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后马克思主义奠基性人物恩斯特.拉克劳和查特尔.墨菲的激进民主政治的意图及其内涵主要包括三重维度:用话语政治替换本质主义政治;用文化政治替换革命政治;用身份政治替换阶级政治。拉克劳和墨菲之所以要提出激进民主政治,其矛头显然直指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策略。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特征如本质主义、还原主义、经济主义等等,使得传统的社会主义策略在资本主义新现实面前一度失语,从而用激进民主政治来替换它显得极其必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拉克劳和墨菲以为自己的激进民主摆脱了现代性的困境,可是当他们强调政治或社会运动中领导权的中心地位时,他们显然滑入了现代性的泥沼,具有异质性特征。  相似文献   

2.
在意识形态问题研究上的突破是拉克劳和墨菲走向后马克思主义的转折点。拉克劳和墨菲运用后结构主义的理论资源,后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以及拉康的理论,解构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范畴,颠覆传统意识形态理论。以"对抗""霸权实践的接合"为核心重构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用身份政治取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政治,从而为其"激进多元民主"的主张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领导权理论是拉克劳、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拉克劳、墨菲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有两种社会历史观念,占主导地位的是社会客观性和历史必然性的观念,另一种则是领导权理论所体现的社会历史观,它突破了社会客观性和历史必然性的逻辑;而认为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中,首先是列宁提出了政治领导权的理论,尔后葛兰西则进一步提出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理论.拉克劳、墨菲正是在列宁、葛兰西的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领导权概念.他们超越了列宁的政治领导权和葛兰西的意识形态领导权,走向话语领导权,完成了自称为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哥白尼式革命,颠覆了社会客观性和历史必然性的观念,解构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和阶级斗争论,表现了一种随机性、偶然性、非决定性的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相似文献   

4.
以拉克劳和墨菲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与后结构主义之间有着本然的联系.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和文学分析工具的后结构主义,将自身的逻辑渗透到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历史领域分析和政治主体的构成当中,使社会和政治主体切断了与其本质和直接指涉物的联系,解构了阶级,构造出差异性与多元化的政治主体,最终促使拉克劳与墨菲发展出一种适合当代资本主义斗争现实的激进民主政治理论.但同时,应认清后马克思主义的激进政治理论与直接受惠于后现代的族群政治之间存在着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从历史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两个维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被超越。拉克劳、墨菲却在马克思唯物史观那里发明了“本质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依据了先验决定和必然性学说。实际上,他们存在“误解”,没有看到马克思论证资本主义为何灭亡是理论课题,而怎样被超越则是实践问题。在拉克劳、墨菲那里,实践主体是话语构成而非历史生成的,其话语政治学让“连接”“霸权”成为社会主义和激进民主的策略,却不能阐明“外在构成”及其路径,因此,拉克劳和墨菲后马克思主义的主体理论存在明显缺陷。  相似文献   

6.
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十分重视民族和殖民地问题,他一生写下了一系列的光辉著作,全面阐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论基础和策略原则。但是,列宁是否提出了民族解放运动中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思想和方针呢?回答似乎已成定论。几十年以来,我们的政治宣传,我们的学术论文,都认定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是列宁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理论的核心和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一些《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世界现代史》教材也都作了肯定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书发表的一百三十周年。马克思的这部光辉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重要文献,是马克思著作中传播最广的著作之一,这是早有定评的。恩格斯称它“是一部天才的著作。”列宁说它是“由深刻的哲学世界观和丰富的历史知识阐明的经验总结。”《马克思传》的著名作者弗兰茨·梅林则把它列为“唯物主义历史著述的一部杰作。”就是说,对于《雾月十八日》一书,马列主义的经典作家和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都是给予最高的评价的。本文只想就马克思这部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问题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拉克劳和墨菲的代表作《霸权与社会主义策略》及相关著作为蓝本,深入分析了两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解构和重构,概述了他们“后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虽然拉克劳和墨菲对马克思主义的解构存在着扭曲性的误读,但其双构是立足现实的,其理论工具和方法论值得商榷,他们提出的激进的多元民主能否为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新的希望也有待于实践检验。尽管如此,在今天倡导“重返马克思”的学术语境中,我们必须注意吸收他们理论的积极成果,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惟有如此,马克思主义才能保持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9.
以拉克劳和墨菲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政治哲学思潮,它在哲学上表现为以“领导权”为核心、以“链接”实践为基础、以反本质主义为特征的政治本体论;具体内容体现为以“对抗”为特征的多元激进民主理论;而具体目标和实践则体现为构建“激进民主政治”的“新社会运动”。  相似文献   

10.
无产阶级是人类历史上最革命最进步的阶级。这个阶级的最优秀的代表、科学共产主义学说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结成的生死不渝的友谊也“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①《神圣家族》一书,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作为他们的伟大友谊的结晶的第一部光辉著作。它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