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公平性与可持续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现有社会保障体系的板块分割状况,使整个体系既有失公平,又损失效率。公共部门的就业者特别是公务员保护过度,非公共部门的就业者特别是农民和农村迁移劳动者保护不足。尤其是碎片化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但妨碍劳动力流动,而且加大管理成本。新农合、新农保和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政策,有助于促进社保公平。但地区之间的福利竞赛,使地方财政不堪重负,有损社保项目的可持续性。因此,作者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避免将社会保险覆盖率的数值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指标。(2)加大中央政府的社会支出责任,增加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以强化当地社会救助和社会增益产品的供给。(3)采用衔接或组合同一保险项目下不同板块的办法,减轻并逐渐消除社保体系的碎片化。  相似文献   

2.
封铁英  董璇 《西北人口》2010,31(6):10-14,19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的全面开展、制度优化完善必须充分考虑农村现实状况和农民实际需求,本文以劳动力缺失、老龄化加剧、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为背景,对陕西省西安市10个涉农区县开展实地调查,通过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获取1156个有效样本,综合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和二分类、多分类逻辑回归分析方法,从参保意愿和支付能力的二维视角实证研究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需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养老风险意识、新农保政策了解程度、新农保政策效果和缴费原则认可程度、耕地面积、期望养老金额是新农保参保意愿的显著影响因素,而表征经济状况的农民家庭年总收入、年基本支出与新农保支付能力之间具有显著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3.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和持续发展,不仅具有维护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权益公平性的社会作用.还能起到刺激农村消费需求增加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经济作用。通过两期代际扩展模型的应用.证明了新农保的实施对个体农户终身效用最大化下的最优储蓄存在挤出效应,其主要影响因素有:缴费年限、缴费比率、养老保险账户收益率和收入替代率等,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完善新农保制度、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03年开始,我国进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但究竟这一制度能否真正满足农民的需求?农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医疗保障?以山东省为个案,采取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对农村人口医疗保障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农村人口医疗保障的缺失是导致农民因病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不同人口学特征(收入、经济发展水平)农村人口在医疗保障意愿、需求、承受能力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需要进一步完善。对农村人口医疗保障进行制度设计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对西部农民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扶持政策的实施作为一个自然实验,应用微观经济计量方法分析了财政扶持政策对西部农民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2004年相比,2006年西部农民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的概率增加了96.46%,说明针对西部农民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的财政扶持政策作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转移,我国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在这一背景下对农村老年人劳动时间供给状况进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从2009年开始我国实施了“新农保”政策,而这一政策的实施是否会对老年人农业劳动时间供给产生影响,如有则影响程度又如何呢?基于此本文运用倾向值匹配方法以控制老年人参与“新农保”的自选择所引起的内生性问题,利用农业部全国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现行的“新农保”制度对于农村老年人劳动时间供给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村老年人参与“新农保”后不会完全停止劳动供给,但会显著减少劳动时间;参与“新农保”的老年人劳动时间减少的幅度有限,老年人总劳动时间、农业劳动时间、外出从事非农劳动时间仅分别减少了7.06天、5.58天、3.53天;在相同的养老保障水平下老年人劳动时间减少程度在地区间呈现出“西部>中部>东部”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决策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的现实情况及参保决策的影响因素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的关键因素。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县彰武县2363个样本的问卷调查结果为基础,综合运用描述统计、交叉列联表卡方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从个体特征层面、政策信任层面、政策推广实施层面分析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农保"试点政策存在制度缺位。"新农保"试点政策吸引中低收入水平、中低学历程度、健康水平低、参保回报时间短的人群。政策了解程度、参保手续便捷、经办人员服务态度等因素对农民参保决策有正向影响。据此提出建立有效的个人账户参保激励机制、提升基层工作人员宣传服务意识、保证政策实施的可持续性、建立多种养老保障制度之间的联动机制来促进"新农保"政策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英豪  高和荣  周琪 《西北人口》2010,31(6):99-102
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实施以来,杭州试图让农民和城镇非从业人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不同的医疗保险项目、定点医院,并逐步提高筹资水平,报销和补偿水平。通过分析杭州新农合实施过程、运作逻辑,从制度供给的公平性、可及性和合理性出发,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可以实现有差别统一的城乡统筹。  相似文献   

9.
以27个省份1999~2006年的宏观数据为基础,从描述和实证两个维度,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对于我国农民生活消费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减少了未来支出的不确定性,整体上来看,该制度的实施,不仅促进了我国农民在医疗保健方面消费支出水平的提高,也显著地推动了我国农民在其他生活消费方面支出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替代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依据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运用保险精算的方法,构建出新农保替代率精算模型,并依据该模型对新农保替代率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提出以下建议: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作为缴费基数,实行比例费率制;鼓励农民尽早开始参保并保持长期缴费;鼓励参保农民选择较高的档次标准缴费;新农保个人账户基金应当适时进行市场化投资运营;继续强化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impact of pension income on living arrangements of the elderly. Taking advantage of a unique opportunity due to the recent establishment and expansion of the New Rural Pension Scheme in China, we explicitly address the endogeneity of pension status and pension income through a fixed-effect model with instrumental variable approach by exploiting exogenous time variation in the program implementation at county level. We find an overall positive effect of pension income on independent living as well as considerable heterogeneity. The positive income effects of the NRPS are concentrated among the elderly with adult children living nearby, of higher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with better health at baseline; for other groups, the effects are insignificant. We also find that more generous programs exhibit larger effects. Our results highlight that living arrangement is multidimensional in rural China.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安徽省的研究,得出关于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劳动力供求的基本结论是:劳动力供给总体上大于劳动力需求;经济增长的速度将成为决定劳动力供求缺口大小的决定性因素;农村地区还存在农村科技人员的劳动力短缺的特征。根据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扩大劳动力需求和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关键之举在于,走农村产业化道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与此同时,农村科技人员的短缺问题,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基于精算模型的“新农保”个人账户替代率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以2009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为依据,建立新农保个人账户精算模型,测算农村人均纯收入不同增长预期下个人账户的替代率水平,分析新农保替代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参保年龄、缴费档次的选择、收入增长率和缴费方式等都对个人账户替代率水平有较大影响。因此,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的情况下,要维持一定的个人账户替代率水平,不仅要鼓励农民延长缴费年限、选择较高档次的缴费标准,还应建立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自动调节机制,根据农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适当调高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金额。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社会距离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史斌 《南方人口》2010,25(1):47-56
本文运用2008年宁波城市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数据,对新生代主体视角下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现状及影响凶素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发现: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视角的社会距离建立在融入意愿和排斥预期两个层面基础上;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社会距离在增大。社会经济地位、社会关系网络、居住空间和社会文化会显著影响新生代农民丁的社会距离。要促进新生代农民丁的城市融人,缩短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社会距离,需要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居民、政府和社会等多方行动者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While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participation of females in the labor force, it remains problematic whether sexual equality within the labor force has also increased.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tructural variables, specifically economic and demographic variables, on female participation and sexual equality within a specific sector of the labor force: the professions. The units of analysis are primarily European countries with the inclus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Canada,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ose economic development factors (female higher education enrollment rate and professional demand)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female professional participation rate are distinct from those structural factors (economic growth rate, working age male deficiency) affecting sexual equality within the professional sector.  相似文献   

16.
新农合的财政补助水平与农民需求存在较大缺口,客观上需要政府提高补助水平。但由于农民有限理性的存在,在个人缴费在先且与财政补助同比增长的制度安排下,形成了农民既需要参合补助,又不愿因增加个人缴费以获得补助的悖论,且此情况会因制度供给缺陷而激化。因此,需要对新农合的参合补助路径进行优化。设计灵活的参合缴费模式,调整农民缴费与政府补助的增长幅度,提高农民医疗补偿的比例都是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Summary Most abortions in Polish hospitals and clinics are performed on social indications. In the 22 administrative areas of Poland, the high rates of divorce and large proportions of total population employed in non-agricultural pursuits reflect the individualistic approach to family planning which is characteristic of present-day urban society. Industrialization is disruptive to the normal functioning of the country's traditionally large families. In addition, the gross reproduction rate increases directly with the proportion of the peasant population in 17 voivodships and five large cities of Poland, whereas in the urban sector the gross reproduction rate has fallen below replacement level in the past few years. Rural birth rates will continue to decline. In view of increasing needs for future manpower, population policy aimed at increasing births through incentives to prospective mothers may achieve a limited degree of success in cities only among the educated segments of the female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民养老的特殊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农民养老的特殊性在于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别人照料的时间很短 ;生活费用很低 ,养老成本低。农村可以实行“养老田”制度 ,与养老金制度配合运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应更健全、加强。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民养老实施方式具有多样性。可一种或多种方式并用 ,不断向完全社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易斯转折点”假象及其对“人口红利”释放的冲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当前普遍范围的用工荒是由于实际工资低于保留工资引起的农民工用脚投票结果。在此利用新家庭经济学单一模型理论分析这种经济行为是与简单单一个体预期效用最大化的经济行为相区别;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在金融资本及现代教育人力资本短缺的情况下通过家庭成员劳动力资本对外投资实施风险规避,在家庭内部实现收入分享,风险共担。这种经济行为带来的在工业制造和农业无法有效释放人口红利的结果,最终导致用工荒和环境负外部性以资本替代劳动的现代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20.
杨肃昌  马亚萍 《西北人口》2010,31(5):120-124
本文分析了劳动力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综合影响以及农村劳动力资源培育的现实情况,认为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这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下,必须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需求,以保持劳动力转移和新农村建设协调、稳步和持续的发展。为此,本文以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探讨和提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