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监管改造罪犯的实践中,诸如狱内重新犯罪、一般的抗改造行为、押犯与押犯之间的吵架纠纷等侵犯性行为时有发生。本文从押犯的侵犯行为概念出发,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几种减少押犯侵犯行为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 ,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尚是一个新课题。本文界定了商业秘密构成要件和范围 ,对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类型和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责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侵犯行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学者们提出多种理论来解释人类的侵犯行为,对这些侵犯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加以回顾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对于我国学者进一步开展侵犯行为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越来越多的资料和迹象表明,国外工作场所的侵犯行为不仅表现为各种公然的侵犯行为,而且还以多种隐蔽的形式遍及整个组织。工作场所的侵犯行为会导致组织生产力下降、员工压力增加、顾客满意度降低、高昂的财产损失等。当前,组织管理者和学者更加关注组织因素在引发工作场所侵犯行为中的作用,并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刘东莉 《理论界》2005,(1):111-112
关于侵犯行为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尤其是国外学者进行了众多的实验,从侵犯行为的产生、影响因素到侵犯行为的控制,都做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理论。本文旨在通过将这些研究予以综合,提出控制侵犯行为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论过失犯实行行为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失犯的客观方面不仅要求结果的客观定型而且要求从实行行为方面来把握,过失行为的本质既是结果的不法,也是行为的不法,肯定过失犯实行行为的存在是建立在二元违法性的行为无价值论基础之上的.过失犯不仅存在于结果犯之中,还存在于行为犯之中.注意义务是实行行为的前提,实质危险性行为是本体,行为发生的自然过程是实行的存在时点.在规范评价基础上的客观归责理论对于过失行为和结果中因果关系的确定提供了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7.
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在我国近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并且产生了一些新的侵权行为。相形之下,现行刑法中的相关规定在打击侵犯著作权行为的实践中渐显滞后。综观我国侵犯著作权立法的历史沿革和现行刑法中有关侵犯著作权罪的犯罪构成,结合司法实践,要从扩展刑法对著作权的保护范围,取消犯罪主观案件中的非法营利目的,侧重于对被害人的实质补偿,修改罚金刑、增强其可操作性,确立对侵犯著作权犯罪以自诉为主、公诉为辅的犯罪追诉模式和充分保护著作权人的权益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侵犯著作权罪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8.
越来越多的资料和迹象表明,国外工作场所的侵犯行为不仅表现为各种公然的侵犯行为,而且还以多种隐蔽的形式遍及整个组织.工作场所的侵犯行为会导致组织生产力下降、员工压力增加、顾客满意度降低、高昂的财产损失等.当前,组织管理者和学者更加关注组织因素在引发工作场所侵犯行为中的作用,并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个体权利是人类权利的惟一实存形式,一旦个体权利成了社会的权利,社会也就构成了权利的实在形式,这时人的个体权利就可能成为一种虚假的形式而遭受侵犯。侵犯人类个体权利的行为一可能来自个人,二可能来自政府,前者容易识别和纠正,后者则往往因少数人借“集体权利”、“社会权利”和“国家权利”之名行侵犯个体权利之实而极具隐蔽性,有时可能置受害者于被动和无奈之地。  相似文献   

10.
黄德明  冯栋 《东岳论丛》2006,27(5):14-18
使馆馆舍不可侵犯源于使馆的职务需要和代表性质。通过对国际公约和国内立法比较分析,结合国际和国内司法判例,对使馆馆舍不可侵犯的含义、关于为公用目的征用使馆馆舍、关于废弃的使馆馆舍、关于非法侵犯使馆馆舍、领馆馆舍和外交庇护等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国有财产法律地位的前提是充分利用和保护国有财产,根本目标是国富民强、和谐发展.物权法的调整范畴为国家所有权而非国家所有制.国有财产是世界各国都存在的客观事实.苏俄"三分法"的划分对我国产生了根本影响.现阶段应摆脱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的束缚,实现国有财产从占有到使用、收益的观念转变,建立完善、具有激励机制的管理体制.避免任意侵害私有财产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2.
国有财产法律地位的前提是充分利用和保护国有财产,根本目标是国富民强、和谐发展。物权法的调整范畴为国家所有权而非国家所有制。国有财产是世界各国都存在的客观事实。苏俄“三分法“的划分对我国产生了根本影响。现阶段应摆脱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的束缚,实现国有财产从占有到使用、收益的观念转变,建立完善、具有激励机制的管理体制,避免任意侵害私有财产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3.
私有财产可否被侵犯是千百年来人们关注的经济伦理问题 ,对这一问题的科学回答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在分析“神圣”、“侵犯”的准确含义的基础之上 ,以马克思关于私有财产可否被侵犯的思想为依据 ,指出对私有财产 ,我们应该坚持“神圣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与“私有财产并非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商业秘密的刑法保护旨在切实保护权利人的合法利益 ,鼓励企业对高新技术的开发和投入 ,维持社会善良的商业道德准则 ,最终实现公正的自由竞争。我国有关商业秘密的刑事立法在司法实践中存在许多问题。从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保障公平竞争的角度出发 ,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商业秘密刑事立法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5.
姜平 《学术探索》2001,(Z1):115-117
本文试图借助信息经济学有关原理,从理论上对市场经济行为中的道德风险予以界定,然后,着重从法律角度分析其在经济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及成因,并提出有关防犯道德风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首先从三个方面分析了抢劫罪与强奸罪客观行为的相同点,然后又从四个方面着重分析了二罪客观行为的不同点,相信对司法实践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涉及到人的生物试验中,受试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例子屡见不鲜。为了使受试者合法权益免受侵害,必须研究受试者权益受到侵害的深层次原因。以受试者应享有的合法权益为切入点,结合受试者的现状,从伦理道德、法律规范、管理制度三方面对受试者权益受到侵害的原因进行分析,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侵犯商业秘密罪"重大损失"的认定是司法实践中的一个难点。侵犯商业秘密罪的"重大损失"既包括可以计算的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也包括不可计算的损失,如破产、权利人死亡等。直接经济损失是指由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可以计算的现有财产减少的实际价值和不应有经济性支出的实际价值。间接经济损失是指由侵犯商业秘密犯罪行为引起的权利人因其竞争优势被削弱或被摊薄甚至丧失而造成的应得而未得到的合理预期收入,以及为挽回所造成的损失所支付的合理开支、费用。不可计算损失包括造成商业秘密权利人破产或其他重大损失的情形。  相似文献   

19.
唐代婚外性行为的发生主要有五个原因,即道德匮乏、婚姻不幸、长期分居、拥有特权和制度许可。根据行为对象的不同,唐代婚外性行为可分为六类,即亲属之间、主仆之间、上级与部属之间、与妓女之间、僧俗及僧人之间、一般人之间。婚外性行为严重违反了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婚姻传统,败坏了社会风气,加剧了统治集团的腐败,尤其是容易引起各种纠纷,有些凶杀案件就由此而起。正因为如此,唐朝从三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控制,即大力提倡贞操,反对偷情私通,改革婚姻习俗,减少旷男怨女,惩罚婚外性行为当事人及有关人员。  相似文献   

20.
关系侵犯是将关系的因素加入到对侵犯行为的理解中后形成的。对关系侵犯的理解不能也无法简单套用西方已有的侵犯行为理论,而必须在中国社会和文化的语境下加以进行。中国社会中的关系侵犯具有嵌入性、权宜性和替代性等特点。对关系侵犯的研究揭示出本土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