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素质的高低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青岛市农民的科技素质总体状况一般:大部分农民了解一定的科技知识但并不深入;虽能意识到科技的作用,却缺乏主动获取的精神;强烈的科技需求和狭窄的科技获取渠道矛盾突出;掌握和应用科技的能力不强等。传统的教育和思想理念、农村科技推广、收入等是影响农民科技素质的主要因素。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完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和农村科技推广体系、加大扶持力度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规范运转,形成团结、务实、创新的核心力量对今后乡村建设至关重要。注重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致富能力培养是关键,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的引领导航作用,富民利民才能提升党在农村基层的凝聚力。党员干部率先成为“双向”型人才,围绕乡村经济建设抓支部党建,不断优化农村党组织结构以便更好地适应市场新变化。树立以农民党员为主体的专业示范户。有重点、多层次、多触角以党建领航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艳芳 《兰州学刊》2009,(10):69-71
农民素质特别是科技文化素质决定了农村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其科技文化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民的增收致富本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培养出无数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欠发达地区,旨在科技脱贫的政府农业科技供给与农民致富路径选择之间存在一定错位,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相当一部分农民因社会保障权发展不足,从而对于有相对较高成本和风险的科技脱贫路径缺乏选择动力。农民社会保障权利发展对于科技脱贫具有不可忽视的驱动效应。  相似文献   

5.
南平通过创新农村工作机制,将科技、人才等关键要素注入农村,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南平模式对各地农村基层党组织如何把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贯穿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始终,如何炼就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具有一定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村科技教育资源的运用应该彰显农村科技教育的双重社会价值--传递农业技术和提升农民科技素养.现有农村科技教育存在资源零散、教学目标单一、受教主体缺失等问题.整合农村科技素质教育资源,彰显农村科技教育的双重社会价值是"科教兴农"真正落到实处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对江苏省J市农业科技经纪人的实证调查表明,农业科技经纪人是农业科技传播的重要力量,在农村社区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以农技员为代表的传统农业科技经纪人在农村科技传播中存在着缺位与失位,而新型农业科技经纪人由于发展不成熟,其角色的扮演和功能发挥带有一定的功利色彩。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阻碍了农业科技经纪人"中间人"角色的扮演,降低了农业科技传播的效果。为此,政府应加大对传统农业科技经纪人开展农业科技推广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科技经纪人组织化的发展,将农业科技经纪人的管理纳入规范化程序。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引领,科技进步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与发达省份相比,河北省农村科技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一些问题,只有深入分析这些障碍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才能促进我省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科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起着支撑性的作用,加强农村科技传播是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传媒是农村科技传播的重要方式和渠道,在新农村科技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但是传媒在农村科技传播中面临着困境,需要转变思路,拓展路径,从而更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农业现代化已经到了必须借助农业技术有效扩散和农技服务供给体系创新的杠杆才能实现新飞跃的重要阶段.然而,由于农村科技服务供给主体单一,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经费短缺,综合技术服务能力弱,导致农户运用农业科技进行生产的积极性不高,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效应也不理想.因此,必须通过建构“差异性服务”策略、多元化策略、系统供给策略和资源配置优先策略的系统制度安排,改变农业科技服务的“缺位和种类单一”格局,完善农技服务供给体系,为农户提供可持续、多样化的农业科技服务,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1.
林桂红 《学术论坛》2012,35(3):208-211,215
大学生科技素养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生科技素养的培养是提高广西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基本前提,是造就新型农民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乡风文明"的重要保证。因此,高校必须在科学知识、科技技能、科学精神等方面加强大学生科技素养培养的力度,为农村建设输出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2.
刘燕华  刘萍 《兰州学刊》2006,(11):163-165
科技特派员既是农村科技人才又是基层干部,扮演着双重角色,肩负着指导生产、推广科技、密切党群和干群关系的特殊使命。他们是科技人力资源,是甘肃乃至西部地区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核心要素。本文从分析科技特派员的活动状况入手,提出科技特派员开发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农村科技信息传播模式及传播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探究我国农村科技信息传播的循环互动模式基础上,根据受众的思想和行为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将农村科技信息传播效果划分为认知、态度和行为三个层面.以这三个层面作为评价维度,建立农村科技信息传播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构建测度模型,通过对贵州省织金县300户农村居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获取测评数据,采用均方差赋权法确定测评指标权重,对农村科技信息传播效果进行实际测度,结果表明当前农村科技信息传播效果较为理想,处于较高水平.推进农村科技信息传播,加快农村科技信息普及推广,需要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科技信息传播中的主导作用、构建多种渠道互联互通的农村科技信息传播平台、建设面向不同需求水平的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适合当前我国农村特点的现代信息传播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4.
发展农村科技中介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科技中介是制约农村科技创新的主要障碍因素,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抓好农村科技中介的发展工作。发展农村科技中介的对策应从人才创新,管理与服务创新,机制创新,信息网络创新四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农民科技需求与应用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是农业科技的应用主体,农民的科技需求是农业科技研发、推广与应用的前提与依据。通过对山东省农民科技需求的调查发现,农民科技需求强烈,科技需求趋于多样化;受需求方和供给方双方面的影响,农民科技应用效率整体偏低,反映出农村科技供需不平衡。需要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科技的有效需求;引入以农民需求为取向的农村科技供给决策机制,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供给体系,满足农民科技需求,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科技道德评价是科技工作者道德行为选择和价值取向的重要杠杆,是科技道德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目前,对于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行为,主要是以传统的形式侧重于定性的方法来评价,这些形式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模糊性。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方法会遇到一定的困难。而量化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分析在科技道德评价中运用量化方法的必要性、哲学依据和优越性三个方面,以说明辩证地运用量化方法的可能性和重要性,使之在科技道德评价体系中能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SWOT分析与模式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科教兴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虽已取得重大成就,但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不足,难以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要求。本文运用SWOT理论对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现状及其备选战略组合进行分析与选择,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科技软实力是国家以柔性方式运用全部科技资源,推动科技发展,提高国家整体软实力,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能力。根据科技软实力的特征及其发挥作用功能的不同,可以将科技软实力分为边缘层科技软实力、中间层科技软实力和核心层科技软实力三个不同的层次。边缘层科技软实力是科技软实力整体中最活跃的部分,具备较强的感染力和亲和力。中间层科技软实力具备更强的吸引力,具有同化和规范的功能。核心层科技软实力最为稳定,它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产生着导向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9.
由于能力不足,个别农村党组织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满足农民致富愿望,在农村工作中显现出"能力危机",导致其陷入"边缘化"困境,弱化了领导核心地位,造成农村经济发展迟缓、社会不够稳定、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农村党组织如何摆脱"边缘化"困境,根本出路在于不断提高党组织领导群众增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自身建设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论农村公共服务人员的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服务人员是农村具有一定的知识技术或管理能力,为农村经济和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服务的人才队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人员的能力,对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推进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目前,农村公共服务人员的能力建设方面也存在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源开发滞后、人员流失严重等困难和问题,各级党政部门必须通过整合资源、加强培训、搭建平台、优化环境等措施,解决目前的困难和问题,以达到全面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人员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