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经盛鸿 《金陵瞭望》2005,(14):34-34
日军对南京的武力侵占与疯狂屠杀;并没有能使中国军民与中国政府害怕与屈服,没有让南京人民屈服。于是,日本当局采取“以华制华”的政策指挥南京伪“维新政府”与伪“督办南京市政公署”,努力在南京实施与贯彻日本对华的各项殖民政策,强化对南京人民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发生在南京解放前夕的著名“四一”血案,各种著述中记载甚多,其“真相”已早有公论。今试举数例,以明“公论”之基本观点: (1)《毛泽东选集》中关于这一事件的注释称:“国民党南京卫戌总司令张耀明在蒋介石授意下,指使军警特务凶殴示威学生”①(2)1949年4月3日新华社社论《南京惨案与和平谈判》说:南京政府“指使其军警特务向……爱国学生行凶”②. (3)《中国现代史大事记》载:“国民党南京卫戊司令张耀明命令军队和特务袭击学生”③。此外,还有为数众多的著作、文章,论及此事时,基本套用了前三种说法。上述“公论”的基本点在于:这一事件是有预谋的,而预谋的具体执行者是国民党首都卫戌总司  相似文献   

3.
1901—1945年,日本人在我国创办了近百所图书馆。早期由日本侨民自发创办的图书馆,很大程度上是作为“文明象征”,为满足其自身精神需求和学习需要而设立的。随着日本侵华步伐的加剧,日本军政当局试图利用图书馆这一“工具”加强对占领地的文化统制,在华日本图书馆成为文化输出的有力工具。二战时期,由于日本军政当局的牢牢控制及其各种控制政策的出台,在华日本图书馆背负起特殊“文化使命”,成为日本对华殖民文化侵略的利器。日本在华图书馆社会功能的嬗变轨迹正是近代日本文化扩张性的表征,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战时日本图书馆事业的畸形发展。  相似文献   

4.
试论战时日本在华直接投资--以矿产投资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日本侵华战争形势的变化和日本国内战时经济统制体制的确立,战时日本在华直接投资策略和投资内容也在不断调整之中。由于其在中国地位的特殊性,战时日本在华直接投资不仅不同于近代外国在华投资,而且也具有与战前日本在华投资不同的特点:这一时期日本在华直接投资是对中国占领区输出资本同对部分已沦为其殖民地的地区的投资结合在一起,投资、开发与掠夺相互交叉。对中国富源的掠夺是日本帝国主义赖以维持的基础;战时日本在华直接投资对中国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客观上也给战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基础;在傀儡政权方面主要体现了战时日本在华直接投资的殖民地性质,但同时也加剧了日方与傀儡政权之间的明争暗斗。  相似文献   

5.
张学良与八道壕煤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取代了俄国,获得了辽东半岛的特权,并霸占了从长春到旅顺口的铁路,还强行在中国修建了安奉铁路和其它铁路支线。共霸占铁路线总长度为120o公里。成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日本帝国主义名义上是经营铁路,实际上是以铁路矿山为中心,对中国的林产、农产、土特产和其它矿藏进行掠夺。更主要的是对中国东北进行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方面的侵略。同时满铁还与关东军勾结在一起,设立了关东军统治部(即特务部)派出大批特务,刺探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情报。1914年,日本特务土居秀男窜到阜新刺探情…  相似文献   

6.
1941— 1 944年期间 ,由于欧洲形势的日益紧张 ,特别是苏德战争的爆发 ,为全力对付西线 ,保证远东防线不受侵犯 ,苏联对华政策迅速发生逆转 ,由“援华抗日”变为“疏华联日” ,停止了对华援助 ,并与日本法西斯划分在华势力范围 ,这限制了日本 ,但也给日本加速“南进”提供了条件。这种政策直接导致了中苏关系的紧张和倒退 ,间接地加速了美蒋联合的步伐 ,在客观上为后来的中国革命带来许多不利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1937年7月7日,中国华北发生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这次事变无论是其发动者,还是其发动模式都与此前由日华北驻屯军与在华特务机关策动的未遂“六二九事件”相吻合。“卢沟桥事变”实际上是继“六·二九事件”失败后又一次“合谋行动”。  相似文献   

8.
1931~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是近代以来帝国主义侵华史上使用兵力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给中华民族造成的灾难最深重的一场侵略战争。日本利用中国国内错综复杂的矛盾和一些亲日分子的政治野心,在中国占领区采用“以华制华”的毒辣手段,建立了一个个伪政权。史学界对个别伪政权的研究比较深人,但把伪政权作为沦陷区一种特有的现象从整体上进行研究的文章则较鲜见。有鉴于此,本文拟就伪政权群体的本质特征进行剖析,以进一步揭示伪政权的真面目。一、伪政权群体是受日本直接控制的傀儡政权从政权组织和机构运行来看,各地伪…  相似文献   

9.
“四人帮”反党集团中的狗头军师张春桥,一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左派”、“老革命”自诩,但是剥开他的画皮,就可暴露他的原形——一个货真价实的国民党特务分子、地地道道的“假革命的反革命”。翻看张春桥的罪恶历史,这个出身于祖辈三代都是官僚、地主家庭的孝子贤孙,早在中学读书期间,就充当了国民党特务,积极反共,密告领导反蒋抗日学生运动的负责人和积极分子,成为国民党复兴社在济南建立的法西斯蒂组织华蒂社的“中坚”分子。一九三五年,他又混迹于上海文坛,充当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凶残打手。他在复兴社特务崔万秋的指使下,破坏进步文艺阵营,围攻鲁迅;又摇动秃笔,写文章,编戏剧,作小说,炮制了一篇篇毒汁四溅的黑文,为蒋介石的“卖国有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有功”大造反革命舆论,以此向敌人“献媚”或“替他们缴械”,博得了蒋介石的欢心和日寇的青睐,彻底堕落为中国人民不共戴天的死敌。对此累累罪行,必须彻底清算,狠狠批判!  相似文献   

10.
日本在华财产是日本对华战争赔偿的组成部分之一。国民党政府起初从恢复被日本战争破坏了的经济出发,处理日本在华财产,积极准备并制定相应的方针政策。但由于苏联的“战利品”及战乱、人为破坏等因素,国民党政府实际接收可充作赔偿的只是遗留在华财产的一部分,根本不是日本代表所认为的“当值数百亿”,根本不是“充作赔偿之用应属已足”。退居台湾的国民党当局对日本的谬论不是据理力争,而是妥协、退让,最后被迫放弃日本对华战争赔偿。  相似文献   

11.
1956年6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在现今沈阳北陵电影院旧址,对侵华日本主要战犯进行了历史性的审判。在这次审判中,中国政府对日本战犯实行特殊的宽大政策,日本战犯也都表示诚心悔过,在自己余生中愿为中日两国人民的长久友谊做一点贡献。沈阳审判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功,当然首先是中国政府的英明决策,但与总结和借鉴组伦堡、东京和南京审判的经验,也有密切的关系。纽伦堡审判开创了审判战犯这种模式的先河,并针对审判二战战犯制定了相应的罪名,扫清了法律上的障碍,东京和南京审判相继出现政治干预法律的情形,这些郝对沈阳审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攻略南京与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最高当局全力实施对华武力征服与战争恐怖威慑的殖民政策,以迫使中国军民与中国政府畏惧与屈服,达到以战迫和、实际是以战迫降之目的。但在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持久抗战面前,日本当局的殖民政策从占领南京那一天就开始破产了。日本当局不得不陷入他们所极不情愿的对华长期战争的泥潭中而不能自拔。历史证明,南京之战与南京大屠杀,既是日本最高当局对华推行武力征服与恐怖威慑政策的最高峰,也是这政策走向失败的开始。  相似文献   

13.
考察了东亚同文书院的历史缘起、详细沿革及其客观性质等,指出日本军国主义者从1900年至1945年在中国开办的东亚同文书院,培养了大量的所谓"中国通",通过大旅行等各种手段对中国进行全面的立体式调查,实际上是为日本政府的侵略活动作了前期准备.在侵华战争中,东亚同文书院的学员充当随军翻译、间谍等,为日本军方搜集和提供情报,直接参与侵华活动.因此,虽然东亚同文书院曾经对中日文化交流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但是我们决不应该由此忽视其作为日本侵华帮凶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抗战诗歌中的侵华日军形象既是侵华史的客观折射,又隶属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文艺理论范畴。按照抗战时空的演进秩序,侵华日军形象被划分为日本军官形象、日本士兵形象和日本军队形象三类。抗战诗歌流露出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侵华日军形象令“救亡”的时代呼声响彻现代诗坛。   相似文献   

15.
针对以往研究中只重视战争实际进程的变化以及这一变化所体现的日军军事战略的特征、忽视日军的主观指导以及这种指导与战争进程间的差异,分析了日军军事战略的变化,认为迟疑、反复、任其自然发展是日军军事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基本特征。中国共产党依据中国革命战争的客观规律,制定了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正确战略,从而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高等警察教育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高等警察教育产生于20世纪初,大致经历了清末民初、北京警官高等学校、南京中央警官学校等三个发展阶段.作为中国近代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近代高等警察教育在最初模仿和照搬日本、欧美的办学经验之后,逐步摸索出一条结合中国国情的多元化借鉴的发展道路,形成了受到历届政府高度重视的强调警察专业化建设和军事化管理的办学模式,对中国近代警政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昭和天皇裕仁是日本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天皇。其在位期间 ,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和太平洋战争。裕仁的战争责任 ,战后日本主流社会一直讳莫如深。事实上 ,裕仁并非和平君主而是战争罪魁。《大日本帝国宪法》赋予了裕仁皇权的绝对性。在裕仁的指导和纵容下 ,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和全面侵华战争 ,进而发动了太平洋战争。裕仁与一系列的战争暴行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裕仁还人为地延迟了战争的结束。天皇制的存在 ,成为日本右翼否定侵略战争罪责的免罪符 ,成为其颠倒黑白、歪曲历史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对东北朝鲜移民实行两种不同政策:1931年至1937年实行限制朝鲜人移民东北的政策.最根本原因有两条:一是为了稳定在东北的殖民统治;二是防止朝鲜移民与日本移民争利.1937年至1945年实行积极鼓励朝鲜人移民东北的政策.最根本原因就是利用朝鲜移民加强粮食生产,满足侵略战争的需要.无论那种政策,都是为其对外侵略扩张、掠夺并奴役东北人民和朝鲜人民服务的.  相似文献   

19.
"九·一八"后,日本军国主义为了巩固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除了通过法西斯统治、经济统制、军事镇压等手段外,还以愚民教育,即宣扬"王道主义"、"建国精神"、"日满不可分论"和"溥仪诏书"等方式,麻痹东北人民的思想,泯灭民族良知.但其最后结果,是东北人民的民族觉醒和日本军国主义的灭亡.  相似文献   

20.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事件已过去了70年,然而,日本政府至今对那场给中国和亚洲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侵略战争不能有正确的认识,也从未向中国政府和人民正式道歉;日本的右翼势力则竭力美化侵略战争,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因此,中国学者有责任揭示侵华战争中日本暴行的真相。由南京大学历史学者担纲编写的《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的公开出版,就是对日本政府对待侵略战争态度的严正批判和对日本右翼势力否认南京大屠杀事实的有力回击。该书已出版的28卷共计1500万字的史料包括了来自加害者、受害者和第三方的各种史料,后续的20卷将在2007年出齐。该书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