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厦门南普陀寺内有两块石刻,其中一块是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厦门官绅为纪念美国“东方舰队”访问厦门所立的。另一块是同年秋厦门封建统治阶级所立纪念光绪三十四年美国海军提督额墨利等联合舰队游览厦门的碑刻。这两块刻石是在一个完整的巨石上,用颜体正楷字镌刻的。因为位置较隐蔽,故而年久不为风雨所蚀,凹文字迹清晰、字体古朴端庄,堪称佳品。  相似文献   

2.
张谷英探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谷英大屋的创始人张谷英乃元末起义将领张士诚之子,张谷英大屋建于14世纪,显示出当时比较发达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张谷英大屋的建筑文化体现了“天人合一”、“中庸”的思想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3.
《船山学刊》2000,(2):33-33
半山亭清·毕沅岚烟浅碧石泉红,半向空事坐晚风。矫首只言山在望,不知已在万山中。 南天门清·旷敏本南天门上叩天阍,欲向天公细细论。只尺天宫九重邃,讵容掉臂入天门。咏南岳诗二首  相似文献   

4.
《通湖山摩崖石刻》因字迹漫漶不清,其年代和性质一直争议不决,对照文献,可以排除其为纪念"东汉王朝与南匈奴联合攻打北匈奴的历史事件"或纪念"公元107—117年间以逢侯为首的北匈奴与西域诸国共同寇边引发的汉匈之战或公元134—151年东汉攻伐北匈奴的战争"的可能性,此碑无论为纪念军事胜利还是整修边防设施,均与北匈奴无关,而更可能是永初四年东汉政府调遣西北驻军平定南匈奴叛乱后,为纪念此次军事胜利而刊刻。  相似文献   

5.
《埋忧集》是清代文言小说集。岳麓书社1985年出版了该书的新校点本,在《出版说明》中说:“《埋忧集》十卷,续集二卷,清人朱翊清(1795——?)撰。朱翊清,字梅叔,别号红雪山庄外史,归安(今属浙江吴兴县)人。屡试不中,绝意科场,终身未仕。”这里认定朱梅叔生于1795年,即乾隆六十年乙卯,不知何据。然而《埋忧集》卷八《梦庐先生遗事》(按,据《冷庐杂识》,张梦庐为浙江名医,  相似文献   

6.
汉魏晋北朝中原大宅、坞堡与客家民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黎虎 《文史哲》2002,(3):128-134
汉族民系之一客家的民居,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其社会特征是宗族共同体聚居,其建筑特征是围堡式大屋。前者渊源于汉魏晋北朝中原宗族共同体聚居制度和坞堡宗族聚居方式,后者渊源于汉魏晋北朝中原大宅与坞堡建筑。中原地区这两种居处制度与南迁后的生存、发展需要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具有客家民系特色的住宅和居处方式。客家民居的两个基本特征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在客家民系形成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凡实行这种居处方式的南下流民,就有可能形成为客家人;凡是没有实行这种居处方式的南下流民,则没有成为客家人。  相似文献   

7.
吴大澂是晚清著名的学者、官员和军队统帅。他精通古文字和篆刻,以金石学和古文字学造诣而享有盛誉;他勇于任事乐于实践,以赈灾、治河、勘界活跃于晚清政坛;他热衷洋务关心时局,由帮办吉林防务步入军旅,成为书生戎马、文臣领兵的典型。19世纪80年代吴大澂在统兵带兵的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练兵思想。在练兵宗旨方面,他提出了以势御侮的建军构想,既反对挑起边务纠纷,又反对削弱防军力量;在军队整肃方面,他提出了严禁兵痞作风的治军主张,从训诫和惩处两方面着手治理吸毒、游荡、空额吃饷等恶习;在军队武装方面,他提出了器用尚新的装备理念,主张从外国购买最先进的美德后膛枪炮武装军队;在军队操练方面,他独崇枪法,认为只要枪法精准就能先发制人,形成了枪法准头至上的训练思维。吴大澂的练兵思想,既有学习西方与时俱进的进步性,也有只知武器不知兵事,只知枪法不知战术,只知引进利器不知发展本国军工技术的局限性。他并没有练出一支能御侮的军队,其练兵思想也未能指导晚清东北军队实现近代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不少朋友发现,当在一些较亮背景下(有时是逆光条件下)照出的照片,主体物(大多是人脸)几乎都是黑的,层次不清,照片效果很不理想。不少朋友不明白其中缘由,更不知如何来改善这种条件下的照片效果。  相似文献   

9.
王媛 《社会科学》2012,(4):158-167
商业移民通过模仿当地"可识别性"极高又昂贵的建筑构件形式体现了对本土社会潮流的追随与顺应;并展现了自己的经济优势。在移居地社会里取得经济与人口优势的群体移民住屋有明显的回归原乡家庭结构与伦理空间的特点。商业移民建造的华丽大屋,不仅仅是建造者的炫耀性消费,也为家族的发展赢得了空间。  相似文献   

10.
《为清官昭雪》一文,刊《社会科学战线》一九七八年第三期,作者潘仁山同志。此文作者断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骂清官的是晚清的刘鹗”刘鹗骂清官之言,见《老残游记》第十六回,文云:“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盖赃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清官则自以为不要钱,无所不可,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吾人亲自所见,不知凡几矣。”  相似文献   

11.
杨大中 《家庭科技》2009,(10):21-21
谈起性爱润滑剂,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部分人甚至不知其为何物。这主要是因为润滑剂并非性爱的必需品,有些人可能从没接触过,有的人也不知上哪儿买。据报道,润滑剂的主要作用是替代女性阴道润滑前的自身分泌,使双方获得更多的性愉悦,更易达到性高潮。  相似文献   

12.
黄仕忠  陈志勇 《文史哲》2023,(2):130-141+168
《南词叙录》的成书时间,据其自序所署,今有二说:一作“嘉靖己未”(三十八年,1559),有清壶隐居抄本为据;一作“嘉靖乙未”(十四年,1535),有清黄丕烈旧藏本可证。二说相差24年,各得其据,难定一是。今考傅增湘1917年所见经过清初何焯批校的“明写本”,乃是两种清抄本的祖本,其自序亦署“嘉靖乙未”,可证确以“乙未”为是,“己未”则系后改或误抄;何批“明写本”仅自序题“天池道人”,无作者的其他信息,故两种清抄本在书衣或扉页所题“徐天池”“徐文长”等,均系抄者补入,并非原貌。嘉靖乙未,徐渭才十五岁,且无赴福建经历,决非此书作者。陆采曾号“天池山人”,嘉靖乙未年夏秋均在福建,他可以作为《南词叙录》的备选作者。  相似文献   

13.
晚清之季,导淮之议盛行于淮水流域士绅中,在近代导淮史.上最著名的要数南通籍的著名实业家张春。在19O3至1925年间,张春为导推奔走呼号了整整二十三年。以往研究张春“实业救国”的论著,对张春导准这一史实,或语焉不详,或根本未予涉及,这是对张春“实业救国”方案理解上的偏颇。本方试对其始末略加勾勒,以期弥补此缺憾于万一。不当这处,析清方家指正。导淮即治淮。1194年(北宋绍照五年),黄河南下穿淮,合流入海,黄河水中大量泥沙沉积于准水河道,致使下游河身日高,入海口越远,准水从此多病。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自…  相似文献   

14.
对于“晚清文学”,多数学者以1898年前后(戊戌变法、小说界革命)为开始,以民国为结束。而我以为,把晚清文学与传统的清代文学概念划分开来,是基于一种“变化”的考虑———这种根本性变化实际上在1898年以前就已经逐渐发生:从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文化以前所未有的剧烈方式冲击中国时起,包括中国文学在内的整个中国文化的漫长的现代性进程,也就缓慢地萌芽了。所以我所谓的“晚清文学”,其实包含了1840-1898这一时段的文学内容。对于“现代性”的内涵,尽管学术界众说纷纭,但我以为,“变化”是它的一个基本内…  相似文献   

15.
与钱谦益的主动降清不同,吴伟业的出仕清廷,多半出于被迫和无奈。但后来的乾隆皇帝对其诗作不仅未加禁毁,反而为其诗集题诗,激赏其“秋水精神香雪句,西昆幽思杜陵愁”①。这就使得人们在致慨其被迫仕清不幸的同时,又对其诗作竟获清廷宠眷而大惑不解。从而引发本世纪以来诸多学者对其仕清之动机,诗作在清代诗坛之地位和价值等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和争论。一、失节仕清问题    清顺治十年(1653)9月,45岁的吴伟业应清廷征召,离开家乡前往北京,并于次年出仕为秘书院侍讲,后又升国子监祭酒。梅村生平中这一史实,学界均无异…  相似文献   

16.
晚清教案起因的量化分析赵润生,赵树好山东聊城师范学院晚清教案始于1844年的浙江定海教案,终于1911年的陕西长武教案。在这短短的68年时间内,竟发生1700起大小小的教案,极次地影响了当时的社会。那么,引起这些教案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对于这个涉及教...  相似文献   

17.
《徽州社会科学》2006,(3):21-21
何震(1535-1604年),字主臣.一字长卿,号雪渔。休宁县前街人。 何震是一个专业篆刻者,何震现存最早的作品为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刻的“云深不知处”寿山石印,该印现藏安徽省博物馆。何震以刻印为生,刀法娴熟,但对字法认识不足。于是专门到苏州去拜访文彭,向文彭求教有关六书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贞女遗芳”牌坊在顺德龙江镇世埠乡,立于贞女桥西面桥头上,为单间两柱通天式石牌坊,高4.2米,柱身六棱形,柱顶刻云纹、石狮,石质为青色粗面岩。正面额刻“贞女遗芳”四字,背面刻有坊表铭文,字迹残损,已无法辨认。石柱刻有对联“精忠义行无能并古往今来第一人”。旁刻“明工部尚书湛甘泉题”。柱顶石狮已无存,  相似文献   

19.
所谓老于     
所谓老于,归纳其本人的话说。不过是一个老实到不知“胆子”为何物的“奸商”。  相似文献   

20.
江西诗派作为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歌流派,其所引起的争论也多。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中所列之人不皆是江西人,自宋至清,对于此派为何单以江西为名一直为人所怀疑与异议。南宋刘克庄即质疑道:“派中如陈后山,彭城人;韩子苍,陵阳人;潘*#老,黄州人;夏均父、二林,蕲人;晁叔用、江子之,开封人;李商老,南康人;祖可,京口人;高勉,京西人,非皆江西人也。当时如曾文清乃赣人,又与紫微公以诗往还,而不入派,不知紫微去取之意云何?当日无人以此叩之。”(《江西诗派总序》)清代张泰来也对此疑惑难解:“诗派独宗江西,惟江西得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