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元代怯薛新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怯薛是蒙元王朝政治体制中的特殊组织,元代高级官员多出身怯薛,怯薛出仕后仍保留原先职务,而且怯薛世职是他们真正身份和地位标志,外廷官称只相当于一种临时的差遣;怯薛是巩固其成员同君主间主奴关系的工具,且怯薛的中枢地位使得蒙古权贵同大汗或皇帝间的主奴观念在整个官僚体制中泛化;所谓的怯薛预政,并不属于非常行为,而是其成员参决政务的合法形式和途径,将这种参政方式看作近侍篡夺中书省权力是在拿中原王朝的政制模式去套其实不一样的蒙元王朝政治结构。  相似文献   

2.
察合台汗国为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所建。成吉思汗西征以后,察合台的份地东起畏兀儿之边,即昌八里附近,西到河中,首府为阿力麻里附近的忽牙思。察合台汗国之主即汗,是蒙古国的藩王,奉蒙古大汗为宗主。大汗从察合台的子孙中择定中意者立为汗,其统治范围在蒙古国时期只据有从畏兀儿之边延伸到河中的草原地带。河中地区和突厥斯坦的农耕城廓之地由大汗委派大臣治理,不属察合台汗国。在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以前,察合台汗国在中亚政治舞台上不占主要地位。只有在阿里不哥之乱中,阿鲁忽奉阿里不哥之旨意登上汗位后,察合台汗国才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一个真正的政治实体,因此阿鲁忽成了察合台  相似文献   

3.
军事制度是13至14世纪蒙古史研究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现今,已经有许多著作论及成吉思汗军队的组织情况,保卫皇帝的怯薛军,戍守边防的探马军,还有元朝的兵制系统①。我们能够看出一种探究军事建制的各个组成部分从而阐明帝国内部结构的研究趋向。当然,就是那些保卫和扩展帝国及其居国领土的常备军,每支军队都有程度不同的战斗力。通过这种研究,就能揭示蒙古国时期诸多历史的新方面。目前,除了对伊利汗国军队的研究取得一些成绩外,我们仍然对各个领域军队的状况没有深入研究②。鉴于此,这篇文章将探讨在攻打金朝过程中形成的,以后…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探讨西州回鹘汗国的也都护(idiqut,意思为国王)巴而术阿而忒的斤(Barchuq Arttikin)对蒙古大汗成吉思汗的朝觐及其重要的历史意义问题等。  相似文献   

5.
东察合台汗国时期是西域蒙古人融入维吾尔族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东察合台汗国境内的蒙古人经济生活方式由游牧逐步走向居的农业生活,其宗教信仰也由萨满教、佛教改为信仰伊斯兰教,其语言文字也逐渐改变为操察合台语了。由此,东察合台汗国境内的蒙古人逐渐融入当地的维吾尔族之中,为叶尔羌汗国时期维吾尔族发展为一个近代民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成吉思汗于1206年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时,其疆域东括兴安岭,西尽阿尔泰山,北至“林木中百姓”各部,南到金长城。如何巩固刚刚建立的蒙古汗国?如何加强至高无上的大汗之权?是成吉思汗的当务之急。为此,成吉思汗着手进行的第一个社会改革和制定的政治制度是领户分封制,也称之为千户制。成吉思汗所实行的领户分封制的基本的社会单位是千户。成吉思汗把其统辖的全国分为九十五个千户,分封给八十八个开国功臣。千户之上有万户,千户之下有百户、十  相似文献   

7.
一、韩国与蒙古之关系依据《高丽史》记载,公元995年高丽国曾派10名留学生到契丹学习蒙古语。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韩国与蒙古族间最早交流的史实,由此至1995年,韩蒙间文化交流已愈千年之久。高丽神宗时,铁木真率军征服了周边的诸多部族,且形成统一体,其势更强。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畔举行的忽里勒台(大会)上被推举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此后,他率部征服了亚欧大陆的诸多国家,并建立了大蒙古帝国。如此强悍的蒙古帝国也涉足高丽,蒙古使臣著古与被暗杀成为直接导火索,蒙古大将军撒礼塔于高宗十八年(1231)进行了第一次入侵,由此开始,蒙古…  相似文献   

8.
在十三世纪中叶的蒙哥汗时代,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远征西亚,指挥从蒙古其他地方出发的随行部队,以及早在窝阔台汗时代从蒙古帝国派驻西方的“阿哲儿拜占军政府”、“印度斯坦·客失迷儿镇守府”、“呼罗珊总督府”等各支部队,进行征服活动。由于种种万不得已的原因,旭烈兀和他指挥的部队一道留在以伊朗为中心的征服地区,在西亚创立了伊儿汗国的蒙古政权。旭烈兀远征时从各王家所属千户中统一选派的部族军,以及从千户中选派到西方的部族军,构成了伊儿汗国的核心。旭烈兀在征服活动中指挥的这些部队,原来  相似文献   

9.
一、蒙古国立大学社会学系的成果拉干:扎勒罕扎呼图克图—达木了巴扎尔的历史活动,乌兰巴托,1994年。贡布苏莱:封建制是蒙古传统社会形态,乌兰巴托,1995年。呼和巴特尔:(1)蒙古封建国家的对外关系(与巴尔合著).装订本,1995年。(2)13—14世纪的蒙古装饰。(3)封建割据时期的蒙古文化,1995年。(4)满清时期的蒙古文化(17—20世纪),1993年。(5)争取独立的斗争与民族民主革命,1995年。(6)共戴蒙古国的文化,1995年。H.奥日扎布:(1)拓跋汗国,收入《蒙古历史资料汇编》。(2)回纥汗国,收入《蒙古历史资料汇编》…  相似文献   

10.
东察合台汗国,系本文对1347年蒙古察合台汗国覆没以后,由察合台汗后裔在西域诸地建立的一个地方政权的统称。其前后延续达三个多世纪。穆斯林史料将其称作“蒙兀儿斯坦汗国”,同时代的汉文史籍则作“别失八里”或“亦力把里”。东察合台汗国建立以后,历经秃黑鲁帖木儿汗,黑的儿火者、沙米查干、马哈麻、纳黑失只罕、失儿·马哈麻诸汗执政时期。到了公元15世纪歪思汗卒后,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势力渐衰。后迄16世纪中叶,随着东部满速儿汗和西部拉失德汗的先后过世,东察合  相似文献   

11.
1258年,蒙哥汗因进攻南宋的东路军无功,改命忽必烈统率东路军。1259年7月,蒙哥汗在四川军中病死,忽必烈在军中闻讯,并得到留守和林的阿里不哥图谋即大汗位的消息后,即匆忙与南宋约和,赶回燕京。1260年3月,忽必烈在一批宗王大臣的拥戴下,于开平宣布即大汗位,5月,阿里不哥也纠合一批宗亲旧勋,在阿勒台驻夏之所宣布即大汗位。双方因而展开激烈的战争,至1264年7月阿里不哥失败,被迫归降,忽必烈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忽必烈登大宝后,使其得以摆脱蒙古贵族中守旧势力的牵制,按照他统辖  相似文献   

12.
伊儿汗国是蒙古帝国第三次西征的直接产物.伊儿汗国统治西亚时期(1260~1355),农业出现前后不一的状况.伊儿汗国前期(1260~1295),农业生产极度衰退;伊儿汗国后期(1295~1355),农业经济得到极大恢复和发展.伊儿汗国农业经济的消长,主要是蒙古统治者在西亚统治政策的直接反映.  相似文献   

13.
耶律楚材是蒙古汗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他的一生正处于蒙古统治者凭借武力向中原发展,而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却又不很适应的时期。耶律楚材在辅弼朝政期间,将封建统治者长期统治中原地区的主要经验提供给蒙古统治者加以实行,在一定程度上,使蒙古在中原的统治得到稳固,加速了蒙古社会封建化的过程,是一位对汗国政治颇具影响的历史人物,值得深入探讨。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  相似文献   

14.
前言蒙古帝国第四代大汗蒙哥(宪宗)在他统治的第七年(公元1257年)下令远征南宋,并亲自率军向四川方面进发。但是,他在翌年秋七月(旧历)因军中蔓延传染病而死于前线合州附近的钓鱼山。因此,不仅他计划覆灭南宋的事业遭受挫折,而且围绕大汗汗位其弟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发生战争,引起了“阿里不哥”之乱。  相似文献   

15.
公元第一千年的中叶至后半叶生活在蒙古草原上的回鹘人的遗迹是中央亚细亚游牧文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回鹘人曾经积极地参加建立与颠覆突厥汗国和薛延陀汗国的活动,创建过自己的国家,在中央亚细亚地区政治史和军事史上留下了引人注目的遗迹。公元9世纪中叶,回鹘汗国被黠戛斯人灭亡之后,回鹘人被迫离开自己在蒙古的生存之地,分别迁移到东亚和中央亚细亚邻近各地。原先回鹘汗国的基本游牧民、回鹘的亲族铁勒诸部落迁居吐鲁番之后,还在那里建立了国家,并且一直存在到13世纪蒙古征服时期。属于公元8至9世纪回鹘汗国时期的各种考古遗迹——古城、堡垒、建筑设施、纪念碑、铭文、印记、墓地等在蒙古和南西伯利亚得以保存下来。蒙古的回鹘文化遗迹的研究能  相似文献   

16.
元代蒙古族统治者根据政治统治需要 ,逐步确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军事制度。这套制度 ,一方面充分体现了蒙古族在军队中的主导地位 ,另一方面 ,也具有鲜明的多民族特征。本文欲对有关问题谈点看法 ,肯请方家匡正。从元世祖忽必烈践位开始 ,蒙古政权统治中枢逐步南移中原 ,蒙古汗国时期已经形成的蒙古军和汉军两大系统 ,经过不断的调整和改造 ,逐渐组建成宿卫军和镇戍军。从表面看虽有中央、地方或曰内、外之别 ,但两者之结合则造成了“内外相维 ,以制轻重之势”① 。实际上都实现了军权的高度集中。无论是在宿卫军还是镇戍军中 ,蒙古军都处于…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蒙元史学界,约翰·安德鲁·波伊勒(John Andrew Boyle)教授是大家很熟悉的。波伊勒是英国著名的波斯学家,生于1917年,从1950年起一直在曼彻斯特大学任职。他认识到伊利汗国时期是波斯史学的黄金时代,认识到蒙古帝国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因而他在史学领域里主要从波斯文资料入手,对十三、十四世纪的蒙古史,特别是蒙古统治下西亚和中亚的历史,做了大量的原始资料翻译和专题研究工作。他在1958年出版了术外尼所  相似文献   

18.
波斯伊儿汗国宰相、史学家拉施特在其波斯语历史巨著《史集》中常常用一些蒙语名词或术语,书中至少用了20000个蒙古语和突厥语词汇,由于这些词有许多各种不同的读法,使得一些学者在解释这些词时,常常碰到困难,斡脱古-孛斡勒-词也不例外。《史集》中拉施特用斡脱古-孛斡勒来表示在成吉思汗统治时期蒙古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仆役集团,此术语在书中至少出现了五次,现已发现了它的另外两种读音。  相似文献   

19.
一《元朝秘史》从成吉思汗受天命而生的先祖“孛儿帖·赤那”(意为“青灰色的有斑点的狼”)与“豁埃·马阑勒”(意为“淡黄色皮肤的牝鹿”)开篇,他们是一对圣兽夫妇。这对夫妇住在肯特山脉的不儿罕山麓,生下名唤巴塔赤罕的始祖。然后依次说明了蒙古部族发祥的过程,记录了从这位始祖开始直到后来建立了空前绝后大帝国的成吉思汗为止长达二十二代的蒙古部族的系谱图,并且详尽地叙述了每一个在这幅系谱图的分支部分登场的著名人物  相似文献   

20.
九、总  结本稿希望以使用丰富资料说明情况 ,总结考究所得 ,清楚以下几端 :(一 )金国人第一次接触藏传佛教 ,最迟是在其立国 ( gurun)之初。 1617年前后 ,金国汗奴儿哈赤两次礼请驻锡科尔沁的乌斯藏大喇嘛斡禄打儿罕囊素 ,为赫图阿拉七大庙中的佛寺塑画、开光、度僧等 ;可能还期望他留驻金国像在蒙古部落那样做国师 ( gu -shri/C櫣櫣sˇi)呢。(二 ) 162 1年囊素喇嘛率领徒弟、属民投奔金国英明汗于其刚刚占领的LiyoodungHecen(辽阳城 ) ,后者敬谨相待 ,乍见时握手 ,平等起坐筵宴 ,一如蒙古诺颜礼遇喇嘛的虔诚施主面貌。又赐给庄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