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现代化进程中,我国一度陷入唯经济中心论,拜物教和物本主义倾向严重,片面强调经济硬实力,忽视文化软实力,文化发展观畸形,文化自尊、文化自信危机四伏,社会文明建设障碍重重,并已成为中国崛起面临的主要困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明确了文化发展维度上"文明"的价值目标,重申了提升文化自信和社会文明的时代价值。"文明"价值目标的培育和践行对推动文化发展的现代转向,化解文化发展危机,重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社会急剧变迁,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不断的转变过程之中,社会的转型、经济的发展使得公共文明的范围、内容、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我国社会积极变迁视阈下,公共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要从农耕社会的传统文明中汲取道德精华,更要建立起一整套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道德规范.当下社会公共文明屡屡缺失,其根源就在于社会评价机制的弱化和国民素质的不高.只有当人的发展与社会现代化的发展相一致时,这样的社会才达到真正现代化的公共文明.  相似文献   

3.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性地位。在走向权利的时代,现代乡村治理应当以人权作为价值基准,以人权保障来化解乡村治理危机,并以此推进乡村治理的良性发展,促使乡村和谐秩序形成,促进乡村社会文明发展,进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与和谐。  相似文献   

4.
内涵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近年来发展异常迅速。快速发展的同时,难免带来一些显现和潜在的矛盾与问题,这些矛盾与问题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的危机:理念危机、经济危机、教育质量危机和社会信誉危机。这些危机是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但是需要我们认清形势,理性分析,及时使我国高等教育从外延发展转到内涵式发展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5.
中国哲学的现代价值——当今世界的病态与治疗化解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既使社会的物质财富极大增长,也加剧了人与自然、社会、人际、心 理、文明间的冲突,使人类面对一个病态的自然、社会、心理、人际、文明环境。治疗、化解这些严重病态,使自 然、社会、人际、心理、文明获得健康,是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诉求。"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君子和而不同"、"中 和"、"乐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泛爱众"、"兼相爱"等中华民族哲学资源,有助于治疗化解病态危机,获 得全面健康的智慧理念,从而通达健康和乐之境。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来源和思想基础,以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共同发展为核心的发展形态。毛泽东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的相关概念,但是却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整治环境、美化环境、发展再生资源、优化资源利用等多个角度进行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这些理论和实践表达了毛泽东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思想的完善和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石。毛泽东的生态文明思想作为社会主义生态建设的重要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是对传统生态智慧的继承和弘扬,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我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毛泽东的生态文明思想在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步伐、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上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唯物史观与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文明观之间密切相关,新时代挖掘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文明观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应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研究特别的着力点。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预示了民族史向世界史的转变,今天全球的现代化进程证明世界历史的趋势已经形成。与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相比,无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纵向脉络中还是在人类社会整体格局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面临新的境遇,既面临定位中国式现代化在历史脉络中所处阶段的新问题,又面临应对不同文明在同一历史平台竞技的新局面。社会历史境况的转变要求唯物史观自觉应对今天的社会历史现实,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文明观的提出是继“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新形态”之后又一重要论断,以唯物史观的共时性展开回应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新境况,同时,唯物史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是彼此契合、互相成就,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观以独特内蕴。故而,只有立足于唯物史观,才能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文明观的深层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应对环境危机所作出的必然选择。建设、实现生态文明对于我国社会全面、均衡与持续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生态文明对我国环境法治建设提出了与以往文明迥异的要求。我们应该加强与完善环境法治建设,运用各种有效的环境法治方法与手段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的要求,争取把生态文明的理念变成我国的现实。  相似文献   

9.
十九世纪中叶以来,为了回应来自西方的现代文明对中国古老的传统文明的挑战和冲击,中国思想界相继演绎了各种社会思潮,如果从社会发展角度对这些思潮加以分析和研究,就可以发现这些社会思潮清晰地反映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思维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的一个崭新的时代,是社会各领域渗透着现代科学技术,社会生活处处体现民主与公平原则,人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水平具备现代思想意识的美好时代.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线索看,现代化是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发展的第二阶段;从社会发展的时代看,现代化是由前工业社会向现代社会和后现代社会发展的第二阶段,两种划分存在着对应关系,实现现代化就是全面实现工业化,也就是完全进入工业文明的时代.本文对青岛市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及如何率先实现现代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试论伦理生态视野中的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极端“理性化”的现代化过程酿成了极为严重的主体意义危机、生态伦理危机及社会伦理生态的结构性危机。扬弃这些危机的和谐社会理念不仅为新的伦理生态环境的形成确立了三大伦理关系并奠定了各伦理要素之间的和谐基础,而且也为之确立了总的发展原则并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主动地建构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要求的伦理生态环境,要求我们重建伦理—文化生态、伦理—经济生态、伦理—政治生态以及伦理—社会生态。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甚至导致了一些生态灾难,如过度砍伐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沙漠化,不合理使用土地导致土壤退化,粗放式发展模式导致大气污染以及水污染等,这些问题都是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为了更加高效解决这一历史性的课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生态问题导向中的主体模式,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具体分别从制度自信、机制健全、全球视野以及依靠人民群众的观点四个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探寻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行性道路。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文明应该是公民社会、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三大社会层面共同发展的结果.随着市场经济和政治文明的发展,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4.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特色之一,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生态文明不仅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也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集大成者,不仅彰显了一种更高级的文明形态,也代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未来方向。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历史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自然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系统观等,构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继承与创新发展,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和智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开辟了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境界,为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5.
危机对社会整体和历史过程而言是一种常态,其引发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自然产生和人类行为。伴随现代化的进程,诱发社会公共危机的可能性因素日趋增多。公共危机蔓延的可能性和蝴蝶效应更趋严重,应对社会公共危机的能力已成为衡量政府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以无锡太湖蓝藻爆发事件为例,透视分析了我国政府的公共危机应对能力。并提出了应将社会公共危机应对置于社会发展目标、社会法制进程、政府职能建设、政府政策协同等四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资源危机业已成为全球和中国社会本身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建立生态文明不仅是应对全球性资源危机的一剂良方,也是中国健康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建立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本文以资源危机作为研究背景,探讨了当今中国社会应通过技术创新、加大国家财政的支持力度、建立更完整的法规体系和增强国人意识等方法努力把生态文明发展成为更成熟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建国前后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国社会形成了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物质文明发展格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文明发展格局逐渐转变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发展格局。党的十三大以后.我国社会文明发展逐步形成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文明发展进一步发展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四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从而形成了我国社会文明发展的新格局。我国社会文明发展格局的形成过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8.
"中国梦"是要把中国由"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此可以从社会形态、现代化形态和文明形态三个层面来理解。从现代化程度来说,"中国梦"是一种现代化形态梦,要实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社会",经历了西式资本主义、苏联式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形态的发展,以实现人的现代化。从社会性质来说,"中国梦"是一种社会形态梦,要实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其内涵和本质具有特殊性,以实现"每个中国人的全面发展"。从进步程度来说,"中国梦"是一种文明形态梦,要实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社会文明",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特征,与其他文明不同,是要重建"中华文化大国",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梦"三种形态的构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开展危机管理教育的反思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危机管理教育取得了许多成绩,对社会发展、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但是,我国危机管理教育体系尚未建立和完善,危机管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还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应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危机,必须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借助媒体的力量.实效的危机管理教育是危机管理体系链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我国危机管理教育实践中存在"十重十轻"的现象,应针对这些现象,逐步构建和完善我国的危机管理教育体系,全面提升危机管理能力,促进适合我国国情的危机管理机制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还到处盛行着狭隘的人种文明的文化生活形式,它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灾难、人道主义灾难和人类生存危机。要克服这些灾难和危机,必须从根本上消解以人为中心或以人种为尺度的人种文明的生活形式,确立一种物种平等存在主义基础上的以物种为尺度的物种文明的生活形式。物种文明是人类未来文化生活形式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