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改革价格体系至关重要。这是因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增强企业活力,增强企业活力则必须利用价格这一最有效的调节经济的手段,而目前我国不合理的价格体系,恰恰是增强企业活力,保证国民经济活而不乱的最直接的障碍。 价格体系合理不合理,主要看是否符合价值规律的要求。根据价值规律,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应当符合价值。但是,这种“符合”又只能是一种趋势。在现实经  相似文献   

2.
福斯特对近年来美国的金融爆炸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资本主义金融化"的观点,认为美国经济自"福特制"以来正经历着长期的停滞,这种停滞催生了美国金融业的大发展,而这种资本主义的日益金融化却内含着资本主义灭亡的危机.他对美国经济长期处于停滞以及对资本主义金融化的批判立场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在分析过程中,固守消费与分配的逻辑,放弃了生产方式的批判,这就使他无法进入到本质的层面对当代资本主义进行根本性的批判.  相似文献   

3.
资本主义国家大都曾通过金融化改革实现本国经济市场的短暂繁荣,但随着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国际贸易间的深度捆绑,部分国家均先后卷入了不同规模的金融危机漩涡。事实证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存在显著的金融化特征,并且伴随着强烈的金融功能异化现象。具体而言,金融化发展程度不足会抑制社会财富创造能力,金融市场难以发挥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正面效用;相反,金融化程度过度活跃又会影响到实体经济规模,加剧社会不平等关系甚至引发金融危机。深入挖掘资本主义国家在逐步实现金融化过程中所面临的尖锐矛盾,有助于充分把握金融资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职能定位,切实增强我国实体经济盈利能力,也是我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在要义。  相似文献   

4.
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已迅速融入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然而金融资本的介入使得数据要素在价值实现过程中呈现出明显的金融化趋势。基于资本、土地和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金融化及其表现逻辑,构建金融资本介入数据要素价值实现过程的理论分析框架,有助于更好地对数据要素金融化进行政治经济学分析和规制。研究表明,数据要素金融化逻辑与普通商品的金融化逻辑并没有根本的不同,实质上反映了数据要素在劳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新角色——它紧密迎合了数字经济时代劳动形态的演变与需求。这一过程中,数据要素凭借其对新劳动模式的高度适应性,吸引了巨额金融资本的汇聚,激发了其固有的潜在金融属性,以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为利润来源,形成了一种以生息资本运动为形式的积累模式。针对数据要素金融化趋势对其价值实现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数字产业化政策意图回归数据要素的劳动价值属性,约束其金融属性的无序膨胀,控制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过度脱节,逐步推动数据要素的适度金融化和价值实现,但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变革私有制。  相似文献   

5.
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是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价格体系是由各种商品的价格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统一体。价格体系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价格是否合理。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忽视了价值规律的作用以及其它一些历史原因,致使不少商品的价格既不反映其价值,也不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价格体系相当紊乱,严重地阻碍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列宁曾经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中期以后,随着金融创新与深化,世界经济出现了金融化趋势,经济金融化取代了传统的经济货币化。进入90年代,金融创新的浪潮正席卷世界各国,金融衍生品猛烈地冲击着传统银行业务和金融制度。中国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金融创新的历史背景与原因 1.金融创新的历史背景。金融创新是在利润逐使下不断发生的金融改革。改革的背景:一是二次大战后世界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西方主要工业强国的经济实力迅速增长。70年代后,出现了两个值得注意的现象:①西方经济“国债化”,使各国资本发生了重大变化,为金融创新打下了基础。②资本市场的国际化,促进并带动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跨国银行的兴起。日益强大的国外投资和国际资本流动呼唤着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既然是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就必然要起作用。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形式就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调节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因此,要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就必须充分重视和发挥价格这个经济杠杆的作用。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有多少种商品就会有多少种价格。目前,我国商品有几十万种,每种商品的价格因质量、规格、式样不同而不同,又因时间、地区不同而不同。这样,几十万种商品就有上百万种价格。并且这几十万种商品、上百万种的价格并不是孤立的,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形成一个有机的价格体系。  相似文献   

8.
货币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是金融体系的稳定.在影响金融体系稳定的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是货币价值的稳定性和支付承诺的确定性.货币价值稳定性是金融体系的"信用基础",支付承诺确定性是经济活动的"价值归宿",两者的统一构成金融体系的基石.结合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重新考察这些"通识性"问题,有助于从中认识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以及怎样才能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则表现为价格,表现为货币的运动。金融是融通货币资金的活动,它也就成为市场经济的龙头。  相似文献   

10.
战后,新技术革命引发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必然对商品的国际价值产生重要影响,使其呈现出与马克思时代不同的新特点,如科技因素在国际价值形成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国际价值规律对国与国之间生产与交换的调节作用不断强化、国际价值实现的市场平台扩大化及实现方式多元化、国别价值向国际价值的转变间接化、国际价值实现的障碍多重化等。在融入世界经济过程中,我们必须根据新时期商品国际价值的变化与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并确保实现国家科技、经济、社会等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论价值、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素芳 《江汉论坛》2002,1(11):26-29
价值,是在商品的交换关系中以货币价格相对表现出来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体现的是商品所有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价值由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创造,物质生产要素和一切不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都不创造价值。市场经济的分配就是价值分配,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由价值规律支配的市场价格就是对商品所有者经济利益分配的手段和实现形式。价值、剩余价值、资本,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范畴。  相似文献   

12.
从价值到文化价值--文化价值的学科意义与现实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孙美堂 《学术研究》2005,3(7):44-49
本文在分析文化价值概念的基础上,指出研究这一范畴的学科意义文化价值研究是文化哲学和价值哲学研究具体化和深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哲学"价值论转向"的关键;文化价值的研究有助于给哲学正确的定位.文化价值研究的现实意义则是由于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价值冲突、困惑和危机,现代人的这种生存境况客观上把文化价值的研究凸显出来.  相似文献   

13.
舍勒将现象学看作是对本质与此在问题的考察,这种考察可以划分为实事现象学、行为现象学和关联现象学。在他看来,对本质性领域的通达,就像胡塞尔在其认识论中通过一门理性认识的感知学说来进行一样,在价值论中也可以通过一门情感行为的价值认定学说来实现。舍勒认为情感活动先天地指向特定的价值对象,而对价值的认定在实事现象学的意义上只意味着一种特殊的质性;只有在行为现象学之中,亦即在接受性的情感行为之中才直接给出其意向相关项:在意向感受之中给出单个价值内涵,在偏好或偏恶之中给出更高或更低的价值,在爱与恨的行为之中给出价值的等级秩序。而在关联现象学上价值的本质性联系却奠基于一种纯粹质料的秩序,也就是舍勒的质料先天主义。后者的功能化才是价值作为一种功能性存在的基础。于是,价值认定依赖于价值存在。由此,舍勒的价值论面临着各种内在困难与外在误解也正根源于未能清楚阐释这种纯粹质料的秩序及其奠基关系。  相似文献   

14.
蒋海益 《江汉论坛》2002,3(7):39-42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着重对生产要素职能(功能),尤其是资本职能(功能)进行价值分析。在人类社会早期,劳动作为唯一要素决定价值;在现代生产过程中已是多种要素功能互补共同决定价值。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绝不是“价值一元论”。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重新诠释为“功能价值”分析,既符合马克思的本意,也将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探索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价值、本原及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是人们实践的社会性所表现出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经济学的“价值”和哲学的“价值”有着共同的本原———社会性的一般人类劳动。市场经济中 ,“价值”有着共同的本原———社会性的一般人类劳动。市场经济中 ,“价值”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 ,在特定条件下生活的个人 ,“价值观”也是多样性的。将个人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这是哲学“价值论”的一个现实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产业组织结构和价值创造体系在全球范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解构与整合。本文从价值链与模块化的相关理论出发,阐述了产业链整合的机制与动向,并在交易的复杂性、信息可编码识别的程度和供应商能力三要素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链整合的诸形态,重点对价值链与价值模块的整合机制作了较深入的探讨。本文还对我国的IT制造业如何选择适当的整合模式以促进产业升级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信息的价值问题与价值论信息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的价值问题可以从信息的有用性和信息对不同群体的利益偏向性两个方面去加以分析.主要源于信息价值的第一种含义,当信息的价值被过度强调时.就会导致"价值论信息主义",它是一种从"有用性"上对信息的崇拜和"信息万能论".  相似文献   

18.
真正的普世价值决不是某些西方学者所说的早已存在于各种宗教或文化传统中的某些共同的价值原则或道德戒律,而是当代全球化中人类共同生活条件形成的产物.近代以来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并不是对普世价值的认同,而是对西方价值这种特殊价值的认同,其结果是引起了普遍而激烈的价值观冲突.要消解包括这种价值观冲突在内的各种全球性问题,必须使当代全球性社会形成广泛的价值共识.即一方面普遍认同在当代人类共同生活条件基础上形成的普世价值,另一方面对各种文化价值观及其所肯认的特殊价值予以承认、理解和尊重.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分析了剩余价值的源泉、生产和分配,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在新时代的中国,尚存在有生产剩余价值的现象.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对坚持我们国家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企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于人力资本或劳动力的价值的决定,到现在为止的理论都是按照威廉@配第的理论,依据劳动力或人力资本所耗用的费用来决定的.正确的方法应当是按照劳动价值论,从生产角度来分析.人力资本的价值不仅包括维持生存等的费用,而且包括在人力资本再生产过程中耗费的活劳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