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是对第三届全国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学术讨论会的综述。国内外对香港文学的研究日益重视,引人注目。对台湾文学的研究,也在向纵深发展,发人深思。对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则如奇峰突起,出人意料。此次学术讨论会带有国际交流性质,中外学者济济一堂,相互切磋,对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是一次促进。  相似文献   

2.
“第四届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4月1日至4日在复旦大学召开。这届讨论会是由新近成立的复旦大学台港文化研究所具体组织筹办的。出席这届讨论会的海内外作家、诗人和学者计有106人。其中17人来自台湾、香港和美国、日本、南朝鲜及新加坡。从提交本届讨论会的学术论文以及会议上的报告、发言来看,本届讨论会明显地反映出台港文学的研究领域已大大拓宽。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是一个广阔的学术天地,但以往的研究工作却基本上限于较仄狭的范围。这届讨论会证明目前的情况已有明显的改变:就地域而言,以往主要是对台湾文学和美国华文文学的研究,现在扩展到了对香港新加坡、南朝鲜以及整个美洲华文文学的全面研究。就作家作品而言,以往较集中于对大陆去台作家和旅美的华裔作家作品的研究,现在扩展到了对台湾本土作家、香港专栏作家和其他海外华文作家作品的全面研究,被研究的作家作品也不再集中于少数几个已为大陆  相似文献   

3.
“世界华文文学”在学术界无疑是一门新兴学科,即使从七十年代末“港台文学研究”发轫时算起,也只有短短十几年的历史。回顾学科发展的轨迹,从“港台文学研究”到“台港文学研究”,到“台港文学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到“海外华文文学暨台港文学研究”,到1994年11月,中国“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学会筹备委员会在昆明成立,每隔二、三年就要更换学科的名称,在学术界几乎找不到这种先例。然而,这决不是标新立异的文字游戏,因为每一次改换旗号,都意味着观念的更新和研究视野的调整,是学科建设上突飞猛进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扩大大陆与台港地区的文化交流,我校台湾、香港文化研究所于今年1月18日成立。由潘旭澜教授任所长。该所将从文学、历史、经济、新闻、法津等方面对台湾和香港进行由方位的研究,兼顾海外华文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的话     
本期李安东先生的文章非常详细地论述了中国大陆近二十年来有关这一学科的演变历史 :台港文学———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世界华文文学———世界华人文学。现在本专栏采用目前最新的学科概念 :世界华人文学 ,作为我们展望和研究的对象。这个研究领域给我们带来的复杂性也就随之表现出来 :台港文学是属于一国两制下的特殊文学现象 ,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是一国两制延伸的范围 ,世界华文文学是跨国际的研究 ,研究领域涉及不同国家内的同种文字的文学现象 ,而世界华人文学则不仅是跨国际 ,同时还跨语言文字 ,将会涉及华裔作家与所在国的文学…  相似文献   

6.
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兴起以来,至今 已有近20年的历史。本文以历届学术年会及其论文集为主要依据,具体考察了这一学科从 “台港文学”到“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到“世界华文文学”概念的确立,从初始的作家 作品研究到各种题材/体裁的多向拓展,从传统、单调的研究方法到研究方法研究观念的不 断更新的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正>汕头大学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是1984年2月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批准设立的处级建制科研单位,主要从事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同时负责《华文文学》杂志的编辑出版工作。该中心是中国大陆最早招收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方向研究生的单位之一,曾承担  相似文献   

8.
由江苏省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主办、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承办的江苏省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于lO月16日-18日在我校胜利召开。来自省内外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和杂志社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及我校党委书记成长春教授、副校长温潘亚教授、文学院领导、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的教师、文学院学生代表共300多人出席了17日上午的开幕式。  相似文献   

9.
文章回顾了近40年海外和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的状况,提出了在20世纪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的背景上,打通不同板块、国别的华文文学,探寻其内在联系,展开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的整体性研究的课题,并强调了其方法论原则,从经典“筛选”、文学传统、母语写作、汉学和文论等方面论述了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的整体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由汕头大学和汕头市政府联合举办的“第十一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内外潮人作家作品国际研讨会” ,于 2 0 0 0年 11月 2 5— 2 7日在汕头市金海湾大酒店召开。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菲律宾、马来西亚、韩国、日本、泰国、新加坡、新西兰、台湾、香港和中国大陆等近 2 0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作家及专家学者 15 0余人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一是对近 2 0年来的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创作和研究进行总结 ,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与探讨 2 1世纪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前景与途径 ;与此同时 ,作为对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召开的“第一届海…  相似文献   

11.
季进:我们还是从你倡导的"华语文学"的概念说起吧。大陆学界习惯上把大陆文学、港台文学、海外华文文学等截然划分,很少把它们视为一个整体加以现照。而你的研究则涵括了两岸四地的华语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把大陆、台湾、香港、大马的华语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创作视为一个汉语写作的有机整体。对你而言,  相似文献   

12.
2005年6月1日—3日,“问谱系:中美文化视野下的美华文学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由复旦大学中文系世界华人文学研究中心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协办。美国、法国、加拿大、中国(包括香港、台湾等地区)的五十余名中外学者应邀出席了会议。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中文系主任、世界华人文学研究中心主任陈思和、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柴明等出席开幕式并作了讲话。在主题发言中,陈思和教授指出:从早期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到“世界华文文学”,再到此次会议提出的“世界华人文学”,学科主…  相似文献   

13.
由江苏省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盐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盐城师范学院蔡文甫研究所承办的“蔡文甫创作研讨会”于2010年11月6—7日在盐城师范学院召开。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海峡两岸以及与港澳地区的文化交流,本刊特与我校台湾香港文化研究所合作,开辟台港文化研究专栏,为本校的台港文化研究提供阵地,发表探讨台湾文学、历史、社会、经济、教育等的学术论文,盼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第十一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内外潮人作家作品国际研讨会论文专辑·面向 2 1世纪的华文文学 (饶艹凡 子 )开拓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新局面 (张炯 )华文文学希望跨越民族界线 (韩国·许世旭 )关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一点意见 (菲律宾·蔡沧江 )论潮人文化特征与诗歌创作 (黄赞发 )多种语言和多元文化背景对小说创作的影响(林伦伦 )澳大利亚 :英语世界中的新华人文学 (钱超英 )论黄国彬的诗歌 (香港·郑振伟 )论香港的专栏文学 (香港·王璞 )·白先勇创作国际研讨会论文专辑·白先勇小说中的乡愁 (日本·山口守 )白先勇与张爱玲…  相似文献   

16.
书讯     
▲汕头大学“2 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中国语言学学科学术丛书一套 6册 :《广东方言与文化论稿》 (林伦伦 潘家懿著 )、《电视审美文化研究》 (於贤德著 )、《史记中的历史人物与文化意蕴》 (弋言著 )、《中国文化与海外华文文学》 (彭志恒著 )、《菲律宾华文文学史稿》 (吴奕 赵顺宏著 )、《赵淑侠的文学世界》 (刘俊峰著 ) ,已于 2 0 0 0年 9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 ,全套共 88元 ,单册 15元 (含平寄邮费 )。邮购者请直接与作者联系 ,地址 :广东省汕头市汕头大学文学院 ,邮编 :5 15 0 6 3。▲由汕头大学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  相似文献   

17.
海外华文文学是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具有世界性的新学术领域,以台港澳文学作为“引桥”而逐渐拓展,也逐渐与国际上的移民文学、离散文学接轨,形成一个极具东方特色的文化、文学“圈”。它的兴起为中华文化外移与外族文化相互影响研究拓展了广阔的空间。本期发表三篇文章:饶芃子的《海外华文文学的比较文学意义》从跨学科的视角论述海外华文文学对相关学科的促进,为比较文学提供了崭新的探讨对象和研究空间,为传统的国别、地域文学比较,特别是理论研究和学科“边界”研究,提供了新的内容和视点,海外华文文学和比较文学在开拓文学研究新视野、新思路、新方法上,均起了积极的作用,为中国的文学研究,提供了更为开阔的视野和新的阐释内容和角度,并由此而引起了对传统思维模式的反思;王润华的《文化属性与文化认同:诠释世界华文文学的新模式》是从文化视角切入东南亚华文文化,作者从不同国家、不同层面、不同视角来谈中外文化交流的感受,并探讨诠释中国以外边缘地带华人建构的另一种“中华文化”的模式;蒲若茜的《华裔美国小说中的“唐人街”叙事》是对不同历史时代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华裔美国作家笔下频繁出现的“唐人街”叙事的分析,在华裔美国文学书写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主导地位,随着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作家笔下的“唐人街”再现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从早期“他者导向”的叙事、“亚裔感性”的追寻到华裔第二代逃离或固守“唐人街”的种种诉求,表现出美国强势文化俯视之下,作为弱势群体的华裔要冲破“玻璃天花板”的艰难。  相似文献   

18.
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本土文学的发生学基础不同,文化背景、表述策略、史料系谱等诸多方面决定相关研究必须体现出契合自身特征的学术话语和规范。提升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学术品质问题近年来颇受学界关注,由于研究对象存在世界性与跨越性的交织,决定了研究视野应当保持开阔和开放。海外华文文学既是"语种的华文文学",也是"文化的华文文学",有着和而不同、自足自立的内在意义与特质。恰当的切入点就是指向问题的关键所在,自觉融会新知既是对人类已有学术成果的尊重和借鉴,也是推动研究本身走向新境界的必经之途。  相似文献   

19.
海外华文文学史上有三个较为突出的创作高峰,一个是六七十年代从台湾出国留学而产生的留学生文学。其中,留学生文学在1970年前后有个明显的转变,而保钓运动是促使这一转变的重要因素。因此以1970年的保钓运动为界,可将留学生文学分为早期留学生文学和保钓运动影响下的留学生文学。第三个则是改革开放后,在大陆向海外移民这一浪潮下勃兴,至今仍有相当生命力的新移民文学。这三个时段的海外华文文学,由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作者身份等因素影响,而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文学风貌。  相似文献   

20.
评《海外华文文学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第一部正式以《海外华文文学史》命名的学术著作。以前虽然也有同类书出版,但大多以“概观”、“初编”、“现状”命名。这次作者去掉了1993年出版的《海外华文文学史初编》末尾二字。从“初编”到“正编”,记录了这门学科在艰难中跋涉前进的足迹。汕头大学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是一个很有特色的研究群体。他们与别的研究机构的不同之处,在于以全方位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独树一帜。由陈贤茂主编,吴奕锜、陈剑晖任副主编的《海外华文文学史》,是一部集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之大成的开创性著作。它以世界各地华文作家的创作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