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凌杰 《船山学刊》2010,(1):173-175
清代乾隆年间著名学者纪昀主持编纂《四库全书总目》体现着其目录学的成就;其自撰《玉台新咏校正》体现着校勘学的成就。此二书集中地体现了他的目录学思想,并进行逐一剖析,正确评价纪昀目录学思想。有助于研究纪昀的的目录学理论与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七略》的经学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七略》是西汉宗室刘向与其子兼助手刘歆合作完成的中国第一部综合性的目录学著作。范文澜先生曾将《七略》和伟大的《史记》并举为史学史上的“辉煌成就”。不同的是,前人对《七略》的研究大多限于目录学领域,而对其所反映的基本思想则所涉甚少。事实上,作为中国目录学史的奠基之作,《七略》无疑包含着极深厚的思想内涵;并且,因为《七略》在目录学史上的特殊地位,其思想精神也有可能(并且已经)在中国古代“依刘向故事”一以贯之的目录学体系中固定下来,并波及深远。众所周知,汉代是经学的时代。强烈的宗经意识正是《七略》思想的主导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3.
张莉 《晋阳学刊》2008,(3):35-38
东晋著名博物学家郭璞,曾为《水经》一书做过注解。从《隋书·经籍志》至《四库全书总目》,各正史“艺文志”及目录书、典志史中皆有明确记载。现存郦道元《水经注》中,也保留了郭璞注的部分内容。郭璞广泛的游历、渊博的学识以及他渴盼祖国南北统一的志向,是他注释《水经》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4.
<正>《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目录学史上第一部史志目录,此后历代相继仿效,称为"艺文志"或"经籍志"。而《汉志》中关于小说的定义也以其经典性和权威性长期影响着后人的小说观,后世很多人的观点是对《汉志》小说观的承袭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荡寇志》中表现出的科技兴兵、实业强军的军事思想与管子的军事思想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正是管子军事思想中的这些进步之处,促使作为传统读书人的俞万春在对儒家军事思想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从更加务实的角度,走出了一条与传统士人有别的拯时救世之路.《荡寇志》中的军事思想体现了其作为一部救世书的本质,因此,我们对《荡寇志》应该有一个崭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孙振田 《文史哲》2015,(1):137-146,167-168
《隋书·经籍志序》"梁有五部目录"并非是指梁代有五种目录著作,而是指梁代有将书籍分为五个部类的目录著作;"五部目录"并不针对《隋志》簿录类著录的刘孝标《梁文德殿四部目录》而言,而是针对《七录序》中的刘孝标"文德殿目录"与祖暅"术数书目录"而言——《隋志序》将此二者合并理解为一种目录,该目录也就成了"五部目录",其著作层面的指向则是《古今书最》所载的《梁天监四年文德正御四部及术数书目录》;梁代并无"五部目录",将"文德殿目录"与"术数书目录"理解为一种目录并不符合实际,而是出于对《七录序》与《古今书最》的误读;刘孝标《梁文德殿四部目录》只有四部,并不包括祖暅《术数书目录》在内,也不是缺少了《术数书目录》的不全本,《隋志》将其著录为"四部"目录无误;《梁天监四年文德正御四部及术数书目录》与《隋志》著录的刘孝标《梁文德殿四部目录》不可等同;刘孝标《梁文德殿四部目录》或《梁天监四年文德正御四部及术数书目录》对阮孝绪《七录》的部类划分等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涂晶晶 《学术探索》2012,(8):151-153
我国目录之学历史厚重,源远流长,始自西汉刘向、刘歆父子。刘氏父子受命整理皇室藏书工作,最后落实到编撰《别录》、《七略》两部目录学著作。刘氏著作的撰成开启了中国目录学之先声,对后世影响深远,具体表现为开辟校雠学、创建解题式目录、首创图书分类目录、史志目录之源流等,功绩显著。《录》、《略》是今人研究中国古典目录学和目录学史必研习之重要经典。  相似文献   

8.
《史记·论六家要指》的文本解读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记·论六家之要指》与《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两部历史文献对于划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之大系,对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之理论总结,对于奠定中国思想文化之主体多元格局,对于考察中国文化史、哲学史、学术思想史都具有方法论的普遍指导意义。历代学者对《汉书·艺文志》多从文献目录学角度进行研究,清代学者王鸣盛摘引金榜的话说:"不通《汉书艺文志》,不可以读天下书。艺文志者,学问之眉目,著述之门石也。"①近现代学者梁启超、胡适、侯外庐等已经注意到《论六家之要指》与《汉书·艺文志…  相似文献   

9.
马端临的目录学具有深厚的历史学渊源。其“因仍会通”的历史观 ,深刻地制约、指导和启发了马端临的目录工作实践和目录学思想的形成 ,对目录巨著《文献通考·经籍考》的撰写 ,从指导思想和编撰方法、体例各方面均产生不小的影响 ,从而也决定了《经籍考》的目录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东嘎·洛桑赤列系著名藏学家、西藏大学教授及西藏社科院名誉院长。他开创了中国 现代藏文目录学之先河。在继承本民族古典文献目录学的基础上,发展了本民族前辈的目 录学传统,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目录学体系。他和中国近代目录学的先驱者——章学诚 (1738—1801),在目录学思想上有许多相同之处,而且可以说是在继承本民族文化遗 产的基础上又科学地创立和完善了各自的目录学体系。东嘎·洛桑赤列的目录学思想极 大地丰富发展了中国藏文目录学的理论。他的《藏文文献目录学》,是现代藏文目录学 的第一部完整、系统的著作,也是对中国目录学的一大贡献,很值得学习和钻研。本文先 概述藏汉目录学之历史发展,然后试就近、现代这两位不同民族的大学者之目录学思 想,进行比较分析,以此作为中国比较目录学研究的抛砖引玉之作。  相似文献   

11.
目录学是反映目录工作实践活动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科学。目录学所研究的内容就目前说大致有三方面:(1)研究目录学原理。(2)关于书目工作及目录学历史和现状的研究。(3)关于文献利用的研究。简言之,就是研究怎样编制和使用书目索引之类二次文献,重点在怎样编制上。 目录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魏征在《隋书·经籍志》记载说:“古者史官既司典籍,盖有目录以为纲纪。”由此可见,目录的产生是由于纲纪群  相似文献   

12.
黄光 《船山学刊》2009,(3):39-41
叶德辉是晚清著名藏书家、刻书、版本目录学家及校勘家,其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思想对我国近现代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此,结合叶德辉藏书、辑佚、刻书的实践,从事目录、版本、考据、辑佚方面论及了其文献学的主要理论与方法,指出其文献学思想与实践对今天文献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群书目录》,又称《群书四录》、《群书四部录》,是中国图书目录学中一部极为重要的著作,也是盛唐文化的一大成就。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部著作在它成书之日,却被统治者淡化了,未获得本应获得的褒奖。这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件久悬不决的公案。对此,笔者不揣浅陋,试从当时挟杂着政治的文化背景中找出一些原由,以求教于识家。一、《群书目录》成书背景及遭遇历代稍具文化的统治者,都重视图书典籍的整理。自汉以降,成了一种文化传统。进入唐代以后,图书典籍整理几乎每朝都有不同规模的进行,至唐玄宗的开元年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  相似文献   

14.
司马迁撰《史记》作经济史著《货殖列传》、《平准书》、《河渠书》,其中寓含了卓越的经济思想。班固撰《汉书》亦作经济史著三篇,名为《货殖传》、《食贷志》、《沟洫志》,其中亦体现了他的经济思想。班固本之其父批评司马迁“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贱贫”,并认为是“其所蔽也”。那么,班固的批评当否?司马迁和班固的经济思想有何异同?本文拟对其互异的经济思想。进行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15.
一《荀子·赋篇》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赋名篇的文学作品,可是解放以来的文学史却很少提到它,这实在是不公允的。荀况的赋,《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记载有十篇,可是从《汉志》以后,荀况的赋就不再见于史志目录了。《隋书·经籍志》别集类有《楚兰陵令荀况集》一卷,下注:“残阙,梁二卷”。《旧唐书·经籍志》和《新唐书·艺文志》丁部别集类也有《赵荀况  相似文献   

16.
辨疑志中唐时期当单篇传奇蓬勃兴起的时候,承袭六朝志怪传统的短篇小说集仍在不断地出现,但是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辨疑志》一书。《辨疑志》,陆长源撰,《新唐书·艺文志》小说家类著录,三卷。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说:“唐宣武行军司马吴郡陆长源撰。辨里俗流传之妄。”原书已失传,只有《说郛》(原本  相似文献   

17.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的版本源流和解题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目录学自西汉刘向刘歆父子奠定基础之后,公私目录代有所出,但各书之下均无解题.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是我国第一部传世的私家藏书解题目录.<读书志>流行于世的版本有衢本和袁本.长期以来,学术界素有衢袁两种版本的优劣之争.我们认为,两本各有所长,不能以优劣论之.披阅晁<志>,当取两本之长,不宜执一而论,有所偏废.  相似文献   

18.
李汉兴 《学术探索》2014,(9):103-108
刘熙载是晚晴一位涉猎很广的美学家,其书法理论收在《艺概·书概》及《游艺约言》之中。刘熙载的美学思想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其书法美学思想也不例外。刘熙载将儒家的"中和""狂狷""乡愿"引入其书法美学思想,使得其理论极富文化底蕴。细细品味《书概》、《游艺约言》,能够使读者深入到文化的层面去领略中国书法艺术的意蕴。  相似文献   

19.
在目录学上称最早的道教经书目录,是刘宋陆修静(406—477)于明帝太始七年(471)因敕上的《三洞经书目录》。其载道教经书并药方、符图等1090卷。事实上在这之前已有道书目录,这就是东晋葛洪(284—364)的《抱朴子·遐览篇》。  相似文献   

20.
小说一知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小说研究者中慕《蜃楼志》之名而无缘得见此书者大有人在,而自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迄今,各中国小说史对此书均一字不提,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据我所知,著文评论《蜃楼志》的有郑振铎先生和戴不凡先生,他们一致认为《蜃楼志》是部好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