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这个歌后语是广大人民群众对《三国演义》中刘备形象的一个总结.也是对作者塑造人物的艺术方法的生动而又得体的概括。作者确实抓住“哭”这一细节,写活了刘备。在《三国演义》前85回里,作者描写刘备的哭就有近20处之多,里面有真情的哭.有虚曲的哭,也有狡诈的哭。作品通过刘备一次又一次的哭.逐渐地丰满了这个形象。可以说.刘备的哭,哭出了性格,哭活了人物。  相似文献   

2.
有个女青年,千里迢迢汽车、火车这么倒换着才来到青藏高原。干什么?就为了孤孤独独痛痛快快地哭一场——这儿离天空特别近,而离人群特别远,很适合哭。对此,我很是羡慕。一是羡慕她有时间。千里迢迢,一来一去,怎么也得四五天吧?像我等工薪阶层,为生计计,  相似文献   

3.
在新红学家发现加注了脂砚斋的批语的版本前,红学研究中并无脂砚斋其人。脂砚斋不是第一个阅读《红楼梦》的读者,也不是第一批书的人。当时社会上还有其他版本、其它书名的《红楼梦》在流传,不止脂砚斋所抄阅再评的《石头记》一种版本。所谓“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苦哭芹,泪亦殆尽”等语是脂砚斋说的假话。  相似文献   

4.
在一部《西游记》中,孙悟空曾多次垂泪而哭。究其哭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为报效唐僧。二是为求正果之难。这两个原因正是孙悟空全部行动的核心,而第一类原因中本身又具有求正果的因素。所以,本文认为,孙悟空是一个有着浓厚孝悌观念的虔诚执著的求索者形象。  相似文献   

5.
分析指出,在文学作品中,"哭"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段,具有极其重要的审美意义和研究价值。本文立足于《金瓶梅》文本实际,对"哭"态进行系统的分析、探讨、研究。分析书中人物百般哭态的描写,以及由这种种哭态所刻画出的鲜明的人物性格,凸显出的人物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刘墉 《可乐》2010,(5):76-77
遇到一个师大的老同学。 “教了二十多年书,有什么感想?”我问她。 “有,也没有。我教初一和初三,年年毕业班的学生对着我哭,我也陪他们哭。一转身,我又迎接新生入学。他们对着我笑,我也陪他们笑。在同一个学校里,甚至同一栋大楼里,我哭哭笑笑了二十多年,哭老了,也笑老了。可是,而今他们在哪里?”  相似文献   

7.
人们都说笑比哭好,可我就是我生性爱哭。只要有不顺心的事,我就会大哭一顿。虽然妈妈经常对我说:"还是要多笑。笑能使人长寿,笑能赢得别人的欢喜,笑象征着健康,象征着幸福……"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我相信这句话是对的,但只以为有一定道理,并不是百分之百。因为,在我看来,哭也有哭的好处。当你的心里不愉快时,哭出来,不是会觉得舒畅一些了吗。当你受到委屈时,哭出来,心里的许多烦恼自然会减轻许多。还有哇,当你想得到一样好东西而又不  相似文献   

8.
《红楼梦》是一部展示人世间"情"与"无情"大搏斗的大书。它通过书中的人物及故事,真实、形象地展示了这一大搏斗的全过程。而"大搏斗"的最终结果却是:"情"被"无情"无情地毁灭了,人世间落得个"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相似文献   

9.
刘索拉 《社区》2009,(26):14-14
林黛玉不死,就是单身职业女性 记得小时候看《红楼梦》,为了林黛玉来回地哭.就因为她没得到贾宝玉。几乎所有浪漫的女读者都由此而蔑视薛宝钗。看到书的结尾,薛宝钗落了个单身母亲,大家都说活该。其实单身母亲的乐趣到了如今才揭晓,闹了半天那也是一种天堂!  相似文献   

10.
那天,我哭了     
记得美国正式对伊拉克发起进攻的那天,我哭了!为什么哭呢?告诉你们吧,我是因为这个世界不和平而哭。嗯?大家会觉得很奇怪,世界不和平有什么可哭的?又不是中国跟别的国家动武了,哭什么?不,我不是为了自己哭,而是为了那些由于各国政府之间出现矛盾,到头来受苦最多的百姓们而哭!我  相似文献   

11.
《说文解字》一书中有“省声”的体例。所谓“省声”,就是指形声字声符的笔画或某一部分的省略。关于省声问题,前人提出过不少怀疑的意见。清人段玉裁就说过:“许书言省声多有可疑者,取一偏旁,不载全字,指为某字之省,若‘家’为豭省,‘哭’之为‘狱’省,皆不可信。”(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哭”字下)这种怀疑不是没有道理的。通查《说文》全书对省声字的分析,体例是极为混乱的,例如,伤、觞、(?)、殇是古音同部、声符相同的几  相似文献   

12.
我的个性,就如标点符号一样的生动有趣。省略号与泪珠“……”你难道不觉得这点点相缀的省略号是多么像“扑簌”不止的泪珠?反正我觉得。哭,并不代表人软弱,我们不该为‘哭’而感到羞愧!我的生活中似乎都有哭。一次,我家的狗狗被夏天那猛烈的骄阳晒死了。我听到这消息,就好像被人用铁锤在我头上狠狠地敲了一下,我躲在房间里号啕大哭,一边哭,一边还说“:狗狗,你死得好惨啊……”我足足哭了两个多钟头!要知道,上幼儿园,狗狗陪伴着我;做作业时,狗狗守侯着我;周末玩耍,狗狗成了我的保镖;在家寂寞,狗狗陪我做游戏……破折号与犟劲说我身上有一股…  相似文献   

13.
左岸 右岸     
我知道哭的季节到来了所有的水都倾泻而出渲染了你,渲染了我,涂抹了我的眼睛你知道我在为你哭吗?我的故事里,只有两个角色一个是为你哭的我一个是为我哭的你看着我的眼睛,看着我的泪痕那里雕刻着空灵而寂寞的思念它们晕迷,它们憔悴,它们死去我的唇吻不掉那道痕迹,你呢?——《独行的颓废荒原》  相似文献   

14.
说起我与书的故事,可能是我跟它有缘吧。在读幼儿园时,我就喜欢上了它,不管是小人书或大人书,只要是书我都会拿起来看,因此也落下了很多笑话。记得两岁时,妈妈买来一本童话书,我很好奇,就让妈妈讲给我听,当妈妈读到“小鸡为吃到一条在河边的大青虫——不小心掉进了河里”时,我就一把抱住妈妈哇哇大哭起来!妈妈以为我是害怕,搂着我说:“不怕,不怕。”可我还是哭个不停,边哭边说:“妈妈,小鸡掉进河里快淹死了,快打电话叫爸爸来救救它吧!”妈妈笑着说:“傻孩子,这是书里的故事,不是真的。”还有一件事现在想起来更是让人哭笑不得。一天傍晚,我…  相似文献   

15.
金圣叹与吴江沈氏交游探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圣叹与文学世家吴江沈氏的交往 ,对其一生影响甚大。诸沈在政治倾向上多为遁世遗民 ,在文艺修养上多精于词曲音律 ,在为人处世上多敦信尚义。在圣叹生前 ,他们与之切磋交流、相濡以沫 ;在哭庙冤案发生后 ,更有收殓骸骨、收留遗女、收存残书等种种侠行义举。关系至密者 ,或为其弟子 ,或为其姻娅 ,是金氏交游中最为亲近的一支。  相似文献   

16.
金圣叹生当明末清初,那正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尖锐到了极点的时代。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只以教书、批书度日。他批过许多书,而他最重视的是所谓六才子书,它们依次为《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记》。后两种是全部完成了的,影响很大;其余四种没有完成。《杜诗》据说解了大半(现存一百七十余首),他就因所谓“哭庙案”为清廷杀害了。本文仅就他的《杜诗解》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17.
论“哭”     
“哭”见于“三礼”,近二百条。礼之用何?《礼记》:夫礼者,所以定亲疏、绝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道德仁义,非札不成;教非礼不备;分争辩颂,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礼”有五,吉、凶、军、宾、嘉是也。“凶礼”亦有五,《周礼》:“一曰丧礼,哀死亡;二日荒礼,哀凶札荒、人物有害之也;三曰吊礼,哀灾祸,遭水火也;四日桧礼,哀围败,同盟会则货,以史其所丧也;.h曰恤礼,哀寇乱,邻国相忧也。“凶”事致哀,各国皆然。唯我国古代,即哀哭亦当依制,不当哭而哭、哭而失度、哭而不在也哭之所、当无声而有…  相似文献   

18.
京都奇叟     
我在少年时,觉得书的作者与书一样很了不起。及至青年时,不论什么书,只要符合自己需要的类别或内容,就来者不拒,一概接受,虽然也有严厉的批判。待到笔者来至北京,才真正感受到书有好坏之分,作者有真伪之别,出版社有高下之论。作家黄殿琴就是一位真作者,也是一位水平颇高的作者,她的新著《京都奇叟》是一本认真而详实的书,是一本生动而颇具文化价值的好书,值得一读,也值得作为资料收藏。  相似文献   

19.
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用他的诗描绘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完整的生活画卷,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杜待今存1400余首,其中大量是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悲苦心情的,诗中直接出现“哭”、“泪”等词语的就有近200首。这些“哭”诗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诗史”所展示的深刻内容,我们大都可以从“哭”诗中透视出来。走向现实主义的艰难历程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但他并非一开始就在现实主义道路上迈进,而是经历了一个艰难的转变过程。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杜甫35岁以前的诗作近3O首,其中没有一首有“哭”类词。俗话说:男儿有…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乃曹雪芹的"哭泣"之作,他在小说中确为"千芳一哭,万艳同悲"之女儿们的人生悲剧而哭,而且属于感情深、哭泣痛者.但曹雪芹深以为悲痛者,又远不止女儿们的人生悲剧.曹雪芹所悲者,有身世、有家国、有人类社会,其在《红楼梦》中所再现的就是这样一个人人身陷其中而又不能自拔的悲剧.曹雪芹并没有把再现如此的悲剧为小说的宗旨,而是在探寻悲剧之因和从悲剧中走出的路子.曹雪芹以女娲所炼的补天之石为小说的引子和线索,显然是有寓意的,这一寓意中更多的是积极意义的探寻.所以,曹雪芹有孔子"挽狂澜于既倒"的使命感,《红楼梦》寓有《春秋》大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