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由“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等五部分组成。研究《史记》的学者已经用大量的材料证明,《史记》的“本纪”与“世家”是有所本的,“列传”则是司马迁所独创;而用“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形式组成一个有机的统一的整体(即“纪传体”)来表现历史的面貌,则是司马迁一大创造。《史记》这五部分;既各有各的作用,又互相制约,互相补充,关系极为密切。“本纪”记载了各个朝代的兴衰和帝王的  相似文献   

2.
司马迁撰《史记》,正式创立了纪传体.他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等五体各有规格,又相互关联配合.其中,本纪只叙大要,提供统一的空间与纵贯的时间;世家、列传、书以本纪为纲要,拓展其记载范围,细化其记载内容;表体则囊括本纪、世家和列传所载重要史事,整齐其年差,补充其遗漏.由此,综合性的纪传体才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古代史书的体例上有编年、纪传之分,前者以《春秋》、《左传》为代表,后者以《史记》为代表。《史记》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通常所谓的纪传体,主要指本纪、世家、列传,特别是纪、传。整个二十四史都有本纪和列传,体例上都属纪传体。司马迁创立的纪传体,在历史编篡学上可以说划出了两个不同的时代,其文学价值也历  相似文献   

4.
本篇节选自司马迁《史记》中的“魏公子列传”,题目为编者所加.这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传记文学作品,也是一篇传统的语文教材.《史记》是司马迁以毕生精力写成的一 部巨著.它概括了上下达三千年之久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本纪以叙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释制度,列传以志人物”(赵翼:《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学术界对司马迁与《史记》的研究,成果引人瞩目,但就总体而言,似仍未能尽脱前人窠臼。本文拟选取一个新的视角进行观照,以期收到抛砖引玉之功效。一《史记》的结构,大致说来可分为三层:第一层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即五大体例;第二层为各体例内部之篇章顺序;第三层为各人物传纪之选材构造。《史记》的第一层结构,即五大体例的创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诚如郑樵《通志叙》所说:“(史记)分为五体,本纪纪年,世家传代,表以正历,书以类事,传以著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的《史记》是两千年来公认的一部杰出的历史文学巨著,它把先秦西汉初期社会活动,以比较尊重事实,从实际着眼的态度,创造了纪、传、书、表的体裁,分门别类地记叙下来.总的说来,本纪记关系全局的人物大事,世家记地区性人物事迹,列传有选择地描绘各种代表人物的具体活动,十表标列时代,八书叙述文化的发展活动.尤其令人称道不止的是他所  相似文献   

7.
秦国历史的年代考证,历来是研究秦史的一个重要问题①。在古籍中,记载秦史年代比较完整的首推司马迁的《史记》。但《史记》的《本纪》、《世家》与《年表》之间,关于秦国国君的在位年数与秦之积年总数存在许多歧异抵牾之处。其中秦君在位年数相歧者共有五人,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8.
《史记》之“本纪”、“世家”和标题义例历来颇多争论。然就殷周秦三“本纪”之处置而言,显然由原始察终、见盛观衰之创作原则决定,项、吕二“本纪”则出于对历史事实的尊重。而“世家”义例标准有二:一需具备世代传袭之家或世代相继之事业;二需有事可纪。至于标题名号,虽非暗含微意,亦绝非率意标题。  相似文献   

9.
《史记》是著名文史学家司马迁的不朽巨著。它不仅是一部“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的历史“实录”,也是一部文学价值极高的传记文学。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其中“本纪”十二,“表”十,“书”八,“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共五十二万六千多字。其中除八书、十表外,其余一百一十二篇,大都以三千年历史上的典型人物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幅历史的画页。司马迁笔下涉及的社会问题有政治、法律、军事、教育、文学、  相似文献   

10.
《史记》由五体构成。(一)《本纪》十二篇。(二)《表》十篇。(三)《书》八篇。(四)《世家》三十篇。(五)《列传》七十篇。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原题《太史公书》,东汉桓灵之际,始专名《史记》。《史记》五体结构是一个伟大的创造,自班固以下,历代依仿,成为中国传统史学的主干,称为纪传体。纪传体被封建王朝定为国史正体,这是值得认真研究的一个课题。前代学者,从唐刘知几以来。对纪传体得失的探讨,留下了不少的精闢论断,是我们  相似文献   

11.
《史记》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历史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历史著作,不仅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史记》的“本纪”、“世家”和“列传”中的一些人物传记,至今还对人们产生一种文学艺术的力量。学习《史记》人物传记“文史结合”的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尤其是对于当前又再度活跃起来的历史小说和历史剧创作,还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纪"叙述帝王政迹,以时间上的延展叙述改朝换代的历史。《秦本纪》有世家叙述结构的倾向,与《吴太伯世家》、《齐太公世家》等处于同一叙述层面。如以《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的结构方式叙述的话,司马迁应该把《秦本纪》、《秦始皇本纪》合为一篇才符合体例。将《秦本纪》列入"本纪"与司马迁关注社会变革的过程息息相关,与探讨秦统一六国建立大一统帝国和走向强盛的历史原因相关。将秦史拆分《秦本纪》和《秦始皇本纪》两篇,表明司马迁关心秦史的程度超过夏商周三代。司马迁一反撰写三代"本纪"的原则,同时写《秦本纪》和《秦始皇本纪》,是通过秦王朝短命的历史重点探讨兴盛与衰败的道理,是为了更好地突出社会进程中发生的剧变。  相似文献   

13.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刘邦其人着了大量笔墨,除《高祖本纪》以外,还散见于《项羽本纪》、《留候世家》、《吕太后本纪》、《萧相国世家》、《淮阴侯列传》等,它们相互映衬、补充,为我们再现了汉高祖刘邦敢作敢为、足智多谋、善得民心、任人唯贤的高大形象,同时作为直史又再现了汉高祖形象中的另一个方面:虚伪、奸猾、残忍。  相似文献   

14.
《史记》在汉代已被誉为“实录”,班固言:“自刘向,杨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当然,作为《史记》主要组成部分的本纪、世家、列传首先体现着司马迁的“实录”精神.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中,司马迁记载了上自帝王,下至农人、俳  相似文献   

15.
司马迁是一位才识卓荦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在《史记》中充分运用文学描写方法表现历史人物,通过众多历史人物的活动形象地显现出历史面貌。《太史公自序》:“夫《春秋》,……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这虽是就春秋说的,实际也是他自己写作《史记》所遵循的准则。《史记》中的“本纪”、“世家”、“列传”,都是专写人物的。由于司马迁对人物的事迹作过多方面的了解、调查,又能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并于其中倾注着自己饱满的感情,因此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在他那部不朽的名著《史记》里,把秦末农民大起义的领袖陈涉列入“世家”,又将“号为霸王”的项羽编入“本纪”,表现了其卓越的史识。可是历代史家,多不识太史(?)的苦心,他们纵然对《史记》不乏褒扬之论,但对司马迁这一有心的安排颇多微词。班固因《史记》撰《汉书》,武帝以前之事,多录《史记》原文,却把陈、项归进列传;刘知几撰《史通》,大兴问罪之师,怪《陈涉世家》其称不当,  相似文献   

17.
一、由于不知标点停顿,导致文义不明甚至史实错乱者 1.《中国历史文选》(周予同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2月第一版,以下简称“《文选》”)节录《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十年……齐,赵来置酒”(82页)的标点,意思是“齐,赵的国王(也可以是使臣)在秦始皇十年到秦国来置酒,招待了某某人。”我们看《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王建)二十八年,王入朝秦,秦王政置酒咸阳。”齐王建二十八年,正是秦王政十年  相似文献   

18.
<正> 偶检张步天《中国历史地理》秦代政治地理一阅,读后觉得作者对待史料不够严肃,或窜改有之,或杜撰有之,随心所欲。兹就鄙见所及·予以指出。一,在论述秦代疆域时,作者引《史记·秦始皇本纪》说:“东到海……西至临洮、关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①查《史记·秦始皇本纪》应为“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②这是对秦代疆域的概括。而  相似文献   

19.
自从《史记》问世以来,就有人认为《史记》是一部谤书。卫宏认为“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班固认为司马迁著书,是“微文刺讥,贬损当世”。更有人认为《史记》以《伯夷列传》居列传之首,在《封禅书》中讽刺封禅求仙,是对汉武帝的微刺谤讪。还有人认为司马迁为项羽立本纪,序游侠,述货殖,也是在徽刺谤讪。凡此说法,值得商榷。 1 最早把《史记》说成谤书的,要推东汉的卫宏。卫宏在其《汉书旧仪注》中说: 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后坐举李陵,陵降匈奴,故下迁蚕室。有怨言,下狱死。卫宏的这段话,与历史事实不符。按卫  相似文献   

20.
治史学史者,无不将汉代史学作为一个重要视城。司马迁的巨制(史记),千百年来一直为治史者所瞩目。笔者不揣浅陋,将《史记》的史学基本特点之成因作一初步的勾勒、描述,以请方家指正。1在历史编纂学中,司马迁创纪传体,此后”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1]。“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2]这种体裁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君主为中心来组织材料编写史书,即将一代代君主在位期间按年月的顺序编写成“本纪”.其他相对次要的人物则列入“世家”或“列传”。关于“本纪”,《史记正义》云:“本者,系其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