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朝鲜朝通信使是维护古代朝日两国友好关系、促进文化交流的使者.两国文人在古代结下的友谊,对当下朝(韩)日关系的走向亦有着积极影响.《东渡笔谈》是朝鲜朝通信使停留曰本江户期间,由日僧因静记录的笔谈内容及酬唱诗文,具有较强的现场"诗会"性质,既生动地揭示了两国间的交往历史,还可从新的角度探究朝日思想文化渊源.然而,纵观朝日文人在使用第三方语言,即汉语开展笔谈所记录的《东渡笔谈》则不难发现,双方的交流处处体现着中国文化元素,不仅为两国文人开展文学交流注入了活力、深化了内涵,也呈现了中国文化元素在东亚文化圈中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金永爵是19世纪中朝两国文学交流史中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他的学术交流活动能够清晰、鲜明地反映出近代转型期两国文人的交流实况与思想变化轨迹.他从禅学转入程朱理学,以理学为基础再去关注金石学和考据学,由重词章转向重义理,从崇尚"雅致"到发自"真情",这些都与清代文士的交流密不可分.他对清代文坛的理解与认识,也得益于与之交往的清代文士,但在其过程中也出现过信息上的误差.金永爵平生所学不拘一格,他不断接受新思想,在清朝面临西方侵略的危机时刻,又与清代文士积极探索应对西方列强的对策,体现了他开化思想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3.
盛志梅 《江淮论坛》2003,(1):109-112
本文主要从弹词的地域分布、演唱风格、弹词演唱与江南风俗、弹词文学与江南民俗、弹词作家与江南等五个方面剖析了清代弹词与江南文化不可离析的血缘关系,认为清代弹词是属于江南文化的“特产”。  相似文献   

4.
郭执桓是清乾隆中期的山西诗人,与朝鲜诸多文士有“澹园联唱”之谊,扬名海东。朝鲜诗家欣赏其人品、学问,并称赞其诗歌“清虚洒脱”,有李白之遗风。郭执桓在中国并不是有名的诗人,而朝鲜诗家对他却颇为赏识,与当时中朝宗藩体系的稳定、两国文人交流的频繁有直接关系,同时也说明了清代中期两国诗歌交流的深入和繁荣。  相似文献   

5.
姜义华 《河北学刊》2006,26(6):92-93
明末清初开始的西学东渐,向中国输入进来大量的西方器物与文化,对清代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研究"西学与清代文化",不仅有利于推动对清代的思想、学术和文化研究,更重要的是,通过回顾历史,超越"夷夏之防"的固有思维模式,有利于推动中国当代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盛伟 《东岳论丛》2007,28(6):127-131
风俗与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解读中国文化的重要通道。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剖析了风俗与象征的关系,论证了其关联的必然性存在,为进一步明确基础概念,打通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壁障,做一试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18~19世纪中朝两国的使团来往是一个连贯、延续的过程,朝鲜朝使臣出使中国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通过资料梳理发现,燕行书画艺术交流活动多集中在以洪大容、朴趾源、朴齐家、李德懋、柳得恭、金正喜等人为中心的"北学派"或具有北学思想的燕行使臣身上.对这些燕行使者著作以及相关的官方史料和其他个人文集所载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考察他们燕行期间的书画见闻及其和清人的艺术交流活动,可以总结出18~19世纪中朝两国文人书画艺术交流的阶段性特点.  相似文献   

8.
从源流来看,自然环境是中国端午节风俗类型变异和文化多样性的地理基础,包括生活方式、区域经济、地域文化氛围等在内的人文环境决定了风俗发展走向。比较韩国江陵端午祭与中国端午节的异同,中国是源,传到东亚文化圈其他国家不排除与当地的文化整合使其地方化。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的中国,应该高度重视传统文化保护,否则影响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和民族主义情绪,同时,有丧失民族文化身份和文化之根的危险。我们既要批判"文化帝国主义",摒弃狭义的民族主义,也要彰显自身的民族文化身份,保持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9.
陈卫星 《兰州学刊》2012,(11):12-18
西学作为一种新事物,国人的接受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国人对待西方文化的心态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西方文化自明代大量传入时起,就引起了许多人的浓厚兴趣,但同时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带来了冲击。"西学中源"思想,是清代阐述中、西学关系的主要论调。"西学中源说",一再强调了中国文化的绝对优越性,形成了一些固定的偏见。"西学中源说"与清代尚古之风互相呼应,使中国传统文化在清代得到了空前的重视,西学中的科学精神进入中国的通途就此阻塞。就在我们认为西方科技是"暗伤王化"的"奇巧淫技"、醉心于乾嘉汉学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西方的工业革命的萌芽已悄然萌发,从此,中国和西方在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上的差距日渐加大。  相似文献   

10.
陈友康 《学术探索》2009,(5):123-130
诗词唱酬是传统汉语诗歌写作中富于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方式,它随着中国文化的东渐在日本被接纳。日本诗人与中国诗人的唱酬凸现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及对相关诗人的崇仰,也使他们的诗歌创作水平得到锻炼和提升,促进了日本汉诗发展。同时,两国诗人的唱酬为中日文化交流架起了重要桥梁,并成为不同民族文学互相影响的范例。中日诗人之间的唱酬在晚清达到高潮,规模大,持续时间长,收获作品多,成为中日文学交流史乃至汉语诗歌史上的绝响。东方文化被冲击并趋于式微的焦虑、维护东方文化命脉的祈愿等社会和文化转型期的重要问题在此时期两国文人的交往和唱酬中都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11.
清朝出使朝鲜半岛的纪行文献现存四十二种,其中有三十种是笔者首次发现的。这些文献始于康熙十七年,迄于光绪二十一年,伴随着清代中朝宗藩关系的发展而生成。清代朝鲜纪行文献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其中包括诗歌九百余首,日记十一部,笔记九种。它们生动反映了清代中朝两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交流史实,也真实记录了朝鲜半岛的自然地理、社会风俗、军事外交以及近代化历程等多方面的情况。深入研究清代朝鲜纪行文献,有助于全面把握清代中朝宗藩关系,也有助于在综合中日韩三国文献的基础上,深入研究17至19世纪东亚各国的政治外交思想文化状况。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具有数千年风俗习惯的文明古国。中国的社会风俗,是中国悠久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体现着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特点。各个时期社会风俗的变化,实际上也就具体生动地反映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变化。因此,研究中国社会风俗,对于认识与评价中国社会及其传统文化,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社会变迁带动了文化的变迁,这种变迁因社会环境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特点。在移民搬迁中,由于人口的流动导致乡土社会中的互助基础渐趋薄弱,移民搬迁与农村空心化共同构筑了传统风俗文化维系的双重困境。在此背景下,作为常规行动的传统丧葬仪式发生了改变,丧葬的紧迫性、公共性催生了刚性的市场需求,多重因素相互交织产生了非常规行动——"仪式经济"。这种非常规行动通过例行化的逻辑产生新的风俗,从而完成了常规行动与非常规行动的交替过程,实现了传统风俗到新风俗的文化变迁。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朝鲜半岛山水相连,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一直非常密切。在古代,两国的长期交往多是通过互派使臣实现的。有元一代,高丽朝入华使臣数量达到前所未有的规模,他们觐见皇帝、太后,进献表文、贡品,完成出使的任务。同时,高丽朝使臣还在馆伴的陪同下,在元朝参加宴会、看戏、参观寺院等活动,并有机会与元朝的名士接触,唱和交流。以高丽朝使臣李藏用、李承休、李齐贤为例,从他们与元名士唱和之中亦可窥见两国文人交往之中各自的风采。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历史的长河中,清代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关节点,既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终结,又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开启。清代的学术文化可以说是流派纷呈,博大精深,不仅在众多领域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总结性的扬弃,而且逐步开始了向近代文化的转轨,研究清代的学术文化意义颇深。但清代载籍丰富,学者众众,流派纷繁,领域宽广,如何在浩淼的文化宝藏中挖掘出闪光的精华,以建构新时期的新型文化,这确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王俊义和黄爱平两位学者于静寂中探幽发微,奉献给学术界《清代学术与文化》一书,便是这样一部有价值的著作。  相似文献   

16.
六朝时期江浙士人守丧出现了一种不食盐的风俗.这种守丧不食盐风俗虽发生在六朝时期,却是对汉代以来中国传统守丧习俗的继承,这一习俗与两晋时期流行的玄学风气有很大差距,这可见江南地区更多保存了汉晋以来的传统文化.江南地区对汉晋文化的保存,与同时的北方相比照,更能看出江南文化承系传统文化的脉络,这为江南地区以后在经济和文化上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7.
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教授韩养民先生自八十年代起就潜心于中国风俗文化的研究,曾于1985年组织全国高校、研究所的博士生和中青年学者编撰了三十余册《中国风俗丛书》,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反响。而这三十余册风俗研究著作,大多是具体介绍叙述某种风俗现象,虽条分缕析,脉络清晰,便于人们了解某一风俗的产生、发展和演变,但缺乏宏观的理论把握,“史”的成分很大,“论”的成分欠缺。韩养民先生有鉴于此,集数年之功,推出了理论性较强,从深层结构中研讨中国风俗文化的《中国风俗文化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这部专著由九大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的“风俗诗”,是指选取风俗题材并集中表现风俗事象、凸显风俗文化的诗作,它与以风俗事象起兴和借风俗素材抒怀的诗歌有质的不同。中国诗歌发达的《诗经》时代和唐宋时期的诗歌创作表明,风俗诗历史悠久,数量宏巨。作为裹藏着民族文化基因、情感之根和时代精神的风俗表征的“风俗诗”,拥有其他题材的诗歌所难以承载的厚重内涵。风俗诗自鸣天籁的艺术风神,也为追求自然高妙境界的诗人提供了艺术借鉴。唯有独立意义的“风俗诗”,才能使这一类诗歌恰切归位。  相似文献   

19.
“泼胡乞寒”是形成于古代中亚的一种风俗 ,在北朝后期随着中亚胡人的入华传入中原。由于统治阶级的好尚 ,在唐代的武后、中宗时期曾经盛极一时。由于它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之间的巨大差异 ,以及这一风俗传入中原后主要在入华胡人中流行 ,限制了中国文化对它的改造 ,因此这一风俗在玄宗即位后即遭禁断 ,在此后也不再有出现。这一现象充分说明 ,在历史上中外文化的交流过程中 ,中国传统文化对传入中原的异域文化并不是全盘接受 ,而是采取了扬弃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清代驻藏大臣和宁在藏期间创作的《西藏赋》,对西藏地理、历史、宗教、文化、气候、物产、风俗等进行了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铺陈与描绘,作者自注中更是保留了大量历史文献资料,既有传统大赋的特征,又有方志的特点,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