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从文的创作与"水"存有某种隐秘的同构关系。"水"是沈从文生命哲学的形象化和具体化,也是解读沈氏小说思想内涵的重要符码。"水"内蕴孤独、阻隔、忧郁等文化因子,与自命"乡下人"的沈从文的情感内核高度契合,显现出作品的悲剧性意蕴;"水"作为女性形象的外化,是天人合一自然生命观的表征符,寄寓了作家理想人性的追求;"水"作为作品的主体意象,实为作家柔韧与刚强和谐一体的双重人格写照,亦与其文格交汇合流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2.
在沈从文的作品中,“抽象”是一个具有特殊意味的概念,它特指那种意识与潜意识交融的迷狂、沉迷体验.沈从文很多思想命题,如“神在生命中”、“生命最完整形式”,都是在“抽象”中形成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学术界并没有充分注意到“抽象”一词的特殊意蕴,更没有注意到“抽象”与其生命之思的联系.重新审视“抽象”的内涵对于揭开沈从文思想之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倩 《南都学坛》2006,26(3):49-50
沈从文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风格独特的作家,在他诸多作品中不乏有较多的情爱描写。在沈从文的审美视野内,性爱是作为人的生命存在、生命意识的一种象征,他主张一部伟大的作品,总能表现出人性最真切的欲望。他肯定人的自然、和谐、健康的情欲,反对生命的被束缚,反对虚伪的道德观念,反对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某种倒退。沈从文以唯美而又犀利的笔调向人们揭示了“美在生命”的哲学意蕴,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北朝文人诗中,出现了许多"露"的意象.其象征意蕴,主要包括悲剧的生命意识、纯洁的自我形象、超然的神仙世界、哀婉的思妇情结、严酷的自然环境等五个方面,具有短暂、洁净、清冷、萧索、严寒、凄凉、哀婉、超脱等悲剧性象征意蕴.每一种象征意蕴,都伴随着相关的其他意象,从而构成与时代特点和文学特征相吻合的悲剧性意象群.  相似文献   

5.
休闲是新兴的哲学话题,道家是中国传统休闲哲学的源头。“大知闲闲”集中体现着道家休闲哲学智慧。在自然、社会与精神三个维度中对技术、语言、游戏等重要问题分别阐述,以揭示道家哲学的休闲意蕴。道家休闲哲学乃是一种生命哲学,对当代休闲文化建设与生活品质提升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庄子》寓言中有许多鸟意象.《庄子》寓言中的鸟意象在本质意蕴上,既有对上古神话传说中鸟意象“不死”意蕴的继承,又有根据道家思想中“自由”意蕴的改造,还有从现实生存环境出发对有关鸟意象的创构.在这种对鸟意象意蕴的继承、改造和创构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不死”和“自由”等梦想的追求、向往以及对残酷生存现状的无奈和感喟.  相似文献   

7.
雾是沈从文小说中一个显著意象,具有多种表现形态,如晨起与夜暮的时间流转、水光与天色的辉映变幻、孤独与忧愁的情绪蕴含,以及对于隔阂、生死、家国未来的象征等等。雾气缭绕的湘西给了沈从文创作雾意象的自然环境,传统文化的熏陶也让他攫取到了雾意象之美,而雾意象也符合沈从文的创作偏好,是其写作过程中的主观选择。  相似文献   

8.
沈从文对“生命”的理解与他对“水”的自然性态的感悟密切相关。水的“润下”、“顺其自然”和流动不居与柔性 ,构成沈从文“生命”的隐喻。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精心建构了一个奇特的"水"意象,对它的解读是我们开启作家隐秘心扉和理解作品的一把金钥匙;沈从文对水的钟情有特定的文化和心理根源;水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原型意味,沈从文从水与忧郁、水与生命、水与自然三个方面借用了"水"意象的传统资源,来构筑他的艺术世界和传达他的审美理念.在挖掘和利用"水"意象传统资源时,赋予了它浓郁的抒情色彩和乌托邦情怀,显示了卓越的文学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0.
宋词大量出现水意象 ,与水在生命发展史上的作用有关。在中国文化中 ,水与生命关联的第一极符码表现为物质性 ,第二极表现为爱情性 ,第三极则表现为智慧性。因此我们可以说 ,文化中的水表现为物质生命之形 ,爱情生命之形和智慧生命之形  相似文献   

11.
论沈从文的文化心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心理是研究沈从文的重要窗口。新的道家思想形成了沈从文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其中“静”的捕捉和“美丽总使人忧愁”的风格尤为醒目。现代批判是沈从文文化心理的另一重要方面,汉人、“海外飞来的蝗虫”、阉寺性等都被他视为堕落,“病”更是他经常使用的意象。解放后,面对“信仰单纯、行为一致”的时代,沈从文从不能适应到对“思”与“信”的反思,最终在回归传统文化中显示出无从驯服的斑马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12.
“道”作为人们生存的法宝蕴藏着无尽的生命智慧。基于对老庄之“道”独到的把握与体认,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周敦颐援道入儒,其宇宙生成观、自然观、名节观无不闪烁着道家天和、人和、境和等生命智慧。  相似文献   

13.
鲁迅象征创作的意象资源需从同代作家的创作共相与中外文化两个角度考察。从前者看 ,鲁迅与时代话语保持了互动关系 ;但他将分散于时代话语中的象征要素结合起来 ,完成了关于一个时代也是关于一种文化的象征建构。从后者看 ,佛教、基督教、儒家、道家均对鲁迅的象征创造有影响 ,而尤以佛教之地狱、基督教之耶稣形象影响至大。鲁迅的象征创造突破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模式 ,将中国象征文学带入了一个现代时期。  相似文献   

14.
道家文化与楚文化互相渗透的现象,使得保留浓厚楚文化色彩的湘西文化除具有自己的文化特质外,也染上道家色彩.这种道家色彩以一种集体无意识方式积淀在沈从文的内心,使沈从文的创作表现出了道家文化意蕴.为了找寻完美的人性理想,这位具有现代理性的"乡下人"对儒家文化中的积极因子表示出了认同,进而形成沈从文自称的"新道家思想".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园林与道家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论证了目前从园林布局、空间结构、“一池三山”、“效法自然”以及玄学思想等角度说明“中国园林体现了道家思想”这一说法在立论上的不足,认为论据的缺陷在于无法把道家思想落实在园林的具体形式和内容之上。通过道家思想在山水审美方面与其他思想的区别,文章指出了中国园林的道家思想是通过园林山水的象征尺度,以及植物选用的象征意象等内容来体现的;并认为虽然中国园林中有道家思想的成分,但不能从总体上将中国园林从思想的角度概括为道家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德”作为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中国古代一般文献中主要是一个伦理学范畴.道家所谓“德”虽然也具有伦理学含义,但主要是一个哲学范畴.道家之“德”深具生命论意蕴,其根本内涵是万物和人从生命终极根源“道”那里获得的生命力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生命内在本质和个性特征,“道”是生命形成的潜在力量和终极根源,“德”则是生命得以形成的现实根据.对“德”的这种理解在道家代表性著作《老子》、《庄子》、《淮南子》中均有充分体现,由此形成了道家别具一格的德论思想传统,并以其不同于其他诸子的德论而丰富了中国哲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坚实的曼荼罗》是澳大利亚著名作家帕特里克·怀特的长篇力作。"曼荼罗"之舞是该小说的核心意象,主人公亚瑟正是通过跳"曼荼罗"之舞诠释了他生命的意义。文章从"曼荼罗"意象和亚瑟"曼荼罗"之舞的象征意蕴入手,分析亚瑟与其他小说人物如达尔西、波尔特太太和瓦尔多等人的关系,揭示小说主题。  相似文献   

18.
水一般美的女性生命特质——沈从文小说中水与几位年轻女性的关系邢建勇沈从文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苗族作家,沈从文小说几十年来之所以“存在”,并在不断地升温升热,重要的原因是人们发现了许多只有从沈从文小说中才能发现的美,特别是生命之美。这正如米兰·昆德...  相似文献   

19.
何其芳在其诗集《预言》里将颜色意象运用得十分出色和耐人寻味。象征“生命的觉醒”和“达到最旺盛的境界”的绿色出现18次;象征着人性中最深层的两种冲动“行动和欲望,开放和压抑”的红色出现15次;体现“光明和生命的颜色”和“青春力量”的黄色出现20次,既是“纯洁的颜色”和“充满希望和潜力的形象”,又表示“空虚”和“抑制的状态”的白色,出现27次。蓝色等甚少出现。颜色意象在各卷中数量的多少和变化,既意味着题材的集中或改变,也意味着心情的集中或改变,多侧面丰富了作品的意蕴,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性。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古代文学的桑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 ,桑与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密切相关 ,因而桑意象频频出现 ,不仅产生了“桑中之约”的风习 ,而且形成了采桑女故事情节和圣贤“生于空桑”两种主题模式 ,并赋予桑意象多重文化象征意蕴。文章拟对两种桑意象主题模式做出深层次的阐释 ,意在揭示出桑意象丰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