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族地区民营经济发展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的民营经济出现了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经营领域逐渐拓宽等良好的发展态势.对于民族地区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要采取较变发展理念、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服务业、拓宽融资渠道和全面提高人员素质等措施予以解决,从而实现民族地区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民族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3.
福建省有高山族239户477人,分布在8个设区市42个县(市、区),居住分散,人口成分多样,经济收入不一。2005年,国家把在大陆的高山族列为人口较少民族进行扶持。全省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扶持高山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4.
北方人口较少民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经济发展始终在较低的层面运行;究其发展缓慢的原因,主要有地缘劣势、产业结构不合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及人员素质不高等;应结合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资源状况、文化传统和经济水平,不断把北方人口较少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向新阶段.  相似文献   

5.
3月20日,国家民委邀请来自国务院有关部门的24个委员单位代表,在京召开了2006年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情况通报会。会上,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司长葛忠兴介绍了2006年以来国家民委及其各委员单位、相关各地区贯彻实施国务院(《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的进展情况,肯定了一年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如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决不让任何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专门成立了相关督查室,督促检查各有关部门对人口较少民族扶持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青海省建立了由19个单位组成的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负责指导、协调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实施的各项工作。黑龙江、广西、西藏等省区要求各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县分别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落实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相似文献   

6.
积极推进东北人口较少民族的全面发展,对于全面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加快东北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必须科学合理地规划,要把加快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问题,要把发展和保护其传统民族文化作为重要内涵,要把提高其民族素质、培养自我发展能力作为根本问题.加快东北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实施全面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跨越式发展战略,努力使东北人口较少民族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的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较少民族是指人口10万以下的民族,我国共有26个,分布于11个省区. 我国小民族解放前的社会发展十分不平衡.有的已进入封建社会,如达斡尔、仫佬、锡伯、撕拉、毛南、景颇(部分)、仡佬、塔吉克、普米、阿昌、塔塔尔族等,人口约64万,占小民族人口的82%左右;处于封建农奴制的民族有门巴、珞巴两族,人口仅2200多人;有的则处于原始社会末期,保有浓厚的原始公社制残余,如景颇(部分)、布朗、怒、鄂温克  相似文献   

8.
职业技能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北地区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结构调整、增加群众收入的有效途径;从目前来看,各人口较少民族职业技能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教育规模、层次、质量以及水平等方面差距明显;应结合该地区的产业发展实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人口较少民族与特色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口较少民族在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把发展特色经济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突破口,多元经济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生机;在推进特色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共性或个性、长远及眼前的症结问题;应抢抓特色经济创新发展这根主线,在直面问题的基础上,切实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0.
11.
田钒平 《民族学刊》2012,3(4):9-20,91-92
尽管,近年来民族自治地方公民的实际支付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还明显偏低。其中,第一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的关系没有得到妥善处理是差距过大的根本原因;在自然地理环境、历史发展水平约束下,民族自治地方政府没有切实履行其承担的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职责是差距过大的主要根源;合理分配制度的缺乏、国家针对特定群体的福利政策和行业垂直管理体制下不同工资制度的实施是差距过大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原因,采取针对性对策措施可以有效促进民族自治地方公民收入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我国西北民族聚集区的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环境状况,对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度进行了评价研究,并针对西北民族聚集区存在的不可持续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与具体实施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文化视角出发,认为青海要发展必须正确认识青海民族文化的特点,深入挖掘其内在的现代价值,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促动民族文化与经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正以巨大的威力深刻地影响着当今人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本文从介绍知识经济的概念、内含和特点入手 ,重点论述了知识经济在物质生产和精神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说明西部地区的大开发和现代化建设必须按照知识经济的要求 ,采取有效措施 ,才能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与四川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民族地区处于长江、黄河上游的特殊地理位置,这决定了它在西部大开发中以生态环境治理为目标的发展方向。本文从四川民族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这一特殊地位出发,分析了国家区域经济分工中四川民族地区的地位变化对四川民族地区的影响,指出四川民族地区的发展方向是建立生态经济体系,并提出了为四川民族地区的生态公共产品定价、建立生态公共产品价格支付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郑长德 《民族学刊》2011,2(1):1-11,83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十二五”及以后相当长时期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以下简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有高速持续的经济增长速度,而且同样重要的是在发展质量上的增长。本文从发展质量的界定开始,认为发展质量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概念,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到经济效率、社会公平、卫生保健、教育、居住条件、安全保证、人口发展、环境质量、增长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然后,主要从经济增长的效率和稳定性、社会公平、卫生保健、教育发展、环境质量等方面讨论民族地区改革开放以来,主要是西部大开发以来经济发展的质量特征。最后,基于这些分析,探讨了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少数民族劳动者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心理特征、审美情趣等方面的总和,具有形态多样性、分布立体性、全民认同性等特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少数民族文化因素不可忽视.通过影响和作用于少数民族劳动者的思想及其经济活动,少数民族文化既能够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也可能阻碍县域经济发展.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县域"文化经济",就是要通过对县域优秀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和经营,充分挖掘并实现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繁荣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出版状况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庆生 《民族学刊》2010,1(1):88-94,165
通过60年的发展,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出版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完备的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出版体系,该体系拥有完整配套的出版、印刷、发行功能,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随着我国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社的财政政策改变,市场运作机制对出版社造成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投资主体单一,出版资金短缺等方面的冲击。国家对其进行政策扶持和财政补贴显得尤为重要,民族文字出版单位也要练好内功,在市场机制下,为促进少数民族文字图书出版的大发展,引入市场淘汰机制,搞好本单位的内部改革,提高市场的适应力和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对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现状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民族自治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 ,文化先行 ;发展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 ;大力发展旅游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