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人们对于《巴黎手稿》美学思想研究的哲学方法论,经历了认识论、实践论以及价值论三个阶段。马克思《巴黎手稿》美学思想是以人的生存、发展为其关注对象的价值论美学思想。异化和美是马克思《巴黎手稿》价值论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价值评价性、价值理想性、价值人文性、价值关系性以及价值宏观性五个方面,构成《巴黎手稿》价值论美学思想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种美学理论都应当有自己的哲学基础。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哲学基础,总体上说就是马克思实践的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具体而言就是将美学的哲学基础从近代以来单纯的认识论转移到马克思以实践为中心的现代存在论根基上,在思维方式上由主客二分和现成论转换为关系论和生成论。实践存在论哲学基础在美学上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在肯定人生实践是人存在的基本方式或在世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肯定审美活动是人生实践中一个基本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从而肯定审美活动也是人的基本活动和基本存在方式之一;另一个重要体现是,美学研究的对象发生重要变化,从把探究美和美的本质当作美学的主要对象和出发点的现成论思路,转换成把探讨人对世界的审美关系及其现实展开——审美活动作为美学研究主要对象的生成论思考方式。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哲学观是其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也是我们认识马克思的任何思想的前提。从根本上说,哲学变革是哲学观的变革,哲学转向是哲学观的转向,哲学冲突是哲学观的冲突。从马克思哲学变革的角度审视马克思的哲学观,是对马克思哲学观的正本清源式的探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是我们研究马克思哲学变革和马克思哲学观最为珍贵、最为集中的思想资料,它从感性的人的活动或实践的形式去理解对象或现实,并把对象或现实理解为由感性的人——现实的个人——实际从事的活动建立的东西,实现了哲学史上真正的变革。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学者们倾向于将美学问题的解读定位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端,似乎美学不是唯物主义的就是唯心主义的,并且独断地认定唯物主义一定高于唯心主义.由此出发,学者们对马克思美学的解读也就必然是使其唯物主义化.然而,这种解读模式恰恰遮蔽了马克思美学的人文立场.其实,马克思美学的独特价值和意义即在于将美与人的存在或存在的人关联在一起.马克思战胜黑格尔进而战胜费尔巴哈正是通过对感性进行根本性的存在论改造与提升来实现的.而这种改造和提升最后又保证了马克思美学实现了对唯物主义美学和唯心主义美学传统解读模式的双双超越,完成了向感性学的回归.人类现实的感性生命活动就是马克思美学全新的基础.拥有全面丰富性的感性成为人类要完美存在必须努力的方向,这是马克思存在论美学的结论.这一结论的最大优势在于,它彻底超越了纯粹的理论思辨,一心一意关注人的生存实践和存在质量,彰显了最大的人文情怀,具有现代性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唯物史观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把"历史"不仅视为一个理论研究范畴,更作为一种根本的解释原则——"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过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始终秉承马克思唯物史观解释框架,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发展图式下,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为基点,创造性发展唯物史观,创新人民中心论、政党决定论、双重革命论、命运共同论等叙事结构,对于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感性活动"范畴不仅是对费尔巴哈"感性直观"的超越,同时也开启了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致思理路。因为作为感性对象性的活动,赋予了人的生命以超越性、人的存在以自由的本性,生成了人对自身存在的自觉,这恰恰构成了现实的人的生存基础。感性活动内在蕴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双重纬度,这样真正揭示了人内在的生存结构。马克思生存论的开启,不仅激发了我们对现实异化生存的自觉,同样,为异化生存的扬弃开辟了现实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基于实践概念内涵的丰富性和多义性,本文试图从生存论的角度而不是仅仅从认识论的角度来探讨实践,从而揭示出马克思哲学对整个传统哲学的超越,凸显出马克思哲学的现代哲学特征。马克思从对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的分析入手,揭示了人和自然的原初关联,揭示了人是一种对象性、关系性的存在,揭示了这种活动导致异化又最终消除异化的内在矛盾。马克思哲学对人类的生活世界和生存状态的关注对现代西方哲学影响深远。但是马克思强调的是人的现实的感性对象性活动,所以不可能仅仅停留于唤醒人们的生命体验和个体意识,而是要通过批判的、革命的实践扬弃异化,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存在论对马克思思想变革的影响是长期以来被忽视的问题,尤其是其中的实践观.费尔巴哈人本学存在论革命将历史指认为是活生生的具有生命特征的"生命历史",具有两大理论支柱:一是生命历史是活生生的有生命的实体的可感对象.历史现实的起点是"感性确定性",就其对实体功能的区分而言,包括"可感对象"和"可感能力".二是生命历史是人的实体的感性活动.马克思思想的深刻变革与费尔巴哈的存在论革命有着密切关联,并且在一开始就蕴含了超越费尔巴哈的要素.人本学存在论对马克思后来创立的唯物史观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马克思哲学思想体系中,"人的感性活动"是"现实的个人"的存在方式,它既是马克思哲学探索的逻辑出发点,又是马克思视野中的元存在,处于奠基性的地位。马克思正是从"人的感性活动"出发并且围绕"人的感性活动"理论的展开才彻底超越了西方传统哲学,开辟了他哲学探索比海德格尔更成功的生存论转向。  相似文献   

10.
鲍姆嘉通首次明确提出要建立一门系统研究"感性"的学科"感性学",即美学,并且将美学大厦建筑在"感性"这一基石之上。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不厌其烦地提到"感性"一词。通过分析其中"感性世界"、"感性需要"与"感性意识"等核心概念的意义,即可挖掘出"感性"所包含的美学意蕴:一方面"感性世界"所体现的美学对象世界是可能的,另一方面从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入手,探讨对象世界诉诸于人的"感性需要"与"感性意识",以实现"感性"的解放与超越。  相似文献   

11.
美学是人学     
在人文学科中,只有美学才对人及其生活作全方位、整体化、流动性的研究与把握,所以美学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学”。“美学是人学”不仅明确地标示了美学研究的对象、范围、性质和意义,而且也意味着人及其生活的发展应当自觉地体现美的要求,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相似文献   

12.
自鲍姆嘉通以来,美学大师们一致认为,形象或形象性是审美的理论前提,科学理论是抽象的,不可形象化。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对象化理论则认为,对于缺乏一定科学常识的人来说,自然界是其外在的陌生的对象,主体的本质力量的发展还没有与客体的存在确立一种肯定的方式,作为科学研究与创造过程中的科学家的审美观照也就不可能为他者所承认。事实上,许多科学家为了解释经验数据和现象的功能,在其理论假设与陈述中就构成了可形象化的结构或机制,并且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科学家在寻真求美中获得了人生的解放与自由。  相似文献   

13.
席勒的艺术本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的本质是席勒始终关心的问题。席勒认为,艺术是人类的本质标志,是真和善统一于美的形象创造。席勒对于“美的艺术的本质就是外观”所作的论述,充分显示了他的审美人类学观点。席勒对传统美学的摹仿说与表现说的全面继承以及对于艺术本质的审美人类的规定和阐释,在西方美学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大历史贡献。这种贡献不仅表现在对于西方现代主义美学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也表现在对于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继往开来的启发。  相似文献   

14.
人是音乐的主体,音乐为人而存在,而不是人为音乐而存在;音乐是人学,它是以活生生的人作为自己的表现对象,从而探寻和追问人的生命意义和生存价值;沟通音乐和人的是情感,情感体验是音乐审美活动中的核心,也是音乐本体的动态形式的内在规定。总之,音乐展现的是人的世界、人的生存的价值与意义,音乐中隐藏着人的秘密。  相似文献   

15.
人类历史正由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时代过渡。在此重大转型之际,曾繁仁先生将当代存在论哲学、生态美学等理论加以整合创新,提出了"当代生态存在论美学观"这一新型美学理论观念。其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实践论为指导思想,实现了对实践美学的新超越,并发现了人之生态本性,体现了一种新的生态人文主义精神和浓郁的家园意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夫之在主客、体用之间互为条件的交互性上,建立了一种基于主客交互性的关系哲学,超越了认为主观或客观的某一方有着绝对的逻辑优先性的思维模式。事物不仅在属性上发生着变化,而且事物的存在本身就处在一个不断重新生成的过程之中,由此,道、人性同样处在一种新陈代谢、生生不已的过程中。王夫之过程论的哲学基础建构,打破了线性、僵化地看待世界的方式,张扬了天与人存在的创生性、能动性与开放性,对人的本体论地位和人在世界中的意义作了一种革新性的诠释。  相似文献   

17.
自然审美论     
天人之际是自然审美的文化背景,人类自然审美正沿自然与文化两端展开。天然(非人工性)是自然美对象的独特价值,生命则是自然审美的普遍性价值。自然美包括声色与意趣两个层次、对象与环境两大类型,对自然运行之道形而上的智慧领悟和对天地自然家园式的情感依恋是人类自然审美极境。自然审美是美学理论和美学史的历史与基础逻辑,重申自然审美价值,对当代社会重建天人精神性联系,维持新型天人和谐关系,具有广泛、深刻的人文意义。  相似文献   

18.
社会工作价值观以人道主义为核心,以制度化利他主义作为特征.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实质是一种人学,强调仁者爱人,人与人的关系是中国文化的思考对象和起点.社会工作是协助个人与其社会环境更好地相互适应的活动,在注重个体价值的同时,也关注个体对社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艺术问题需要还原为人的问题,寻找艺术的起源需要追溯到人类开始审美活动的地方。目前已知最早的画框以绘制的形态出现于人类走出蒙昧、步入文明的青铜时代。绘制的画框对观看行为做出了人为的框定,意味着蕴藏的艺术性因素已从原始巫术、劳动中分离出来,人与图像的互动方式由巫术仪式转向主体对客体的观看,并使图像的功能由企图操控现实的巫术转变为接近当今人们所理解的视觉叙事。绘制的画框是人的划界思维由潜意识转化为意识的表现,在生活与图像之间制造了距离,是绘画超越实用功能形成自由自觉的审美活动、脱离巫术仪式成为独立视觉文化部门的关键迹象。因此,绘制画框的出现可以视作艺术初步形成的标志。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新闻美学的概念问题、研究对象问题和理论体系问题的论述 ,揭示新闻美学是研究新闻内容美与形式美结合规律的科学 ,初步提出了新闻美学的学科理论构架是由新闻美学的一般理论、分支理论和相应的方法论所组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