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中美、中加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发表联合声明以及最近欧盟恢复与中国的“入世”谈判,中国“入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意味着我国各行各业将面临一个越来越开放的市场。开放带来的是机遇,更是挑战。本文从我国金融开放的角度,分析了外资银行发展对我国金融业产生的正面及负面影响,并对如何尽量消除负面影响提出了一些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2.
论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是现代金融业中的两个相伴而生的重要概念。金融监管旨在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金融创新旨在促进金融业的深化发展。金融业从“监管——创新——再监管——再创新”的循环发展过程被称作“金融监管辩证法”(周林,1998)。60年代至今国际金融业的发展历程即是此“辩证法”的很好体现。中、西方的金融监管和创新体系有所不同,通过分析比较,可以找到中国金融业的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金融深化的若干思考——以“入世”为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仍存在较为严重的“金融抑制”,而“入世”则加深了我国金融深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因此入世之际我们要抓住机遇,从完善利率市场化、发展金融机构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推进我国的金融深化.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加入 WTO进程的加快 ,作为入世谈判核心内容之一的服务贸易领域 ,我国已经承诺开放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几十个部门。中国经济直接面对 WTO的冲击和挑战已不可避免 ,而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金融体系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主要渠道 ,金融机构应有充足的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 ,否则容易引发全局性、系统性的金融风波 ,甚至殃及整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因此 ,在这里笔者主要分析一下加入 WTO将带给中国银行业 ,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怎样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一、“入世”将给银行业带来的机遇1.可以加入国际规则与参与制订国际规则WTO作为世…  相似文献   

5.
金融业开放是一把"双刃剑",我国近代金融业开放的历史告诉我们,虽然近代金融业开放对现代金融制度在中国的建立与演进、中国的金融思想、金融制度的转化与质变以及促进中国近代金融市场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加剧了近代中国金融体系风险、迫使中国政府丧失了部分金融主权、影响到了中国的政局变化。以史为鉴,当前中国金融业开放尤其应该注意加强政府在金融业开放中的作用,维护我国金融主权和金融安全,避免金融自由化。  相似文献   

6.
金融体制改革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首要课题<服务贸易总协定>在金融服务框架下,形成了一系列基本原则和纪律;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就,但金融业仍属幼稚产业;面对入世后的机遇和挑战,中国金融业要深化改革,尽快与国际规则和惯例接轨,融入国际金融大循环.这是中国经济全球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中国金融服务业贸易壁垒量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世界银行经济学家Mattoo在1998年WTO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定量分析金融服务业开放程度的频度方法,选取金融服务业的核心保险业和银行业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中国金融服务业在入世前、入世过渡期、入世过渡期后三个阶段的自由化程度,并将结果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了比较,发现过渡期结束后我国在金融服务业方面自由化程度很高,应该说目前我国的金融服务体系是一个相当开放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8.
现行我国金融企业立法基本符合入世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需要,但仍存在诸多缺陷亟待完善立法层次需要提高;一些法律需要健全;外资金融机构立法价值取向需要改变;民营资本进入金融业需要放宽;法律系统性需要增强.  相似文献   

9.
林业金融是金融业与林业产业相互渗透与融合形成的新的金融系统。通过对国内外林业金融研究现状的总结评述,提出了我国林业金融服务体系研究框架。从客户层面的金融需求、微观层面的金融供给、中观层面的金融基础设施和宏观层面的政策支持等角度入手,研究林业产业与金融业的关联、林业金融的需求特征以及林业金融支持体系框架等重点问题,以此建立林业与金融的产业共生机制,实现二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我国金融创新与金融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创新推动了我国金融业的蓬勃发展,由于金融市场外部、内部及技术条件的制约,我国金融创新的发展存在自身固有的缺陷,导致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存在诸多“瓶颈”。在经济转轨时期,我国金融创新的理性选择是要突出金融业的制度创新,优化金融市场的结构创新,加强金融机构的机制创新,规范金融衍生工具的品种创新,在注重创新数量的同时重点应放在提高创新质量和科技含量上。  相似文献   

11.
虽然北京金融业对首都经济的总体贡献率逐步提高,对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服务与支持功能也在不断增强,但还存在着与首都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资源配置能力不强、国际影响力和金融创新能力不高等问题。建议北京金融业高度契合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完善产业金融,培育发展金融要素市场,提升国际化水平和金融创新能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走“质量型”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五年保护期的结束,外资金融机构纷纷进入中国,加剧了对于金融人才的争夺,国内金融业将会面临更加困难的局面,加强对金融人力资本的重视,已成为中国金融业的当务之急和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金融业的发展更是如此。但相对于中国其他地区金融业的现状,西部金融组织体系正在完善,金融市场刚具规模,金融宏观调控有待改善,金融监管体系基本形成,西部金融人力资本存量既存在国外金融机构的争夺,也面临着中国金融机构的竞争。本文拟对西部地区的金融人力资本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旨在揭示西部金融人力资本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3.
入世,加快了我国金融业融入国际金融体系的步伐,面对国外金融集团强有力的挑战,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日益突显出来:我国金融业是坚持实行分业经营,还是实行混业经营.为提高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力,我们有必要对分业、混业进行政策辨析,分析我国现行分业经营合理性及弊端,探究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借鉴国际金融业分业与混业的经验教训,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探索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业经营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为广西金融发展带来新契机。为了抓住RCEP生效的契机,深化中国—东盟的金融合作,广西应提升金融业开放水平,有效实现与RCEP金融条款融合对接;推动金融数字化建设,积极营造新金融环境,探索举办中国—东盟RCEP博览会;深化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推动人民币成为RCEP区域性货币;探索广西面向东盟国家证券、保险市场的创新与合作;构建合作开放、“双向互通”的中国—东盟金融人才培养引进体系。  相似文献   

15.
后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在各国强化金融建设的同时,我国的金融行业在经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也急需金融深化和金融市场化改革。中国深化金融市场化的战略选择之一是大力发展金融控股公司,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中国金融产业化,科学整合金融业发展,并最终提升中国金融业效益。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国互联网产业稳步增长,多种技术应用和服务在社会生产领域和大众生活中不断涌现,其中互联网金融在2013年呈现飞速发展的局面,导致了2013年成为业内人士口中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作为一种新的业态,互联网金融已经对中国传统金融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与挑战。本文将在对国内互联网金融发展的SWOT分析基础上,对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提出战略意见。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加入WTO,金融业的竞争日益加剧,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作为混业经营的有效模式,金融控股公司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协同效应及降低单一业务所产生的行业风险等方面,具有其他金融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认可。面对金融控股公司兴起的趋势,我国必须未雨绸缪,针对金融控股公司“集团混业、经营分业”的特点,尽快着手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以维护金融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金融业发展迅速,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和贡献不断增大。我国的经济货币化程度逐渐加深,金融业的增加值大幅度增长,货币供应量对经济产出的影响是递增的,金融对经济的影响逐年增大。但是我国金融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和贡献度还比较低,对经济的直接影响和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力还较弱。我国的金融发展结构还未达到高级阶段,区域金融资源分布和发展水平极不均衡并且呈现出金融发展差异逐渐增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利弊分析比较,结合中国金融业改革发展的历程,探讨入世后我国金融业适应金融开放的发展趋势,对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中国金融体系随着改革发展而不断实现结构变迁,逐步形成了以银行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和市场型金融中介体系为基础的“三元运行”结构,但这一结构体系仍然在金融增速、融资规模、风险承担、宏观周期四个方面存在结构性不平衡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金融的核心功能不够优化,尤其是直接融资功能存在基础性不足,金融监管体系协调性较弱。基于这种情况,中国要建设现代金融体系仍需继续围绕功能优化而“扎扎实实打基础”,进一步健全金融服务体系、金融供给体系、金融创新体系、金融监管体系和金融风控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