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GDP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DP不仅测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量及其增长,而且在核算方法上通过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从生产、分配、使用3个方面反映经济发展的全貌,反映经济的结构、经济增长的动力状况.  相似文献   

3.
与中国孩子有缘的儿童教育培训机构元旦假期,笔者带孩子参加了一个朋友聚会,席间很多人互相打听寒假各种儿童培训班的情况,据说如果不尽早,那些较好的班次就报不上名了.现如今,儿童培训机构俯拾皆是,有的甚至一栋写字楼里每一层都能有好几家,但还是会出现家长争先恐后为孩子报名的状况,为什么?  相似文献   

4.
灯谜艺术瑰丽多姿,异彩纷呈,在新时代依然散发着幽幽古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之一。本文首先追溯了中华谜史,接着对两宋以来形成的灯谜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做本质上的分析,最后发掘灯谜的娱乐价值、文化美学价值和知识思想性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研究是我国与世界开展文化交流、文明对话的两个重要窗口,它们也是联系紧密相互交叉的学科。比较文学的提升需要树立总体文学意识和对国别文学的深入把握;外国文学研究的深入,需要借鉴比较文学的视野和思维;打通这两个学科,比较文学和外国文学研究将会进入更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横看成岭侧成峰”——陈奂生形象面面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高晓声塑造陈奂生形象的7篇小说文本出发,深入剖析了这一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社会环境中所显示出来的多重性格特征,并从传统文化心理、现行政治、作家情感等方面分析了陈奂生性格特征的内涵启示。  相似文献   

7.
横看成岭侧成峰——近五十年来台湾“红学”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红学是中国红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中国百年红学史必然涉及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台湾红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潘重规的《红楼梦新解》等四篇红学文章为50年代初台湾红学点燃“新火神”;胡适的返台与海外华人学者的参与推动了台湾红学的深入发展;新一代红学人的崛起与两岸红学的交流为整合中国红学史创造了有利条件,一部大中国红学史的编写时机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8.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所掌握的众多素材,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分析素材,才可能真正全面地掌握和占有素材。只有全方位地掌握了素材,才能在写作过程中真正做到信手拈来。我们往往强调素材积累,有时却忽略了对素材的分析和理解,以至于我们积累了很多素材,在写作过程中真正能运用的素材却比较少。  相似文献   

9.
有人说:世界上绝对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这是很有道理的。叶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纹络等之间一定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有着各自的不同;远看叶子与近看叶子也会显示出不同印象。由此道理可见,不同的事物,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也有变化。这样,在写作事物时,只有认真细致的观察,才能抓住事物的特点,才能写好事物。  相似文献   

10.
“殊途同归”似乎是一个能概括《骆驼祥子》和《米》中两位主人公个人命运历程的绝好的词语。尽管二人当初都来自农村,最后也都在城市的挤压下不得善终。但其间两人所走的道路完全不同,甚至大有背道而驰之势。这两种不同的艺术抉择出于作者在写作立场上不同的创作隐衷。历史视角的不同是二者差别的深层原因。坚守民间立场的老舍,目光总是向外观望,呈现出一种外向的历史视野。而苏童的目光则向内投射,呈现出一种内向的历史视野。  相似文献   

11.
1980年代以来,中国宗教研究在当代中国已走过了一段很不寻常的道路.它肇始于当时理论界特别关注的"南北鸦片战争",然后从宗教文化、宗教伦理的研究,发展到宗教哲学、宗教历史学的研究,乃至神学研究,大致上已呈现出一个十分可观的学术规模,自立于当代中国学术之林.  相似文献   

12.
对<红楼梦>悲剧精神的感悟与阐释是理解与感受<红楼梦>题旨与命意的关键.舒芜、王蒙、刘再复三位学者作家研究红学的著作足以"照阐文心"、"启人心智"、"裨益读者".他们关于<红楼梦>悲剧精神的感悟与阐释具有独特的视角,并共同受鲁迅与王国维的影响.他们的红学研究拓宽了<红楼梦>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3.
对《红楼梦》悲剧精神的感悟与阐释是理解与感受《红楼梦》题旨与命意的关键。舒芜、王蒙、刘再复三位学者作家研究红学的著作足以"照阐文心"、"启人心智"、"裨益读者"。他们关于《红楼梦》悲剧精神的感悟与阐释具有独特的视角,并共同受鲁迅与王国维的影响。他们的红学研究拓宽了《红楼梦》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4.
传承与嬗变:社会权可诉性的多重面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是中国式的权利话语模式,是社会权在政治学和社会学领域的表征.尽管社会权是否可诉依然存在争论,但世界各国社会权实现巳存在多种成功模式.社会权可诉性路径不仅包括司法途径也包括准司法路径,然而社会权实现需要国家财政大量投入,存在"限度"问题.国际社会用"最低限度"标准衡量社会权实现程度.社会权可诉性义务体系是包含国家与非国家行为者在内的完整义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法治实践学派倡导"以实践为师"。以实践为师是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一个特征,一个标志,一种行动理念。通过以实践为师,实践哲学、实践主义精神、实践方法得到有机统一,中国法治实践学派的特征得到充分体现。一、一种实践主义的态度中国法治实践学派最大的特征就是强调"实践",这是对中国法学经过反复研究、认真讨论而做出的重要总结、判  相似文献   

16.
当代资本主义也可以看作西方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产物。然而,由于历史的因素,两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和相关的制度体系存在若干差别。这些差别,有些是形式上的,有些则是一种深层的意识或观念。从政治现代化的角度看,欧美各国与日本的差别十分明显。尽管日本在法律、政治体系和政党等方面已经完全和西方接轨,但涉及一些最本质的东西,日本和欧美之间的差别就显露出来。现代政治的核心,不仅仅是一个大众参与或民主选举的问题,还是一个以人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在政治领域得以体现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我们就不难理解日本和德国在战后关于战争罪行的种种完全不同的政治表现了。  相似文献   

17.
在国内学术界,思想史与哲学史研究应如何区分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一般的理解,思想史包罗较广,除了哲学思想,还包括政治伦理思想、文艺美学思想、大众思潮等等。但是我与本校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的几位同行以及有时来中心开会的校外同行多次讨论此一问题,觉得思想史还不只是包罗广,更有操作意义的区分,乃是思想史研究较切近社会生活。哲学史的发展可以呈现为一种思想逻辑的展开过程,思想史的发展却总是混乱复杂的历史事变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前,新中国农民走过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的曲折而又艰难的道路。土改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奠定了农村社会进步的基础。随后而来的农业集体化把农业拖进了经济效益极差的一个历史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庞大的“农民工”阶层出现,迅速从几百万人上升到目前的近一亿人。农民作为新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最大的社会群体,他们的生存状态应该引起社会各界足够的关注,而从事当  相似文献   

19.
今日世界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从发展的角度看,都是不断追求经济效益所带来的———人们完全忽略了经济增长所需要的环境成本。这种忽略的一个可能解释是范式的不同:经济根本不被看作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而是相反,生态系统被当作经济的子系统。生态系统不过是经济可开采和处置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