近代的重要支撑点。  相似文献   

8.
视觉文化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宪 《求是学刊》2005,32(3):89-93
视觉文化是当前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分别讨论视觉文化研究三个相关问题 :视觉文化的问题结构、看的方式和视觉文化研究的反学科性。(一 )视觉文化的问题结构在视觉文化研究方面开风气之先的美国学者米歇尔认为 ,视觉文化研究主要关心的是视觉经验的社会建构。在他看来 ,视觉文化研究具有某种“非学科性”或“去学科性” ,即是说 ,这是一个不同于以往学科结构 (如艺术史 )或学术运动 (如文化运动 )的新型研究。他在视觉文化课程大纲中 ,以关键词的方式详述了视觉文化研究的主要范畴和关键词 :视觉文化 :符号 ,身体 ,世界在这个视觉…  相似文献   

9.
回首党的百年奋斗历程, 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 其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深刻影响了世界发展格局与趋势.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 深入总结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理论成果、积累的宝贵经验、铸就的伟大精神, 深刻阐明了党为中华民族做出的伟大贡献, 展望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0.
公民权利是法学理论和部门法学中的重要问题,在宪法学中亦具有特殊意义。本文仅就公民权利的概念、界限、保障和实现等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一、公民权利的概念 在法学界,对一项法定权利在何种意义上才是公民的权利理解并不一致。一种观点认为,只要法有明文,因而对公民来说有实现的可能,那么,这项权利即是公民权利。因为权利就是法律规定人们从事某种行为的可能性(有权能、权益、资格、能力筹不同表述)。我们将其概括为“可能性说”。另一种观点认为,法律规定的权利对公民来说,并不都是权利。因为法定权利有真假之分。虽然假权利也有法律规…  相似文献   

11.
赤壁之战,是曹操与孙刘联军的一次著名战役。是役曹军集中优势兵力,孙刘联军则拼死相拒,最后北败南胜,标志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关于赤壁之战的探讨,不乏其人,但对某些问题仍有歧见,现就管见所及,略谈个人的一些肤浅看法。一、赤壁之战曹操究竟有多少兵力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八月,曹操乘歼灭袁氏残军、降服乌丸的余威,挥师南下。九月,曹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兵占新野。驻屯襄阳的刘琼举整个荆州降曹,曹操实践了南下战略的第一步。但他的最终战略目标是,追击刘备残军,鲸吞江东孙权,完成四海一统,建立不世之功。荆州的垂手而得,助长了曹操的骄焰,马不停蹄想毕其功于一役。他在与孙权书云:“近者奉辞罪,旌  相似文献   

12.
13.
关于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还是个发展中、成熟中和完善中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的界定还有待学术界进一步深入讨论。本文认为,我国面向21世纪素质教育的体系构建,其价值取向应当以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习创造,学会关心和学会负责为核心内容,并在实践上以“五个学会”为指导思想构建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是今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这要求今明两年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在微观上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宏观上有利于加强国家的调控能力。其中最要紧的是确保今年物价上涨幅度明显低于去年。推行股份制就是这样的一种措施。和承包制相比,股份制除了因使产权人格化、具体化,因而能大为增强企业的活力以外,它还能减轻通货膨胀压力,促进资本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本文不打算多谈这些基本上已取得了一致看法的问题,而只想就两个目前存在分歧意见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灾害社会工作介入的三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害社会工作的当下意义毋庸置疑,问题是如何介入?从新世纪以来的救灾经验,特别是从2008年救灾实践来看,灾害社会工作介入至少要重点处理好三个问题。首先是专业问题,与一般志愿服务不同,社会工作作为专业的助人事业,其专业性在灾害救助过程中显得犹为迫切;其次是组织问题,与一般社会工作不同,灾害社会工作更加强调组织的力量;最后是公私协力问题,与国外的社会工作不同,中国社会工作的大背景是强国家弱社会的格局,公与私的协调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16.
灾害社会工作的当下意义毋庸置疑,问题是如何介入?从新世纪以来的救灾经验,特别是从2008年救灾实践来看,灾害社会工作介入至少要重点处理好三个问题。首先是专业问题,与一般志愿服务不同,社会工作作为专业的助人事业,其专业性在灾害救助过程中显得犹为迫切;其次是组织问题,与一般社会工作不同,灾害社会工作更加强调组织的力量;最后是公私协力问题,与国外的社会工作不同,中国社会工作的大背景是强国家弱社会的格局,公与私的协调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17.
庾爱银 《探求》2000,(Z1):37
当前,我国的企业能否抓住世界经济的调整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为企业发展提供的大好契机,适时地、快速地推进企业的转型,是一项事关国计民生的紧迫任务。企业要走进知识经济时代,实现从传统工业企业向知识型企业的转型,必须正确认识以下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发展观有三个视角,即放眼世界走势、直面中国实际、关注人的发展,邓小平在建构其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蓝图的过程中,三个视角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层次清晰、方位全面、延展无限的三维视角,邓小平从这个三维视角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明治维新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其中教育的改革显然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明治维新过程中,日本政府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将教育改革始终置于极其重要的地位,通过改革教育促进它事业的发展。又通过其它各项事业的改革,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一点显然己成为日本政府的一条重要经验。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万夫曾经指出:“从明洽以来,一直到今天,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的发展非常惊人,为世界所重视,造成此情况的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百年前的明治政府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能把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事司法改革正在深入开展中,它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主要目标是实现公正、民主、高效、权威的司法体制和司法权运行机制.笔者仅就其中的三个重要课题--陪审制度、执行制度和检察监督制度--谈一下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