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雨桐  于雪 《社会科学战线》2020,306(12):250-254
伪满时期,在日本帝国主义的主导下,在"满铁""满炭"的操纵下,中国东北的矿产资源尤其煤炭资源悉数落入日方之手,其消耗与流失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和规模。这一时期,中国东北煤炭资源从开采、冶炼到销售,无一不带有殖民掠夺性色彩。追溯伪满时期中国东北矿产资源从"产"到"销"的全部过程,厘清资源流失的数据和去向,是对日本右翼分子"侵略有功论"最有力的驳斥。  相似文献   

2.
伪满时期 (1 93 2 - 1 945 ) ,日本帝国主义不仅从政治、军事和经济上对中国东北实行全面统治 ,而且对其占领下的中国东北采取“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式的破坏性殖民掠夺政策 ,致使东北的能源资源遭受到严重的洗劫和摧残。  相似文献   

3.
4.
在伪满时期,日本侵略者通过扶植的伪满政权,大肆地对东北地区实行文化殖民,利用政权的力量充分美化和掩盖殖民事实,宣传殖民奴化思想,妄想使东北人民成为拥护伪满政权的顺民.日伪政府所进行的文化殖民行动大体包括三个方面,即教育、宣传、文艺.在教育方面大肆灌输军国和民族分裂思想,改变东北学制,普及日语;在宣传方面充分管控新闻舆论、出版机构、广播内容;在文艺方面改造中国传统戏剧,以殖民电影美化黑暗统治,以殖民文学塑造顺民典范.无论是教育、宣传、文艺哪一种文化殖民手段,其目的都在于扭曲历史,美化侵略,奴化东北人民,对东北人民进行错误价值观的灌输,使其成为彻底的良民.  相似文献   

5.
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东北后 ,在政治上扶植傀儡政权伪满洲国 ,使之脱离中国内地 ,变成一个附属于日本帝国主义的政治实体 ;在经济上实行统制政策 ,运用军事政治手段在东北强行建立为日本掠夺战争资源服务的殖民地区域经济体系。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 ,极力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政策 ,即在统制经济体制下 ,实行区域产业的集中控制和区域经济的一体化运营 ,使伪满作为一个整体纳入日本殖民地经济体系中 ,成为日本经济的附庸。因此 ,伪满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鲜明的殖民地性质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北地处东北亚心脏地带,幅员辽阔,区位优势突出。就中国而论,东北为边陲之地;但在东北亚战略全局中,中国东北却处于心脏地带。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上书天皇的奏折中写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1]以地势而言,“东北居陆临海,北部襟山带河,南部平原广阔,在吾国以之对外,足以屏蔽关内各地,而为关外发展之根据;以之对内,居高临下,势若建瓴,观夫辽金元清之足以支配中国者,其关系皆在于此。”[2]从军事角度看,“东当日俄之卫,西瞰察绥之域;门户开放以来,尤为世界轨航之中枢,西经西伯利亚而达大西洋,东渡黄渤…  相似文献   

7.
清康雍乾嘉各朝一直对东北地区实行封禁政策,致使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束缚。但随着人口的增加,生存的需要,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的东北地区逐步冲破封禁,社会经济仍以它特有的方式缓慢地发展着。  相似文献   

8.
出自殖民统治和“大东亚圣战”之需要 ,日帝自 2 0世纪 30年代后期开始 ,不仅对朝鲜 ,而且对我国东北地区的朝鲜族推行了赤裸裸的“皇民化”政策。本文对日帝在东北朝鲜族地区所推行的“皇民化”政策的背景、内容及其实质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伪满时期,日伪当局为保证日本国内的大米供应,以最大限度地掠夺东北的农产资源,在东北实行强制发展水稻生产的政策,从日本、朝鲜大规模向中国东北移民,制定和实施水稻增产计划,水田面积和水稻产量逐年增加,水稻耕种地带进一步扩大。然而,伪满时期东北的水稻发展是一种适应日本的殖民统治和战争需要的畸形发展。由于日伪当局对东北水稻生产实行"统制",推行"粮谷出荷"政策,所以在水稻生产迅速发展的同时,整个东北农业生产却处于萎缩状态。  相似文献   

10.
本文梳理了伪满 14年间比较复杂且多变的日伪边境政策。从总体上看 ,前期以防御为主 ,中期具有扩张性 ,后期又回到防御的态势。边境地区的军事布防也随着政策的变化而变化 ,其间修建了大量军事要塞、军用机场、交通壕等防御设施。与此同时 ,前苏联方面也存在扩张问题 ,他们趁着“九一八”和“八一五”两次事变我国东北地区暂时乏人管理的机会 ,偷移界石 ,蚕食了我国大片领土。  相似文献   

11.
秦汉时期,滇东北的经济在云南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里出土的东汉孟孝琚碑曾经震动了考古界,被考古学家视为汉碑珍宝,在我国金石学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地区又是著名全国的朱提银和朱提堂狼洗的产地。因之,具体考察该地区经济开发的情况,对于了解当时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有益的。 秦、汉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的阶段,也是中原王朝加强开发云南边疆地区的时期。秦统一六国以后,遂修筑  相似文献   

12.
一部旧中国一百零九年的历史,是在强邻环伺下处于落后挨打地位的屈辱史,但除台湾岛割让给日本,迫使台湾同胞过了整整五十年殖民地亡国奴生活外,大陆本土真正过殖民地亡国奴生活的只有东北三千万同胞。因此,东北三千万同胞所过的殖民地亡国奴悲惨生活,是旧中国历史上活生生的近例,值得加以深入研究,以便传之后人,作为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3.
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东北的经济侵略,开始于二十世纪初的日俄战争。然而,最集中、最突出的是1931—1945年。这期间,日本政府用武力占领了这一地区之后,通过它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实行了全面的经济侵略和物资掠夺,推行了一套完整的方针、政策,形成了独特的殖民经济体系,其中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复杂。然而,经济统制贯穿了这一体系的始终,并且体现在各方面的具体部门之中。可以说,经济统制是伪满经济的总纲,抓住了经济统制也就抓住了伪满经济的主线。因此,本文就伪满经济统制的几个基本问题,作一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1931年,军国主义的日本为摆脱经济困境,实现其称霸亚洲及世界的野心,悍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主义,四个月的时间里,东北的大好河山便沦为日本侵略者的殖民地。随即,日本把东北作为北上反苏、西侵蒙古、南下华北的大陆军事基地。与此同时,日本侵略者在我国东北推行了一系列反动措施。政治上,建立傀儡政权,掩盖殖民统治的实质;经济上,实行垄断和掠夺,使东北成为日本经济的附庸;  相似文献   

15.
伪满时期朝鲜移民文学从宏观角度可通过国别文学、民族文学和属地主义、属人主义和属语主义等概念的导入明确其归属为朝鲜(韩国)文学;从微观角度其又与朝鲜半岛文学相区别,带有相异于本土文学的特色,这种特色体现在朝鲜文学传统和伪满特定环境的结合。就产生动因和样相来看,其符合文学艺术研究的整体规律,是由种族、环境和时代决定。伪满时期朝鲜移民文学作品不但对东北少数族裔文化传统进行了诠释,而且极大地丰富了中国近现代文学的民族文化内涵,它的研究价值体现在,可通过文学把握历史,纠正歪曲的史实,打击日本右翼思潮,同时,其文学思想映射反日智慧,启迪民众理性爱国。  相似文献   

16.
17.
李斌  王旭 《理论界》2004,23(6):335-336
勤劳奉公制度(又称勤劳奉仕制度),是伪满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奴役中国东北人民无偿出卖劳动力的一种所谓的义务出工制度,这是日本侵略者疯狂掠夺东北人力资源,强制东北人民出劳工的罪恶制度。  相似文献   

18.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将东北变成其进一步扩大战争的军事基地,通过武力和资本扩张完全控制了东北的经济命脉,并采用“日本主产成品主义,满洲主产原料主义”的方针,使东北经济变成日本经济的附庸,从而造成东北经  相似文献   

19.
两宋时期,青海地区曾经历了比较复杂的政权更易。北宋初年,该地区尚不在宋王朝管辖区域之内,这里是分散居处的大大小小的吐着部落的天下。到11世纪初,互不统属的吐警部落联合并形成自己的地方政权——确厮咕。施厮坡政权曾强盛一时,不仅受到北宋王朝的看重,也令其他邻国不敢小觑。但约一个世纪之后,确厮坡政权由于内江等原因而衰落下去,北宋两度派军队进入河煌地区,最终将这一地区纳入来朝版图。北宋王朝直接统治河道地区仅20多年(公元1104——1127)就覆亡了。此后,金短暂地统治青海东部。公元1137年后,西夏占有煌水流域,大体…  相似文献   

20.
伪满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辽宁地区特殊工人囚犯式管理和使役 ,表明日本已经把中国东北沦陷区完全纳入其法西斯军国主义的战争体系。为了达到战争的目的 ,日伪统治当局对特殊工人肆意残害和虐待 ,特殊工人在特殊的环境下 ,以特殊的方式进行了顽强的抗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