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邦联条例》是美利坚民族从分散走向统一过程中的第一部基本法。它是美国独立战争推动的结果,也是美利坚民族从殖民地时期努力争取实现统一的继续。它的制定,用法律手段把实际上由13个独立国家组成的名为国家实为反英政治军事同盟固定下来,为美利坚民族实现真正的政治统一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关于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制定中“统一审议”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一审议”是立法法规定的审议程序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统一审议制度的构成要件、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制定权与地方性法规制定权的性质的分析,探讨了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制定中的“统一审议”和省、直辖市,以及民族自治地方特别是自治县负责统一审议机构的产生程序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充分地体现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是我国的基本法律,它的制定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1)《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对实现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香港的稳定和繁荣、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2)将为解决澳门、台湾问题在法律上提供一个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3)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当今世界上国与国之间还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争端,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还是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4)《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规定的香港的政治、民主制度对国内的政治、民主制度的完善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之性质:宪法的特别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既非“小宪法” ,也非代议机关的制定法 ,而是宪法的特别法。这取决于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内容、功能、名称和法律效力等。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法律性质的界定 ,不仅是学理问题 ,也是一个直接涉及特别行政区制度的实际运行 ,乃至宪法的实际运行的问题。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其宪法的特别法这一性质 ,不因与宪法的抵触而无效 ;宪法对特别行政区的效力是通过其特别法 ,即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得以实现的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基本法的解释则相应地属于宪法解释 ,并因此得以改变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之“先例”。  相似文献   

5.
依照中英两国政府1984年12月19日签署的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97年7月1日起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一国两制”即将从理论构思跨入社会实践阶段。通过对香港现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条例分析,其中专利注册登记保护是香港的“殖民地”地位的具体表现。按照基本法精神,香港回归祖国后知识产权制度将本地化,“香港专利条例(草案)”的即将出台就是维护国家统一和保持香港的繁荣稳定,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协调衔接,以更好地协调和解决“九七”后香港与内地的法律适应问题。  相似文献   

6.
自1982年以来,以三个"五年改革纲要"的制定为标志,我国进行了三次司法改革。三次改革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也存在改革的"依据不足"的困境,改革的推进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予以支持。为此,我国司法改革的推进,应当以选择"法律"而非"制度"为突破口,从法律规范的层面推进司法改革,统合现有的司法法资源,制定统一的《司法基本法》;在此基础上,以统一的《司法基本法》为依据,推动司法改革的整体深化。制定后的统一《司法基本法》,在内容上以宪法为依据,将宪法中的司法制度与司法的基本规则予以具体化,在位阶上属于基本法律的地位,具有高于普通法律的地位,因而能够全面回应司法改革对法治资源的需求,确保司法改革在法律的框架内有序行进。  相似文献   

7.
论香港《基本法》的重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并保持繁荣稳定离不开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它是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得到贯彻执行的结果。本文从历史、现实和国际的角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香港《基本法》的重要意义。从而更显示出这一部具有创造性杰作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法律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提出了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改革目标。应当从定义、目标和地理空间范围等角度明晰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内涵与外延,从实质而非形式视角界定自然保护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与自然保护区的“基础”地位。以法律体系理论审视被列入立法计划的《国家公园法》立法,应当在法律体系中规划立法、在法律体系中明确法律部门归属、在法律体系中协整相关单行法的内在关联性。应制定专门的《自然保护地法》为改革目标的实现提供法治保障,立法重点包括将《自然保护地法》界定为自然保护地领域的基本法和政策法、确立自然保护地类型划分的法定标准、厘清各类自然保护地的地位与关系。  相似文献   

9.
“香港回归的反思与前瞻”研讨会综述张琳1997年5月29日,武汉大学博士生会在武汉大学人文科学馆,就“一国两制”、《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以及香港回归后的繁荣、稳定、地位、作用等一系列问题,从法律、经济、政治的角度...  相似文献   

10.
政治工作是我军的“生命线”,通过立法手段将这条“生命线”确定延续下来,是我党一贯的做法。2010年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注入浓厚的法治因子,再度为开展整治工作提供了最高依据,是捍卫“生命线”的坚强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宪法学理论,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在地位、内容、制定、修改、解释及其监督等方面的宪制性特征,从而揭示《基本法》的宪制模式是国家统一和保持香港繁荣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2.
《中华魂》2013,(4):59-59
1月15日晚,央视新闻频道官方微博发布消息:“我军陆军集团军番号今起解密”。消息称,从15日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集团军番号可以对外公开使用,陆军集团军番号不再以“某”替代。《2006年中国国防白皮书》首次对外公布,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机动作战部队共有18个集团军。过去老是从保密的角度考虑,老用代号,用“某”,认为不宜“直呼其名”,从我国传统来说这方面也比较注意。  相似文献   

13.
随着1997年的临近,对一国两制条件下香港法制的研究也就显得愈加迫切和重要。本文从理论角度着重对一国两制条件下香港法律体系的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未来香港法律体系将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一、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制定的法律及其它规范性文件;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三、与香港基本法不相抵触的香港原有法律;与这种法律体系相对应,未来香港法律体系呈现出以下特征:基本法作为“小宪法”的特殊性;制定法与判例法并存;以及一国两法两系两城的中国特色。香港这种独特的法律体系,既给传统法学注入了新鲜内容与活力,也标志着中国法学在当代的新发展、新转折。  相似文献   

14.
欧盟颁布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是数据领域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基石性立法,推动了全球各国在数据隐私领域的立法趋同化现象,显著影响了国际数据规则的制定。对《通用数据保护条例》所展现的欧盟立法域外影响力,最具代表性的解释是美国学者Bradford提出的“布鲁塞尔效应”理论,即从“市场驱动”角度说明欧盟单边立法的域外影响力。但这一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这一法律现象的真实成因,有必要从社会资本理论等综合视角下对该问题进行法社会学分析,以求全面地理解立法域外影响力是如何形成、传播进而推动国际的立法趋同化,从而在深度全球化背景下整体性地反思我国新时代的国家立法政策。  相似文献   

15.
今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8周年纪念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名称是怎样来的呢?1927年南昌起义时,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当年11月秋收起义后改称“工农革命军”。第二年,根据共产国际的建议,改称“红军”,不久统称“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合作,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1944年10月,中央军委致电新四军第五师:“从陕北派两个老团并大批干部进入河南活动,建立河南人民解放军。”这是中央军委首次使用“人民解放军”这一名称。1945年8月抗日战争大反攻时期,…  相似文献   

16.
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个特别的地方行政区域,享有高度的自治权。澳门特区实行与内地完全不同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行政主导,司法独立,行政与立法既相配合又相制约”的“行政长官负责制”的政治体制。澳门特区享有立法权,基本法是其最高法,制定的法律需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还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基本法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具有全面性和最高的权威性。特区法院的解释权属于第二层次。至于对监督基本法实施的司法审查问题,人大常委会如认为特区立法会制定的任何法律不符合基本法关于中央管理的事务及中央和特别行政区关系的条款,可将有关的法律发回。  相似文献   

17.
论土家族土司制度下的兵制“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旗”是土家族地区土司制度下的地方管理机构,又是基层军事组织单位。多年来,限于资料,少有论及。本文从“旗”制的名称异同,特征,民族历史中所存留的原始性等诸方面进行了讨论。莲对“旗”制的利弊得失及其消亡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台湾地区《环境基本法》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2月11日,台湾地区公布施行了《环境基本法》。由于《环境基本法》的公布施行是在台湾地区主要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均已公布施行后才制定公布,法规架构沿袭了台湾地区1970年代的《公害防治基本法》(草案)及1980年代的《环境保护基本法》(草案),是否能够处理廿一世纪的前瞻性环境议题,符合“永续发展”的需求,仍有疑问。本文尝试评析该法,简介《环境基本法》的立法背景及沿革,检讨《环境基本法》的实施现状以及评析法规内容,提出本法的不足之处,最后并尝试提出迎向新世纪的环境基本法应具备的架构及内容。  相似文献   

19.
南京国民政府为巩固其专制统治 ,极为重视军事留学教育 ,192 9年颁布了《陆海空军留学条例》 ,对军事留学作了较为全面的规定。陆军留学 ,主要由训练总监部主管 ,2 0世纪 30年代以前重点派往日本 ,“九一八”事变后转向德国 ;海军留学由军政部负责 ,主要遣往英国 ,其次为德、日、意、美等国。为了军事的绝对统一 ,禁止私送是军事留学与一般留学政策上的明显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20.
1997年5月29日,武汉大学博士生会在武汉大学人文科学馆,就“一国两制”、《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以及香港回归后的繁荣、稳定、地位、作用等一系列问题,从法律、经济、政治的角度,进行了一次主题讨论会。武汉大学法学院香港法专家张学仁教授、武汉大学经济学院香港问题专家严清华教授应邀出席并参加了本次研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1.关于“一国两制”与《基本法》“一国”是核心、前提,是主权问题,“两制”既有明确的地域限制,也有明确的主体和非主体之分;“一国两制”国家形式,不是联邦制或邦联制,而是有某些复合制特点的单一制国家。张学仁教授结合建国以来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一贯立场及政策,指出“一国两制”是以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