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宏剑 《山西老年》2013,(7):30-31
施豆三碗,19岁村姑救人于危难之间这是一个发生在半个世纪前的故事。1962年,当时的陈怀军22岁,虽在当地合作社上班,但家里也是上顿不接下顿,年过半百的父母饿得满身浮肿,姐姐也病恹恹的。没办法,陈怀军便和嫂子背着几卷自己家织的土布出来逃荒,希望为全家换些口粮。他们  相似文献   

2.
炒鱿鱼事件     
张严应聘到一份相当不错的工作。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工作环境好,报酬高,升迁的机会很多。一年过去了,和张严一同进公司的两位同事,都先后被提拔,独挡一面去了。只有张严还留在原来的职位。第二年年终的时候,老板单独召见张严,这给张严的心里荡起了希望:“被提拔的同事,或多或少总是犯了点错,只有我……这次,该提拔我了吧?”张严推开门,老板的笑容分外亲切,张严更有点飘飘然了。“张先生,你一年来的工作情形很好……”老板瞄了一眼桌上的人事卷,顿了顿,调整了一下语气:“不过公司要紧缩人事,这是件很不得已的事,希望你能谅解。依照规定,你可…  相似文献   

3.
聪明的老鼠     
几年时间,城外好大的一片田地变成了钢筋混凝土的高楼大厦,老鼠们的日子渐渐难过起来。钢筋混凝土的房子很难进入,况且城里的人们不储备太多的粮食,于是,老鼠们的生活也出现了粮食危机。老鼠们虽然还能觅到一些残羹剩饭,也只是瞎子狗碰骨头,临时挂挂肠胃,有上顿没下顿的,一时十分苦恼。  相似文献   

4.
想吃玉米粥     
小时候,我家人口多,粮食总是不够吃,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一家七口人住的是几间昏暗的茅草房,有一次我因为生病,躺在床上几天不能动弹。见我面色蜡黄,母亲用一只青瓷花碗,盛了半碗玉米粥送到我的床前。可我却对那只青瓷花碗看都不看,做梦一样不停呢喃:"米饭,我要吃大米饭!"那个饥饿年代,哪能天天总有大米饭呢?如果能吃上一顿米饭,就是奢侈了。记得有一次,为吃半碗油炒饭,我还挨过父亲的打。那晚,母亲从生产队放夜工刚到家,父亲将仅有的半碗油炒饭递到母亲面前。  相似文献   

5.
馊粥     
我吃过馊粥,那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以前的事。 说是馊粥,其实也没有到不能进口的地步,只不过有点酸味,清了 水而已。那时的农家生活,油水少,劳动强度大,喝起粥来几大碗几大碗,熬起粥来自然也是一大锅一大锅的,一顿吃不了两顿吃,两顿吃不了三顿连着吃。馊了,到地里割起一大把韭菜,放些盐炒了和进馊粥里,吃起来咸咸的、香喷喷的,很有些味道。当时,吃馊粥在农家是很平常的事。  相似文献   

6.
一个历史家能不能做到过分客观而不动感情呢?看来这好象是句怪指责,然而当柯普斯顿继续用他那温和而清晰的笔法叙说一个个哲学家的时候,我们有时侯可能希望他能够把他的批评判断写得更加明确一些。归根到底,客观说明和个人批评是可以结合起来的,而且两者只会相得益彰。尤其象在本书第四、第五卷里,当我们接触到一个今天的那些特殊问题开始露头的时期,就更需要这样结合一下。柯普斯顿神甫再一次用增加篇幅的办法表示他承认这个时期的重要性。他给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  相似文献   

7.
提起千斤重的笔,愧疚再次涌上了心头。那天,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刚被老师严厉地责备了一顿的我,怀着满腔无奈,一回到教室,就想从书包中拿出我的日记本,向它哭诉我心中的烦恼。然而,我到处都找遍了就是不见它的踪影。我开始焦急起来,那日记本上记的是我每天的酸甜苦辣,它深藏着我无数的秘密,它是我的灵魂,它是我的知心朋友,就连我的爸爸妈妈也从没有看过它,它会到哪里呢?回家的路上,我仍然存着一丝微弱的希望,希望我那亲爱的日记本静静地躺在书桌上。我走进了房间,书桌上空荡荡的,白色的桌面显得那么的刺眼。我捂住了脸,心里充满了无奈和绝望…  相似文献   

8.
成百上千元毫不吝惜,可买本书订份报却抠抠缩缩——上歌厅一次花几十上百元不在乎,到酒楼一顿吃  相似文献   

9.
从一则译例看英诗汉译中的"以顿代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诗汉译在中国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采用的翻译方法主要有四种。具体到英语格律诗 ,采用白话格律新诗形式来翻译不失为一个较好的选择 ,“以顿代步”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技巧 ,“以顿代步”使得全面传达原诗的韵律美成为了可能。然而 ,不能机械地理解“以顿代步” ,在翻译实践中还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相似文献   

10.
"ヽ"最初是作为一种句读符号的身份出现的,其源头可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材料中。《侯马盟书》的盟辞中业已使用,细小一点的用于句子中间,表示短暂的停顿,相当于今天的顿号、逗号;粗大一点的用于誓辞之末,表示文意的完结,相当于今天的句号。到了秦代,这种"点"的形状稍有变化,不再写成斜点,而是写成圆点了。到了西汉,点号的使用更为广泛,形体上也有一些变化,有大圆点、中圆点、短顿点、长顿点几种。东汉时期,点号进入了字典和经书之中。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收有"ヽ"。熹平石经中用圆点为篇号、章号。此后,点号可以用作着重号和灭除号。到了唐代,点号又可用作校对符号。宋明时期,点号还可以有别的用途。到了近代,可用于着重号、句读号等。解放后新中国制定的第一套"标点符号用法"中有顿点和圆点两种,分别表示顿号和着重号。  相似文献   

11.
正谢卫国博士是土生土长的浙江永嘉人,从家乡到美国硅谷,从农民到大学老师、从学者到商人、从温州到苏州再到宿迁,这一路走来,谢卫国到底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和创业历程呢?1958年,谢卫国出生在浙江永嘉一个普通农民的家里。从小家境贫寒,让他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好品质。谢卫国回忆说:"那时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每天除了上学还要割草、放牛,只有晚上没事了才有时间看书。"谢卫国高中毕业后,在当时的政策环境下只能在家务农。8年的务农生涯,并未让谢卫国放弃学习。终于在恢复高考之后,25岁的谢卫国考取了原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习工业自动化专业。接着,他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东北大学研究生。  相似文献   

12.
精神会餐好     
周志春 《老友》2010,(5):24-24
赣州市某中学的5位退休女教师,不定期电话相约,在双休日轮流到其中一位家中欢聚:聊天倾诉、打打扑克或麻将、吃一顿便饭,精神放松一番。某公司几位退休男职工,也不定期相邀到茶座品茶聊天,打打扑克,饿了吃一顿便饭。他们每每欢聚之后,都深有感触地说:"这是摆脱孤寂和烦恼的一种精神会餐。我  相似文献   

13.
"、"最初是作为一种句读符号的身份出现的,其源头可上溯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材料中.<侯马盟书>的盟辞中业已使用,细小一点的用于句子中间,表示短暂的停顿,相当于今天的顿号、逗号;粗大一点的用于誓辞之末,表示文意的完结,相当于今天的句号.到了秦代,这种"点"的形状稍有变化,不再写成斜点,而是写成圆点了.到了西汉,点号的使用更为广泛,形体上也有一些变化,有大圆点、中圆点、短顿点、长顿点几种.东汉时期,点号进入了字典和经书之中.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收有"、".熹平石经中用圆点为篇号、章号.此后,点号可以用作着重号和灭除号.到了唐代,点号又可用作校对符号.宋明时期,点号还可以有别的用途.到了近代,可用于着重号、句读号等.解放后新中国制定的第一套"标点符号用法"中有顿点和圆点两种,分别表示顿号和着重号.  相似文献   

14.
《马氏文通》论顿节给出了顿的一个定义,指出了“顿”的几个特征,为我们弄清“顿”是什么提供了重要的线索。论顿节还分析了若干顿的结构,给出了顿的一些下位类型,但都不很全面系统。论顿节提出的对同一个句子作两种分析“亦可”的看法,以及对同一类现象作两种完全不同的分析的做法,都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15.
王Lin 《社区》2003,(3):60-62
爱得蒙顿市位于加拿大西南部,从1885年的皮毛交易市场发展成现在有80多万人口的城市,是阿尔伯特省的省会。 爱得蒙顿社区最初是由于城市开发而自发形成的。1907年时,许多移民到了加拿大的阿尔伯特省,有一部分陆续到了爱得蒙顿安家立业,爱得蒙顿市形成,这也是最早的加拿大城市之一。 人们群居而住,每当有一个新的移民到来,大家都出来帮助他,形成了邻里互助  相似文献   

16.
《新少年》2007,(5)
我比姐姐小四岁,我的童年是趴在姐姐背上度过的。我家兄弟姐妹多,是个大家庭,生活条件差,在那个年代里艰难程度尤为突出,吃了上顿没下顿,一年到头总是为生存而忙碌。  相似文献   

17.
考大学时,我希望能够到清华去。结果真的灵验了:我到了清华附中补习班。毕业后,要上班了,我希望能到很凉的单位去。结果真的灵验了:我被分到渔船上捕鱼。工作劳累,生活不太适应,我希望能在床上悠闲地吃早餐。结果真的灵验了:我出了车祸,躺在医院里。  相似文献   

18.
要说咱老北京人对过年,那是特别的重视。一到了腊月,就开始为过年忙活上了。今天咱其他的都不说,就说说年三十的这顿饭。这顿饭至关重要,凡是咱北京人,没有天大的事发生,都必须留在家里吃这顿年夜饭。因为这顿饭也叫团圆饭。  相似文献   

19.
黄艳梅 《社区》2012,(2):63-63
家乡的秋冬季节阴冷而干燥,那种冷是往骨头缝里钻的,很多外地人都不太适应。我对这样的季节情有独钟,大概源于此时能酣畅淋漓地吃上一顿火锅吧!如今走在家乡的大街小巷上,随处都可见到“火锅”的招牌,红彤彤的最为醒目。  相似文献   

20.
刘成友 《今日南国》2007,(18):52-53
"看到诱人的火腿、烤鸡、各种饮料、零食,馋得我直咽口水,可最多只能花1元钱呀。无奈,我们只好奔着馒头去了。3角钱一个小馒头,每人还不敢买两个,然后又去找最便宜的咸菜,找了N次,才在柜台底层找到。这样,3个馒头3个咸菜,一共花了1.9元……"写下这段日记的,是山东建筑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学生刘洋。今年暑假,她和其他6名同学,每人只带7元钱,从济南赶到青岛,通过打工生存了7天。这顿"寒酸"的饭,是她到青岛后吃的第一顿晚餐。为什么选择这种近乎"自虐"的方式过暑假?已经回到学校的7位大学生说,他们希望用这种独特的体验方式走近农民工兄弟,"一无所有的农民工进城之初如何找工作,如何打工生存?只有把自己也逼到这种境地,才有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