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随着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进行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尤其是进行人力资源权益会计核算,对发挥人力资源所有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文中试图结合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会计的重要性原则,对人力资源会计中人力资源权益会计的确认、计量、收益分配、披露等方面加以分析,以简化人力资源权益会计的核算,增强人力资源会计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一种重要经济资源,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因而,有必要在会计领域中对人力资源的会计属性、计量原则进地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人力资源的会计核算模式、账户设置及核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研究指出了传统会计对于人力资源价值的忽视,并为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和计量提出了理论依据和处理方法。但人力资源会计的实际应用进展缓慢。人力资源会计在会计确认上存在着疑点,会计计量的不确定程度高,实际应用的可操作性差。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方面的作用十分有限,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并不主要依赖于人力资源会计所能提供的信息。人力资源会计信息也难于达到企业会计信息所需要的信息质量特征。社会经济环境决定着目前还不具备在会计实务中实际应用人力资源会计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领域的最新分支。深入研究人力资源会计的内容、作用及其理论基础 ,对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以及对现有会计理论和经济生活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上的前瞻性。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源会计—21世纪的会计主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来发展经济 ,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源必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因而 ,提供有关人力资源投资的增减、人力资源价值的大小和人力资源利用效果等方面信息的人力资源会计理当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主流。面对中国的现实 ,要想发展经济、搞活企业 ,我们只能结合我国国情 ,研究和改进人力资源会计理论 ,将重视知识、尊重人才的实质性内容体现在制度的设计中 ,从根本上调动劳动者的内在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会计课程既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必修课程,又是面向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选修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人力资源会计课程的学习,把人力资源作为一项等同于物质资源财富,用会计方法对人力资源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针对人力资源会计课程提出教学改革与实践设想,可以大大提高人力资源会计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7.
上市公司人力资源会计是人力资源管理与会计学相互渗透形成的新领域。当前 ,在我国推行上市公司人力资源会计不仅紧迫、重要 ,而且可行。在推行上市公司人力资源会计过程中 ,逐步解决人力资源会计确认、研究方法不完善、实际操作困难、管理定位不明确等问题 ,通过探索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依据 ,确定上市公司人力资源会计的要素 ,对上市公司人力资源会计进行科学分类 ,探索人力资源会计模型与计量方法等措施 ,完善上市公司人力资源会计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论人力资源会计体系在我国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在客观经济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客观上需要构建人力资源会计体系,本文就此阐述了构建人力资源会计的特定前提和在实践中应做好的基础性工作,并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人力资源会计体系建设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以“人力资本”为焦点的竞争时代应运而生,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劳动者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主体,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竞争取胜的关健。在探讨中国建立人力资源会计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人力资源会计的确认和计量、人力资源会计的报告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客观经济条件已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客观上亟需构建人力资源会计体系。本题就此阐述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和应做好的基础性、实务性工作 ,并提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 ,以改变传统会计只反映物的价值而不反映人的价值的历史状况 ,填补和完善我国财务会计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联系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现实,阐述了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原理。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是生产力的两个基本要素,两者结合起来形成生产过程;劳动力商品化是劳动力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前提;劳动力的相对过剩,从而人口的相对过剩,这不仅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规律,而且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劳动力过剩客观上自发地调节各生产部门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比例关系。马克思的劳动力资源配置理论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有现实指导意义,它是认识我国目前形势下失业和再就业问题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2.
计划经济体制是用计划的方式对资源进行配置,劳动力是重要的生产资源,不可避免地要实行计划配置.我国在建国初期用行政手段干预劳动力市场,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统一行政计划调配和调剂劳动力就业、实施统一工资制、排斥农村劳动力及固定工用工制度的劳动力计划配置体系;劳动力计划配置必然导致用人单位冗员,引致劳动者的低效劳动,并通过限制制劳动力的流动,进一步降低了劳动力配置的效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配置方式也必定市场化,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大力促进劳动力市场发育,完善劳动力市场配置体系.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市场要素的多样化 ,劳动价值论已难以指导和解释新的会计理论与实务问题 ,许多经济事项难以用劳动价值进行计量 ,以“利益属性”为内涵的资源价值论则可以弥补劳动价值论的上述缺陷。资源价值论认为 :价值的实质是资源所具有的得到社会承认的利益属性 ,价值是由资源形成成本和利益增量两部分构成的。资源价值论有利于推动会计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力成为商品问题的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矛盾 ;现阶段劳动力成为商品已经具备的体制条件和个人条件 ,这是对经典作家关于劳动力商品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劳动力只有成为商品 ,完整、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才能建立 ,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才能真正起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效直接关系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新时期,我国规模庞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面临着严峻形势,要解决这一复杂问题应按照客观现实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形成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转移思路。我们必须在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城镇化建设、提高人口素质、拓展劳务输出等方面寻求出路。  相似文献   

16.
上世纪60年代以来,伴随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运用会计方法来评估组织人力资源活动的方法,即人力资源会计.今天,人力资源会计已逐步建立起一套较完善的理论体系,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更为人力资源会计的推广创造了历史性的契机.本文仅就对人力资源会计的认识以及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的推行等问题,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了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建立的必要性、人力资源会计的目标及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应用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7.
简析劳动力权利的保护及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力与资本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企业这一基本经济单位,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劳动力的资本属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在追求公平、公正的民主社会,我们既要保护劳动力的一般劳动权,又要重视劳动力资本权,同时还要借助于工会、职代会等平台来保障和实现。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中 ,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 ,作为竞争优势最重要基础和来源的劳动力成本优势 ,既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过去和当前都主要来源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但随着客观形势的变化 ,将劳动力成本优势建立在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上 ,在中国既是一种客观需要 ,而且基本条件已经具备。中国应当为劳动力成本优势的顺利转移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9.
劳动力转移服从成本—收益原则,劳动力跨区域转移遵循的基本法则是迁入地收益应大于迁出地收益和迁移成本之和。根据这一基本法则考察我国传统经济体制和中国市场化改革中的劳动力转移,可以发现二者的区别:在传统经济体制中劳动力转移主要表现为行政转移型,劳动力转移困难且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在中国市场化改革中,劳动力转移模式逐步转变为自主转移型为主,但以户籍为首的制度体系的存在,形成了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加大了劳动力的转移成本。对此,应从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出发,进一步深化劳动力流动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以经济活动的数学模型为基础,通过演绎,可以得到资源、资本和社会力三种经济方式。从对资源的劳动积累角度考察经济活动的资源转型,只有社会力经济方式才能实施转型,资源和资本两种经济方式与经济转型无关,这一结论暗示"李约瑟之谜"中论及的科技和经济等主要条件不构成经济转型的因素。在"李约瑟瓶颈"的情境中实施以生活质量正向改善为目标的经济转型,模型演绎的结论是:必须首先对社会力进行正向调整,而后进行负向调整。史实佐证了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