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黄栋法 《船山学刊》2009,(2):197-199
秦朝采用郡县制是其政治制度客观限定的结果。是为了加强对六国故地及边远地区的政治控制,是受秦始皇及其他政治家个人原因的制约。秦国秦朝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地方政治行政体系的基础.构建了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封建王朝的基本框架,而郡县制支撑的国家民族统一的思想一直深深地影响着后世。  相似文献   

2.
秦始皇攻灭六国之后,按照“大一统”的思想全面推行了以郡县制为基本制度的中央和地方关系体制,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皇帝制度。秦汉时期,分封制和郡县制之间的斗争依然存在,并左右着西汉王朝国家政体的构建。经过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制”和汉文帝之后诸帝的削藩,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成为中央治理地方的根本体制。郡县制及其不断发展,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秦汉时期,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斗争对后来中国政治制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使实现政治统一并不断发展、巩固、维护统一成为历代中央王朝的最高奋斗目标和最终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3.
春秋时期,楚国是较早实现集权政治的国家。尽管楚国这时的集权政治,与以后秦汉时期的中央集权政治相比,还只是一种雏型,但它却为以后封建社会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建立与巩固,开拓了先河,对于我国封建社会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对后世君主集权政治制度的演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下列几方面作一初步的探索。一、从县制的设立看楚国王权的集中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郡县制与中央集权政治是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郡县制,中央集权就失去了组织基础。因为郡县制度有两大基本特点:一是郡  相似文献   

4.
服务型政府是基于服务行政理念提出的公共行政体制概念。西方国家提出服务行政理念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诉求/参与—回应—责任"模式的民主行政体制目标,是因为原先的官僚行政体制与其基本的政治制度发生了冲突,也是因为基本的政治制度能够满足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政治制度供给需要。中国提出服务型政府理念和与西方国家类似的服务型建设的民主行政体制目标,却是因为整个政治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当下,中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缺乏相关的政治制度供给,因此,加强相关政治制度的供给,不仅是继续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的政治体制改革战略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5.
封建郡县之辨生动展现了儒家政治哲学的制度维度。从儒家政治哲学的视角看,依据各个制度的组织原则以及封建要素与郡县要素之间的交互融合程度,可以将历代封建郡县之辨所关涉的制度分为四种不同的类型:封建制、郡县化封建制、封建化郡县制、郡县制。封建制与郡县制容易造成较大的政治危机,无论“其专在上”还是“其专在下”,都不利于维系共同体的道德生活和政治生活。因此,能够更好地平衡仁与义、家与国、伦理生活与政治生活的郡县化封建制和封建化郡县制在整体上要优于另外两种制度。而在内部稳定和外部威胁的双重因素影响下,历史上的中国政治制度最终演变为某种程度上的封建化郡县制。  相似文献   

6.
姚莉 《天府新论》2014,(3):96-102
西方国家行政问责的研究基础源于问责内涵之界定,主要形成行为说、过程说和社会关系说三种观点。行政问责不是固定概念,它因国家政治制度确立的不同权力关系形成多元类型,也随着公共行政范式的转变而发生变化。目前西方行政问责研究的主要趋势有三:一是探讨公私伙伴关系中公共组织的问责缺失;二是研究地方分权改革背景下地方政府问责机制的转型;三是关注公民参与社会问责的形式与绩效。借鉴西方国家的实践经验,有利于促进我国行政问责系统的建构与完善。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清代新疆政区变革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认为乾嘉时期在新疆实行的多元行政管理模式下,分别形成了郡县制下的"治城"、军府制下的"军城"以及伯克制下的"土城"等多种形式,城市体制不一.晚清建省以后,通过大力推行郡县制度,全疆政区基本统一,多元化的城市形态全部转变为"治城",形成了全疆范围内的完整城市体系,促进了新疆的开发.  相似文献   

8.
徐育苗 《江汉论坛》2004,2(7):59-61
何谓政治体制,它与政治制度是什么关系,国内外学者的认识很不一致,存在较大混乱。我国学术界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五种:政治体制等同于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是指具体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是指国家制定的国家政治机构行为方式的规范体系与国家公民参加政治活动形式的规范体系的总和;政治体制是指政治机构的设置及其权限;政治体制是比政治制度更为广泛的范畴。笔者认为,把政治体制界定为具体政治制度比较符合中国国情,适应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需要。作为具体政治制度,同根本政治制度相比,政治体制具有多样性、继承性、可变性、借鉴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9.
从西方政治制度史和当代西方政治制度两个宏观的层面对国内学者研究西方政治制度的概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在当代西方政治制度的研究中,又从国体与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具体的各项政治制度包括立法制度、行政制度、司法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等具体层面进行阐述和分析。最后,总结了国内学者对西方政治制度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城市”和“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市”是指那些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方,是个地理、经济概念;它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市”是国家按一定的条件,通过立法或行政手段建立起来的一种行政区域,是个政治、法律概念。作为一种行政区域建制,我国的市是在辛亥革命后才出现的。但是,最早将城镇与乡村在行政上予以区别,则是清朝末年的事。1905年,清政府派出专使分赴欧洲、日本各国,考查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制度。后于1909年1月18日公布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规定以府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前东北地区城镇体系的形成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东北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探讨建国以后至改革开放前城镇体系的形成与特点,从重化工业建设与重化工业型城镇体系的形成、资源开发与资源型城镇体系的形成等方面分析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及城镇体系的特点,为推进东北地区城镇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2.
褚松燕 《中国学术》2001,3(1):361-363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世界各国,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掀起了新一轮制度创新的改革热潮,其内容不仅包括政府的行政管理,而且涉及国家的基本制度的变革。发展中国家和东欧后共产主义国家多少都将美、英、德、法等发达国家的政治制度作为参照系,来设计自己的理想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城市形成的漫长前夜是中东铁路修建前哈尔滨区域城镇体系形成的过程。哈尔滨区域城镇体系孕育了哈尔滨城市从荒芜沃野到渔村再到城市的突变模式,哈尔滨城市的形成没有经历过城镇阶段,但却在区域城镇体系中表现出城镇边缘地带的特征。通过历史沿革的考察,哈尔滨城市形成经历了区域母体的形成,城市个体的孵化,区域母体的衰落与城镇个体的出现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赵鹏 《山东社会科学》2005,2(1):114-117
绝对主义国家是西方政治制度从中古到近代的过渡形式 ,现代财政制度即在此期间作为现代民族国家制度的一个方面逐渐形成。国家制度在行政和立法两个层次上的变化 ,使得现代财政体制的两个基本要素得以成形。西欧国家在绝对主义时代有两种主要类型 ,从而导致了两种判然有别的财政和经济体制 ,长期的政治和经济后果也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从贵族民主政治到中央集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秋战国是我国政体由宗族贵族民主政治向中央集权政治转变时期,它与大一统的历史发展趋势相一致。统一需要富国强兵,更需要集中内部的军事、财政、司法和行政权。通过改革,各国君主实行官僚任免制、俸禄制与郡县制。其实质是抑制与消灭卿大夫的分裂势力,最终完成国家政体由宗族贵族民主政治向中央集权政治的过渡。  相似文献   

16.
行政权力的扩张和泛法化是一个难以遏制的趋势,然而民主和宪政的理念追求,法治国家的价值目标,都要求对行政权力的扩张和泛法化进行规制。可以通过政治制度的制约、法律价值的重构、法律制度的完善、司法独立的自身建设等方面防止行政权力的过度扩张。  相似文献   

17.
乡村的治理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内涵,它应该是本土乡村治理传统再发扬的过程。当代中国乡村治理体系的制度结构是三大传统组合成的复合体系:郡县制的传统、公共政府的传统和党的组织传统。党的组织传统对于郡县制传统的旧弊病和全球竞争带来的新任务给予了最有效的回应,尤其是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基层政权组织的建设,从而为乡村的治理振兴带来了希望。当前,中国乡村治理体系的制度结构正在发生从郡县制传统为"体"向党的组织传统为"体"的体系之变。乡村的治理振兴必须进一步发扬党的组织传统,更好地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成治理优势。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议行合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却存在着并没有法理基础的行政外向监督。政治制度在理论设计之初的缺陷以及我国党政不分、人大制度尚不完善等弊端是其原因;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行政外向监督作为我国政治发展的偏差必将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的皇族封王制度侯仰军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废除了西周时期"封诸侯,建藩国"的分封制度,在地方上全面推行郡县制,从而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可是,在宗法血缘关系十分浓厚的时代,一个拥有四海的天子,如果不与皇族子弟共同分享天下是行不通...  相似文献   

20.
澧水流域是湘西北一个相对独立、经济联系较为紧密的区域,包括桑植、永定区、慈利、石门、临澧、澧县和津市五县一区一市.在行政区划上隶属常德市和张家界市。以张家界为中心的上游旅游经济走廊,以石门、慈利为中心的中游能源、建材基地和以津市、澧州为中心的下游综合经济区域已基本形成,井分别形成颇具特色的城镇群体,对流域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流域城镇经济体系概貌 澧水流域城镇较为发达,在地域上形成明显的三类城镇体系.即上游旅游城镇体系,中游资源(能源、建材、矿产和土特产)城镇体系,下游商贸型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