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健 《今日南国》2008,(17):25-25
从台北的重庆南路吃饭出来,我们漫步参观了台北最为繁荣的文化一条街。参观结束之后,由台湾出版社的朋友黄先生陪同。我们驱车前往位于新竹市的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和国立交通大学参观。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作文》2008,(4):49-49
据国外媒体报道,世界上第一艘巨大的由风筝提供部分动力的商船已在2008年1月22日开始首航,从德国不来梅港市出发,驶往委内瑞拉。风筝船的发明者史蒂芬·瑞吉说:“我们的目的是证明它对保护环境有利。促使我们大家意识到生态和经济并不矛盾。”这艘1万吨重级的“白鲸天帆”号将现代技术与一千多年来人们一直在玩的风筝结合在一起,通过一个由电脑控制的风筝和海洋上空强劲的风提供动力,支持船上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3.
广场上,那么多的人在放风筝。风筝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着,无忧无虑。我想:如果风筝可以说话,那么他一定会说,能自由自在地翱翔是无比快乐的一件事。看着这些风筝,我忽然觉得我们的孩子就像这天上的风筝,而老师就像那放风筝的人,手里拽着放风筝的线。  相似文献   

4.
我们老两口儿都是“风筝迷”,酷爱风筝、爱放风筝、爱扎制风筝、爱收藏风筝……十几年来,不仅扎制风筝和放飞风筝技术提高了,而且身体也健康了。放风筝是一种娱乐与健身相结合的活动,当风筝在天空展翅飞舞时,会使人顿感心旷神怡。这种乐观的情绪,可将任何忧虑烦恼之事,随着风筝高飞,全部置之九霄云外,这种精神上的愉快,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延缓和推迟衰老,促进心理和生理的健康。扎制风筝用手又用脑。常言道:“脑是手之师、手动而用脑,脑子是个宝,愈用愈不老。”确实是这个道理。医学家认为:多用脑可延缓脑功能的衰退,…  相似文献   

5.
正"福禄寿、嫦娥奔月、小放牛、天女散花以及麻姑献寿……"这些出现在中国传统故事中的形象,被一位老人以风筝为载体展现在了我们眼前,他就是家住天津市河西区四季馨园小区的尹福生,一位怀揣着风筝梦想,带着风筝走出国门的老人。今年79岁的尹福生对风筝的热爱,还要从他的幼年时期说起。从小他就对传统的风筝表现出了浓厚的兴  相似文献   

6.
风筝与乌鸦     
孙悦  高睿宁 《新少年》2022,(Z2):46-49
<正>春天的风,呼啦啦地刮起来。一夜之间,树被刮绿了,小草被刮绿了,湖水被刮绿了。万物叽叽喳喳地苏醒,虫儿们钻出地面,四下里张望,鸟儿们欢快地鸣叫,在空中飞高飞低。一切都充满了笑意。一只风筝在傍晚的春风里起飞。它是只非常年轻的风筝,浑身还带着缕缕浆糊的清新和竹枝的幽香。这是它的第一次飞行,它既期待,又紧张。风筝给自己打气:“别怕,深呼吸,你是风筝,你天生就会飞。”风筝感觉有一股力量正连推带顶地把自己托起来,越托越高,它很想喊“嘿,悠着点儿”,可是又把话咽了回去。  相似文献   

7.
4月11日上午,2015年北京国际风筝节在北京园博园开幕.此次风筝节的主题是"放飞梦想、助力申奥",吸引了来自美国、法国、韩国等13个国家,我国大陆及香港、澳门、台湾三地的风筝爱好者300余人.各式各样的风筝在空中翱翔、争奇斗艳,观众们大呼过瘾.  相似文献   

8.
风筝的传说     
风筝的发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它出现在秦汉之间。古代传说,风筝的发明者是楚汉相争时的韩信。唐朝赵昕的《息灯鹞文》说垓下之战时,韩信制成风筝,叫张良坐风筝上天,高唱楚歌,楚歌传到楚营,动摇了项羽的军心。宋朝的《事物纪原》记载有韩信曾利用风筝测量距离之事。在2000多年以前,中国早已使用丝绸、麻布、竹子等,而这些是制造风筝的原料,所以风筝在此时出现是可信的,并且韩信出于军事需要考虑而发明风筝也是可能的;至于说叫张良坐风筝上天,则是令人难风筝的传说@罗磊  相似文献   

9.
《老友》2009,(4):47-47
风筝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据说汉朝大将韩信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这说明,风筝在中国的历史至少有2000年。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绦或竹笛制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也有人说"风筝"这名字起源于五代,从李邺用纸糊风筝,并在它上面装竹笛开始。每年春季,在户外开阔的场地放风筝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市场上出售的风筝品种多样,色彩斑斓,但自己动手制作一个,会更加乐趣无穷。  相似文献   

10.
新华 《今日南国》2008,(19):6-7
“风筝女孩”朱巧妍在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一个小女孩的出现让整场演出增添了童趣和浪漫。她就是那个放着风筝从“星星鸟巢”上空缓缓飞过的小姑娘朱巧妍。  相似文献   

11.
袁谨 《华人时刊》2011,(2):40-41
傍晚时分,东航客机缓缓地降落在台湾桃园机场。一下飞机,我们就被飘拂着些许春意的霏霏细雨拥抱着。前来接站的台湾导游吕先生带我们乘上旅游巴士,行驶在往台北市区的高速公路上。吕导热情地向我们介绍着窗外华灯初放、霓虹辉映的台北夜景;那街道两旁被雨水浸湿的棕榈、椰树、松柏亚热带植物,在灯光下摇曳着油亮而浓绿的风姿绰影,让人顿感几许温润和惬意……浓浓两岸情成第一道"风景"当晚,我们的旅行团,下榻在台北"三德大饭店"。刚步入大厅,与我们同行的祁良老人便匆匆放下行李,只见他拄着拐杖,时而举目环顾,时而拨弄着手机,像在等着什么人。原来,他此行不仅仅是来台湾观光旅游,更重要的是与他  相似文献   

12.
今年83岁的麦景彬,一辈子酷爱风筝,一年四季不停地做风筝,一年四季有风他就放风筝。1996年在参加潍坊第13届国际风筝比赛时,他参赛的硬翅带响风筝获得一枚金牌,板式类风筝获得一枚铜牌,并被第13届国际风筝协会授予“风筝老人”的称号。 麦老从童年开始就喜欢做风筝,如今已有  相似文献   

13.
城市秀     
《社区》2008,(30):F0002-F0002
10月9日上午,来自风筝之乡的潍坊的风筝放飞队在青岛市的海滩放起风筝,和市民们一起迎接在青岛举办的“潍坊周”活动  相似文献   

14.
如今城里孩子们玩的风筝、陀螺什么的,都是买的,想玩时,花几块钱买一个;不玩了,丢掉了事,一点也不心疼。而我们小时候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为了参与到那些游戏中去,我们必须自己动手。说自己动手有乐趣,这只是现在的说法,而当年,谁不想拥有一只成品陀螺或者风筝呢?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风筝     
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风筝,是中华民族向西方国家传播的科学发明之一。它同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一样,曾为人类的科学事业作出重要贡献。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宇航事业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中国的风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放飞风筝的季节,让我们随着手中的线儿,去了解中国风筝的深厚底蕴和迷人风采。  相似文献   

16.
阿谁 《北京纪事》2010,(4):56-59
孔炳彰,1981年3月出生,曹氏风筝艺术传承人,第四届北京中青年文艺工作者德艺双馨奖获得者。风筝作品曾获2002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优秀新作品展”优秀奖。2003年风筝作品“比翼燕”被国家博物馆收藏。2004年风筝作品“孙悟空”获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主办的“山花奖”银奖。2005年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大俗之雅”风筝艺术展览,6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06年《曹雪芹风筝艺术》一书被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评为年度“世界最美的书”。  相似文献   

17.
《追风筝的人》风筝意象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民族精神与道德传承、社会文化变迁与伦理关怀等角度深度解读《追风筝的人》中的风筝意象,在这部文学作品中风筝意象发挥了重要的叙事功能,是一个承载多元隐喻的载体。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台湾近代著名爱国者、学者连横的生平及著述两个层面对其祖国意识进行了论述。连横在日本统治下,目睹了奴化教育对台湾人民的毒害,为了唤起台湾的民族意识,他致力于研究台湾的历史文化。连横的著述体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我们认为,这种著述倾向正是其祖国意识的真切流露。  相似文献   

19.
要明确台湾对中国的意义,就必须具有更广阔的视域。台湾地处西太平洋航道的中枢,是扼守太平洋航道的中心,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价值。从清代后期海防大讨论后,台湾的重要战略地位就成为了清延及重臣们的共识,而这种共识也一直延续至今。在对台湾在海洋世界中地位的认识中,尤以日本和美国为典型。通过对此问题的叙述,我们进一步认识到,要维护国家主权,要成为新世纪的强国,中国就必须解决台湾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在五月的晴空下,我们把瓣瓣书香给青春的少年——一瓣书香,送给一位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徐本禹,他来自贫困山乡,却志愿放弃学籍到更贫困的山乡支教;他给西部带去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有致富的希望和力量;他给千千万万善良的人们带来的也不仅仅是感动,同时还有把爱心传递下去的行动。一瓣书香,如一个美丽的风筝,在五月的天空中上下翻飞。风筝是中国民俗文化的载体之一,让我们沿着这样一条历史的脉络,去深刻了解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风筝是中国的,也是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