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南京地方工业的现状南京地方工业的概貌和现状可以通过下列六组数据予以说明:(1)、工业总产值全市1989年的计划数为182亿元,其中:中央,省属企业为66.5亿元,占36.5%,地方工业企业为115.6亿元,占63.5%.(2)、产品出口收购总值全市1990年计划数为16亿元,其中:中央、省属企业为7.4亿元,占46.3%.地方工业企业为8.6亿元,占53.7%.  相似文献   

2.
我省乡镇企业近十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1988年止,企业数从十年前的24700个发展到196000个;从业人员由25万人发展到126万人;总产值由3.6亿元增加到近50亿元,占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的35.6%。其中工业产值20亿元,占全省地方工业产值的19.39%;总收入达到43.9亿元,利税总额达到5.76亿元,上交税金1.75亿元,工资总额达到10.18亿元;固定资产原值达到19.76亿元;出口产品交售总额为5000万元。乡镇企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企业的发展;在解决农村剩余劳  相似文献   

3.
一、现 状从 1 950年— 1 999年 50年新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3 695 5亿元 ,其中中央投资 20 3 3 54亿元 ,占 55% ,地方投资 1 661 95亿元 ,占 45% ;国有单位投资 3 0 75 3 6亿元 ,占83 2 % ,集体单位投资 1 60 0 7亿元 ,占 4 3 % ,城乡个人投资 2 73 3亿元 ,占 7 4% ;基本建设投资 2 2 1 9 3 8亿元 ,占 60 1 % ,更新改造投资 553 68亿元 ,占 1 5% ,房地产及其他投资 41 9 88亿元 ,占 1 1 4%。说明新疆投资构成中 ,中央投资的增长对新疆经济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同时反映地方政府投融能力有限 ,以及投资增长点过于单一。投资是拉…  相似文献   

4.
1986年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以下简称巴州)各级党政解放思想,在迈步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程中,不断探寻发展区域经济的新思路,提出了发挥地区优势,充分调动地方、兵团及中央和自治区驻州企业三股力量,走联合协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整体推进、共同开发建设巴州的发展融合型经济的新思路。经过九年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效果。巴州的国民生产总值由1985年的9.02亿元,增加到1994年的31.09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下同),增长3.45倍,工农业总产值由1985年的14.3亿元,增加到1994年的42.45亿元,增长2.97倍,其中工业总产值由1985年的6.75亿元,增加到1994年的27.04亿元,增长4倍,地方财政收入由1985年0.45亿元,增加到1994年2.14亿元,增长4.7倍,农牧民人均收入由1985年的400元,增加到1994年的1020元,增长了2.56倍,通过发展融合型经济,增强了巴州区域综合经济实力,成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振兴巴州经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正>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形势发生可喜巨变。1986年农村社会总产值达7544亿元,按可比价格算(下同),比1978年增长1.7倍,平均每年增长13.2%;1986年平均每个农村劳力创造的社会总产值达1979元,比1978年提高了1.2倍;1986年平均每个农民纯收入为424元,比1978年的134元增加290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收入增长1.6倍;1980年农村贫困户还占总农户61.6%,1986年已下降到11.3%;1986年全国农副产品商品率已达58%,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达1990亿元,比1978年增长1432亿元。这几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以年均递增27.9%的速度飞速发展,1986年总产值3500多亿元,已占农村社会总产值47%,1987年又有较大发展,吸收了八千万农村劳力,在农村经济中已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目前农村经济形势发展喜人,农业生产形势却有点令人担忧。近年来全国物价上涨较快,肉、蛋、鱼、菜等副食品上涨幅度较大,粮棉油糖等凡沾上“农”的东西,都有点紧张,许多大中城市猪肉又实行凭票供应,对此人们议论很多。农副产品紧缺,市场价格  相似文献   

6.
2001年初,大庆市委、市政府提出“油化立市、项目强市、工业富市、科教兴市”的发展思路,全市组织实施了79个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7亿元。其中市级重点项目20个,实施16个,完成投资13亿元。新增销售收入6.4亿元,拉动地方工业增长5.8个百分点。这些项目的实施,对保持全市经济快速增长,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仍然存在着高新技术项目少,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项目资金短缺,融资渠道不畅;信息化水平低,市场灵敏性较弱等问题。这些都与服务业不  相似文献   

7.
一、国家对新疆的资金投入及成效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为促进新疆经济建设的发展,采取了许多优惠政策,给予了多方面的财力照顾和支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财政方面的投入。——中央对新疆的补助数额,由过去一年一定改为一定五年不变的包干办法,照规定期限内收入增长的部分,全部留新疆地方使用。据统计,新疆1992年财政收入共完成26.07亿元,比包干前的1979年5.49亿元,增加20.58亿元,增长3.75倍,增加的这部分财政收入全部留新疆使用。  相似文献   

8.
<正> 1、青海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从1980年到1993年,我省地方财政收入由16492.6万元,增长到113682万元,增加了97189.4万元,增长了5.89倍,平均每年递增 16%。同期,全国财政收入由1085.23亿元,增加到5088.17亿元增加了4002.94亿元,增长了3.69倍,平均每年递增12.6%。这一时期,我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超过全国财政收入增长的2.2倍,平均每年多出3.4个百分点。如果用1988年到1993年的数字来看,这个差别更加明显。全国财政收入增长了93.61%,平均每年递增14.1%,我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了124.3%,平均每年递增17,5%比全国平均每年多出3.4个百分点。可见,我省的财政困难,不是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不快所造成的,相反,恰恰是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较快才缓解了我省财政的困难。如果不是地方财政收入的迅速增长,我省财政比现在还要困难。  相似文献   

9.
一、基本情况 1994年辽阳市农副产品收购需资金30,000万元,市委、市政府与有关部门协商决定,收购资金分别由农行、企业及财政三家负担,其中,农业发展银行及农业银行为22,368万元,企业自筹6262万元,财政拨补1370万元。年底农行到位资金19,300万元,占应到位的86.28%;企业自筹了3805万元,占应到位的60.76 %;财政拨补1020万元,占应到位的74.75%。由于今年粮食的收购价格与市场销售价格差距较大,造成农民向国家售粮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在资金到位不足额的情况下,没有出现打“白条”现象。  相似文献   

10.
温岭县地处浙江东南沿海,是一个“四山一水五分田”的沿海 平原丘陵区。县境陆地面积92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4960平方公里,辖21个镇,13个乡,2个国有农场,总人口109万。 建国四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15年来,温岭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1991年,各项综合经济指标经国家统计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评定,名列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第59位。1992年国民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4.5亿元;工农业总产值46.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4.7亿元,农业总产值12.1亿元;财政收入1.52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0.5亿元;全社会外贸收购总额4.3亿元。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开始向小康迈进,职工年人均工资2520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418元。  相似文献   

11.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在改革的推动下,农村经济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1987年与1978年相比,粮食产量从3亿吨增加到4亿吨,增长32.8%;农业总产值(按不变价计算)从1801亿元增加到3185亿元,增长76.8%,农村社会总产值从2037亿元增加到19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2.3倍;农村非农业产值达4755亿元,第一次超过了农业产值;农民人均收入从134元增加到463元,增长2.5倍,基本上解决了十亿人民的温饱问题。由此可见,这些年农村形势从总体上说是好的。  相似文献   

12.
重庆直辖以来,南川市的经济社会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4.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23亿元,财政总收入1.87亿元,全社会各项存款余额2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亿元。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重庆市建设三个经济圈规划的实施,处于渝西经济走廊的南川市,如何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13.
90年代农村工作的主旋律是实现小康。农民收入是衡量农村小康的主要指标,它的增长快慢直接关系到农村实现小康的进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迅速发展。1978~1992年农村社会总产值由6.62亿元增加到45.2亿元,增长5.8倍;乡镇企业总产值由9.147万元增加到2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15.9元增加到618.7元,增加502.9元,增长4.3倍,农村由温饱向小康迈进。一、农民收入的阶段性变化及其变化特征1978~1992年宁夏农民纯收入大体经历  相似文献   

14.
15年改革开放给贵州的历史进程填写了新的篇章,10年经济翻一番目标提前3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由1978年不足7亿元增加到1993年的56亿元,农村95.8%的低收入农户目前已降到11.6%,全省国民经济、地方财力、人民生活均上了一个台阶.但同时,由于历史与现实、主观与客观等众多复杂条件的约束,贵州与全国平均水平的距离愈来愈大,在西部地区的差距也较突出.  相似文献   

15.
贵州的地方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6.26亿元增加到1993年的56.5亿元,增长8.03倍;同期全国财政总收入由1121.1亿元增加到5088.2亿元(含债务收入),增长3.54倍。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贵州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都还有明显的差距。由于基础差、基数小、总量少,尽管财政收入增幅较大,但仍入不敷出,需要中央补贴。本文拟通过与全国及部分省、区的比较研究,寻找贵州财政收入在近、中期可供选择的增长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一、增长与发展及其 所面临的问题 不能否认“七五”时期贵州烟草经济所取得的增长与发展以及对改变贵州地方财政预算约束所作的卓越贡献。与1980年相比,贵州1990年“两烟”产值达23亿元,其中卷烟17亿元,比1980年增长5.3倍;烤烟产量达到28.7万吨,增长4.2倍;卷烟产量达到208万箱,增长3.7倍,均高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长率。结构素质和质量也有较大提高。甲级烟份额由5%提高到22%,嘴烟率由不到1%提高到41%,上中等烟叶比例比1985年提高19个百分点,烟碱含量由0.7%提高到1%以上。烟草效益提高则对改善地方财政预算约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90年“两烟”税收(包括销售税、营业税)达到20亿元,超过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推动地方财政收入比1980年增加4.2倍;其中卷烟销售税金17.8亿元,是1980年的10倍多。  相似文献   

17.
现状分析。云南的生产建设资金在1981年前均由国家财政和银行两大块统包,证券投资是个空白。1981年以后,我省代理国家发行各种有价证券,到1992年共发行国库券8亿元(其中1990年发行1.4亿元、1991年2.5亿元,1992年3.5亿元;特种国债1990年发行7千万元,1991年发行了3千万元,1992年1亿元,共计2亿元;转让的有价证券48917、67万元,其中国库券31450.08万元,保值公债1739.24万元,基本建设债券45.32万元,重点建设债券30万元,金融债券49.63万元,地方企业债券10653.41万元,企业短期融资债券49.50万元。近几年,则连续发行了一些大中型企业的企业债券,这些债券一上市,就出现了群众争相抢购的可喜局面,有些公司债券在代销银行内部就被售完。同时,有些企业还发行内部股票,到1993年1月10日,我省已有29家企业开展股份制试点,股份制企业已有51户,其中股份有限公司12家,有限责任公司39家,股本总额达26.47亿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丁资金紧张局面。同时,金融市场也有了较大发展,到目前为止,全省已形成了7个大的资金市场,即昆明、曲靖、楚雄、玉溪、文山、思茅、大理,公开进行资金拆借,证券转让、外汇调剂等各项业务,并代理发行有价证券35.9亿元,其中企业债券28.6亿元,金融债券6.3亿元。 从以上现状可以看出我省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给新疆经济注入了活力,国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改革开放十年来,新疆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企业到上层,逐步深化,新体制的逐步确立,旧体制的变革,外引内联的有效进展,给经济注入了活力与生机,经济和社会方面发生了突出变化。到1990年新疆国民生产总值达251.88亿元,比1980年增长1.8倍,年均增长10.8%,国民收入204.95亿元,比1980年增长1.58倍,年均增长9.9%,社会总产直达458.65亿元,比1980年增长1.87倍,年均增长11.1%;地方财政收入由1980年的4.03亿元,增加到1990年的21.78亿元,增长4.4倍;十年来,新疆不断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连续夺得了农业十三年丰收,1990年粮食总产量达676.89万吨,比1980  相似文献   

19.
在计划经济时期曾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的粮食,现在也遇到了市场问题:由于粮食连年丰收,国家收购价高,市场销售价低,各地连续数年出现粮食严重滞销、仓库爆满的局面。近些年,随着粮食收购和库存量的大幅度增加,国家用于粮食的政策性补贴也大量增多,加上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挤占挪用粮食收购资金,粮食部门管理粗放;导致粮食企业亏损挂帐和不合理占用大量上升。全国粮食收购款在过去6年中共产生了2140亿元的“大窟窿”,根据国家审计署牵头的中央八部门联合审计的初步结果表明,其中800多亿元被挤占挪用;余者为亏损挂帐。这一切说…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有4.4亿多人。除务农者外,乡镇企业吸收了1.2亿人左右,剩余劳动力有近1.2亿人,据有关权威部门九十年代初的预测,到2000年则增加到2亿人以上。农村日益增长的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自/、十年代以来一直困扰着党和政府部门以及理论界的一个棘手问题,至今未找到一个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文就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一、正确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首先要澄清三个模糊认识,转变三个观念,排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想障碍。如何看待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无论是政府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