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是有用事物的形式吗?──与朱德真同志商榷彭怀东朱德真同志在《美是有用事物的形式》(载《晋阳学刊》1994年第3期)一文中,对美的本质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美只是形式”、“美是有用事物的形式刀的观点。我认为作者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讲“美只是形式”...  相似文献   

2.
也谈项羽乌江自刎原因──与吴仰湘同志商榷叶永新项羽乌江自刎,史学界一般认为是战败被追自杀。吴仰湘同志《项羽自杀原因新探》一文(载《晋阳学刊》1994年第3期,以下简称吴文)认为,“事实并非如此”。我以为吴文很有新意,给人以启迪,但其中的说法是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3.
“哲学就是认识论”不对吗?──与朱宝信同志商榷刘怀惠朱宝信同志的文章《哲学并不仅仅是认识论》(《晋阳学刊》1994年第3期)中,对认识论提出了狭义认识论与广义认识论的区分,认为毛泽东“哲学就是认识论”的提法,既不符合狭义认识论,又不符合广义认识论,在...  相似文献   

4.
《硕鼠》并非祈鼠的祝词──与陈建生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硕鼠》并非祈鼠的祝词──与陈建生同志商榷李金坤陈建生同志《<硕鼠>是一篇祈鼠的祝词》一文(《晋阳学刊》1993年第6期,以下称“陈文”),将《毛诗序》以来“各种注释、评介无不认为‘硕鼠’是‘比喻剥削者’”的定论一笔抹倒,而提出了“《硕鼠》是一篇祈鼠...  相似文献   

5.
《剑南诗稿校注》商榷唐鸿儒钱仲联教授所著《剑南诗稿校注》,存在若干错误与疏漏,本人曾撰勘误补正之文两篇(先后刊于《晋阳学刊》总第61、66期),言犹未尽,此再续之,以与钱先生商榷,并就正于专家学者。(1)第99页[桑]原注“”应作“蠡”,《佩文韵府》...  相似文献   

6.
再论哲学并不仅仅是认识论——答刘怀惠先生朱宝信哲学究竟是什么?笔者在《哲学并不仅仅是认识论》(载《晋阳学刊》1994年第3期,以下简称“拙文”)一文中回答说,对此问题,“不可一次定论,而应针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作出具体的界说”,并针对流行多年的“哲学...  相似文献   

7.
关于“按劳分配”范畴的最早出处王志毅苏中一《论按劳分配科学理论的历史渊源及发展》(见《晋阳学刊》1994年第1期)一文,对“按劳分配”范畴之历史渊源追溯的大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只是未能探寻到这个范畴的最早出处,颇令人遗憾。苏文认为是列宁首次概括出了“按...  相似文献   

8.
《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1994年所载文章被转载、摘编、引用情况政治·哲学·法律研究《浅析毛泽东对党员干部素质的论述》作者薛红旗,原载《阴山学刊》1994年第1期,责任编辑王登成。人大复印资料《毛泽东思想研究》1994年第5期索引选目。《论青年毛泽...  相似文献   

9.
最近,接连拜读了门岿同志的《元曲家刘时中待制及其作品考》(载《津门文学论丛》84年1期)和与我商榷的《谈元曲家刘时中的两个问题》(载《晋阳学刊》85年2期)以及黄天骥同志《独具特色的散曲呈文——谈刘时中的《上高监司》(载《文史知识》85年3期),孔繁信同志《论元散  相似文献   

10.
《阴山学刊》(社科版)1995年所载文章被转载、摘编、引用情况政治·哲学·法律研究《斯大林民族定义辨析》,作者付国林,原载《阴山学刊》1994年第4期,第78一81页,责任煽辑弘野。人大复印资料《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1995年第2期全文转载。《...  相似文献   

11.
李孟存、常金仓二同志在今年《晋阳学刊》第6期发表的《对〈晋作爰田考略〉的异议》对拙作《晋作爱田考略》(见《晋阳学刊》今年第3期)提出了不同看法.我看了很受鼓励.我认为对这一学术问题展开认真讨论,将会推进晋国史以及春秋战国史的研究.两位作者认为我对晋作爰田一事评价太高了,  相似文献   

12.
坚毅同志在《“一分为二”需要“一分为三”补充》(见《重庆社会科学》1986年第二期),《再论矛盾“一分为三”》(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二期),以及《从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历史的划分看“一分为三”命题》(见《广西社会科学》1987年第三期)中提出“一个矛盾是由三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三个方面(要素)构成的”论题,叙述了矛盾是“一分为三”、“鼎立统一”的观点。笔者对此不敢苟同,拟在本文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与坚毅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3.
赵树海、李俊化同志在《德国社会民主工党是第一个在一国范围内建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吗》(《晋阳学刊》1988年第5期)一文中,提出1836年6月在法国巴黎建立的“正义者同盟”“不是一般的工人阶级政治组织,而是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新观点.然而,笔者通过研究发现,此种观点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4.
《晋阳学刊》1986年第1期发表的《论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改革理论》一文比较系统地提出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改革的理论。这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来说,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吴江同志又就这篇文章写了《关于目前社会主义自身改革的性质》一文(《晋阳学刊》1986年第4期),表示了他自己的意见。考虑到这个问题的讨论,涉及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本文打算就社  相似文献   

15.
在思维发展史上,形而上学是从自发辩证法进到自觉辩证法的必经阶段。如何对待它,同能否完整理解并坚持唯物辩证法密切相关。为此,我根据恩格斯的有关论述写了篇读书札记——《从形而上学的本来意义上扬弃形而上学》(下文简称《札记》),发表在《晋阳学刊》八二年第一期。同刊八三年第三期,发表了林渊同志的商榷文章——《形而上学还有没有现实意义》(下文简称《商榷》),并就《札记》在刊发过程中发生的文字错漏作了更正。《商榷》认为,《札记》的观点难以成立,“不能把这样的观点强加给恩格斯”。实际情况如何?这里进一步谈谈个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晋阳学刊》1983年5期成立同志《论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立体系》一文中说:“王国维立足于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立传统,融合西方的某些美学观点,创建独立一格的‘境界’说”。这一提法值得商榷。清光绪年间,江顺诒在其所辑《词学集成》一书卷七中,已先于王氏提出这一观  相似文献   

17.
《悖论本质之吾见》之吾见──复吕国忱同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悖论本质之吾见》之吾见──复吕国忱同志马佩,李振江(河南大学政治系)读了吕国忱同志《悖论本质之吾见——兼与马佩、李振江同志商榷》一文(以下简称“吕文”,载《中州学刊》1993年第2期)之后,觉得其中对问题的论述以及对拙作《论悖论的本质》(载《中州学...  相似文献   

18.
再谈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与欧力同同志商榷唐晓东欧力同同志在《社会科学》1994年第9期著文(下称欧文),对本人就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点问题与陆晓禾同志商榷一文所持的观点提出了异议,其中不乏中肯之词,还纠正了本人对某一概念理解上的偏差,我非常感谢他的赐...  相似文献   

19.
葛晓音同志的《王维前期事迹新探》一文(载《晋阳学刊》1982年第四期),对王维被贬,《上张令公》诗,王维何时离开济洲,何时在嵩山隐居等等,都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读后颇有启发,不少论断是可以成立的,但是其中个别问题仍有值得质疑之处。  相似文献   

20.
今年第一期《晋阳学刊》《补白》栏内,刊有《“境界说”说非王国维创建》一文,对于发表于该刊一九八三年第五期《论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立体系》一文中所说王国维“创建独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