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以色列来说,没有移民就没有以色列国。19世纪下半叶,在犹太复国主义思潮的推动下,犹太人开始有组织地向巴勒斯坦大规模移民。到以色列建国前夕,大约已有65万来自东欧和俄罗斯的犹太人踏上巴勒斯坦的土地。建国后,为保证犹太人占人口多数,政府首先在法律上为犹太人移居以色列敞开大门。以色列建国后通过的第一部法令,就是废除前统治者制定的限制犹太移民的规定;1950年出台的以色列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文学市场受到商业化冲击的时候,许多青年作家纷纷选择转型,或像小饭一样从事和文学相关的编辑等工作,或像郭敬明一般做一个成功的商人,或效仿韩寒,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在这一批曾经追求写作梦想的青年人身上,纯文学仿佛离他们越来越远。然而并不是所有"80后"作家都选择转型,许多女作家依旧坚守自己对文学的热忱,比如中国作协会员流潋紫(吴雪岚),宁夏回族作家马金莲、许艺等。  相似文献   

3.
在1992年5月15日以色列建国44周年前夕的一个晚上.巴勒斯坦著名文学家艾米勒·哈比巴家的电话铃突然响了,当他拿起电话听筒时,送入他耳朵的是以色列文化部长扎布隆·哈米尔的祝贺声:我十分高兴地祝贺你荣获以色列文学创作奖……艾米勒·哈比巴听完以色列文化部长哈米尔的祝贺,感到非常荣幸,立即拿起笔,写了一份声明:“我衷心感谢具有文学权威性、科学性和受人尊敬的评审委员会的成员们决定授予我以色列文学创作奖,感谢以色列文化部长扎布隆·哈米尔先生亲自打电话告知我这一消息”他  相似文献   

4.
以色列建国61年来,尽管其阿拉伯公民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境况已有了很大改善,但他们并没有完全融入以色列社会.以色列作为一个犹太国家和西方民主国家的双重特性,决定了其对阿拉伯公民实行的是一种表面上平等而实质上则是剥夺与压迫、歧视、隔离和分化的政策.以色列阿拉伯公民的民族政治意识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已克服了最初的混乱和迷惘,将争取自己在以色列国内的平等地位和权利作为自己的目标,并提出了明确的政治愿景,对以色列的立国理念--锡安主义形成了挑战.正视阿拉伯公民的合理要求并将其纳入以色列民族国家构建的范畴之内,不仅关系到以色列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而且对未来巴勒斯坦建国进程及其巴以关系的走向也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以色列生活着13万德鲁兹人,与境内其他阿拉伯人不同,早在英国委任统治时期德鲁兹社团就跟犹太社团有着比较友好的关系,以色列建国后这种关系得到持续发展。从1956年起德鲁兹社团被正式纳入以色列义务兵役制内,与以色列国家结成“血盟”。作为回报,政府向德鲁兹社团承诺了平等和一体化,并利用国家机器,从历史、宗教、教育、习俗等方面促进独立的德鲁兹民族建设,帮助德鲁兹社团构建“以色列一德鲁兹”的身份认同。但由于以色列犹太国家的性质所限,德鲁兹社团的一体化进程面临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6.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民间文学给作家文学提供了大量写作素材;而民间文学也会受作家文学的影响,从作家文学中汲取营养,二者的存在和发展其实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浅显的解析了果戈理的文学精神与鲁迅的文学精神,透过两位文豪对文学的追求以及在文学上的成就可知其二位文学作品中都有着相同的讽刺艺术风格以及对待文学的态度都是极为认真的,不同的地方则是果戈理的文学成就更侧重于作品本身的造诣,而鲁迅的文学成就则更侧重于作品的思想指向。然而,纵使两位作家的文学精神有着异同,但是他们的文学成就以及文学精神值得我们后人敬仰和学习。  相似文献   

8.
以色列人口中有20%是阿拉伯公民。在2009年2月举行的以色列第18届国会选举中有13名阿拉伯议员当选,在国会中所占的比例远低于其人口比例。这些阿拉伯议员分别来自阿拉伯民族主义政党、以色列共产党和三个犹太复国主义政党。从以色列建国60年来阿拉伯公民参加国会选举的情况分析,阿拉伯公民在以色列的政治参与经历了质与量两方面的变化,即政治自决程度从低到高、从附属走向独立;但同时阿拉伯公民的政治参与度却逐渐走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甚至降到了很危险的地步。阿拉伯公民对政治现状失去信心和热情,不仅削弱了以色列左翼势力,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以色列国内政局的发展以及中东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9.
1995年11月4日,以色列总理拉宾惨遭犹太极端分子的杀害。时值中东和平进程的关键时刻,暗杀事件的发生令世界为之震惊。人们在惊愕与痛惜之余,更多关心的是拉宾之后——受到冲击的中东和平进程能否按预定轨道继续向前?面对以色列建国后首例领导人遇刺事件,以色列人民能否弥  相似文献   

10.
王娟 《现代交际》2015,(2):61+60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女性主义文学创作是大家普遍关注的一种文学现象。朱虹1981年在《美国女作家作品选?序》中向中国读者介绍了女性主义之后,我国女性作家的文本开始发生变化,女性意识在文本中也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女性文学""女性主义文学""女性写作"的出现也引起很多研究者的关注。在此期间出现了一些"女性写作"的作家,最引人注目的是茅盾文学奖得主——王安忆。她创作了很多作品,如雯雯系列,还有"三恋"等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充分展示了作家的女性意识,然而作家并不承认自己是女性作家代表中的一员。文章试从"三恋"对她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1.
以色列人口中有20%是阿拉伯公民.在2009年2月举行的以色列第18届国会选举中有13名阿拉伯议员当选,在国会中所占的比例远低于其人口比例.这些阿拉伯议员分别来自阿拉伯民族主义政党、以色列共产党和三个犹太复国主义政党.从以色列建国60年来阿拉伯公民参加国会选举的情况分析,阿拉伯公民在以色列的政治参与经历了"质与量"两方面的变化,即政治自决程度从低到高、从附属走向独立;但同时阿拉伯公民的政治参与度却逐渐走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甚至降到了很危险的地步.阿拉伯公民对政治现状失去信心和热情,不仅削弱了以色列左翼势力,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以色列国内政局的发展以及中东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国际舞台上,以色列是美国唯一一个在北约之外的盟国,不少学者称美以关系为“特殊的伙伴关系”。实际上美以之间的“特殊的伙伴关系”并不是从一开始就确立的。在建国之初,以色列奉行的是在美苏之间寻求平衡以摆脱阿拉伯国家封锁的外交政策。但是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以色列最终投入了美国为首的西方的怀抱。那么,为什么以色列的外交政策会发生这种转向?为什么以色列的外交倒向了西方阵营而不是社会主义阵营?我们今天重温这段历史,依然不乏积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川端康成是继泰戈尔之后第二位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他辛勤创作数十年,为东西方文学的交流,为日本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川端康成于战前及战争期间创作的《伊豆舞女》,《雪国》等,奠定了他的作家基础;而战后的《山之音》,《古都》,《千只鹤》,《睡美人》等则更体现了作家创作的多样性。在作品中,川端康成借用能乐,并使之与西方现代文化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日本传统美与民族个性的文学来,体现了作家独特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南太平洋岛国文学文化逐渐受到国内国外更多关注。目前国内对南太平洋岛国文学整体及各个岛国文学个案研究都不多见,萨摩亚文学研究在整个南太平洋文学研究中相对较多,但是缺少系统性,现有研究仅聚焦于艾伯特·温特等个别作家经典作品的解读。萨摩亚经历了长期的被殖民过程,其西方殖民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矛盾冲突体现在那个时代土著作家作品中,而独立后主体意识的增强和现代化发展必然带来萨摩亚土著文学作品的变化与发展,当代文学作品更多引导读者关注女性独立、家庭暴力和现代化发展中民族文化的传承等当代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以三位犹太作家贝娄、马拉默德和辛格的短篇小说作品为对象,探讨在犹太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悲惨历史遭遇的衬托下,三位文人各自创作的民族特点以及他们所共有的文学特质,从而对犹太文学中人物形象的多种塑造手法进行分析和讨论,进一步阐释犹太文学潜在内涵之所在。  相似文献   

16.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大都取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性和指导意义。此类文学作品必然蕴含作家的思想倾向,即作家对这一现实的态度、思考及评判。以白居易、巴尔扎克、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文革"时期文学,古今中外四个时期文学为例,通过比较、分析、论述,从而得出文学反映现实与作家思想倾向之间互为表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巴勒斯坦人为了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作了不懈的努力。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后,组成今天巴勒斯坦的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被约旦和埃及分别占领,在以后长达近30年的时间里,两地经济几乎没有什么发展。1967年以色列占领后,两地经济逐渐和以色列融为一体,但处于一种严重的依附地位。90年代后,巴以和谈取得重大突破,但巴勒斯坦的经济状况并未好转,经济命脉仍把持在以色列手中。这种经济上的弱势地位,造成了巴勒斯坦人建国努力的屡次失败。  相似文献   

18.
贵刊1994年第3、4期曾先后刊载了王德新先生的《沙特阿拉伯学校教育小史》和《沙特阿拉伯现代小说概述》,前文主要对沙特自建国至今的学校教育情况作了较详尽的介绍,使我们了解了沙特学校教育发展的全貌:后文则对沙特建国以来的主要小说作品,作家及其创作手法作了全面评述,此文对从事沙特阿拉伯文学特别是小说的研究人员及对沙特现代小说创作情况有兴趣的读者无疑是颇有参考价值的。但两文在提及沙特阿拉伯王国建立情况时分别写道:“沙特阿拉伯……于1932年摆脱了奥斯曼帝国和英殖民主义者的统治,独立建国”,“……于  相似文献   

19.
为突破阿拉伯国家的围困和孤立,以色列建国后制定并实施了"外围战略",并将其与库尔德人的关系视为"外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色列对伊拉克、土耳其、叙利亚和伊朗四国的库尔德人采取的政策各有差异,重点且公开支持伊拉克库尔德人,对其他三国库尔德人则采取较为谨慎的政策。在整体上,以色列库尔德政策呈现出利益化、差异化、隐秘化和动态化的特点。作为"外围战略"的具体表现,以色列与库尔德人保持的长期战略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其周边安全威胁,并获得了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尽管库尔德问题复杂多变,但未来以色列仍会继续秉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深化发展"外围战略"的理念与布局,灵活调整其库尔德政策。  相似文献   

20.
以色列国内有110多万俄罗斯裔犹太移民,人口占比约15%,是以色列国内最大的移民群体。俄罗斯裔犹太移民通过组建政党积极参与以色列国内的政治生活,并逐渐发展成为影响以色列政局走向的"关键少数",同时还是以色列创新经济和高科技发展的重要智力和人力资源。然而,在文化和社会领域,俄罗斯裔犹太移民始终同主流社会的欧洲裔犹太移民保持着一定距离,处于亚文化地带,有时甚至会做出违背犹太教义的行为。他们到达以色列后,不但巩固了以色列的犹太属性,还成为以色列同巴勒斯坦争夺土地和水资源的先头部队,导致以色列政治生态进一步右倾化,影响着巴以关系和地区局势的未来走向。该群体还成为近年来俄罗斯同以色列关系长足发展的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