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引言 自1900年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以来,已经历了一百年的历程.就中国敦煌学研究发展而言,敦煌文学研究是较早开始的,相较于敦煌学的其他研究领域而言,敦煌文学研究成果也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20世纪是敦煌藏经洞开启后敦煌学由滥觞到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虽然伦敦、巴黎、圣彼得堡和北京四大收藏中心收藏的敦煌文献尚未完全公布,但凭借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在敦煌文献的分类整理和敦煌学的各个研究领域,仍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此已为人所共知,无须赘述.  相似文献   

3.
敦煌学是一门以地名学的学科,谈到敦煌学,一个无法绕过的话题就是敦煌和设在敦煌的研究机构--敦煌研究院及其前身--国立敦煌艺术研究所、敦煌文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4.
1942-1943年,画家谢稚柳在敦煌实地调查道士王圆禄发现莫高窟藏经洞后的活动.他在1949年2月出版的调查报告<敦煌石室记>中说道:"王道士于是延城中士绅来观,士绅辈不知其可贵,谓此佛经流落于外,诚大造孽.辄嘱仍还置窟内.王道士颇机诈,思借之以贸利,私载经卷一箱至酒泉,献于安肃道道台满人廷栋.  相似文献   

5.
敦煌藏经洞,即莫高窟第17窟。由于在该窟发现了约五万卷经卷遗书而得名,并震动世界。由此在世界上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敦煌学。然而藏经洞是何时封闭的?其原因何在?八十年来中外学者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漫谈敦煌遗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起来,从1983年参加兰州的敦煌吐鲁番学会成立大会至今,我与敦煌学也算有了四分之一世纪的缘分,但现在来做这篇命题作文,仍有不知从何处下手之感.在此就几个工作中遇到的小问题谈谈看法,以求教于同好.  相似文献   

7.
明人阅读、接受《山海经》的历史情况,具备提炼问题并进行断代研究的学术价值.《山海经》文本在明代得以广泛传播,明人进入阅读《山海经》的普及化时代;《山海经》的学术价值在明代得以重新树立,通过"夏鼎说"等问题的申说、论争,明人彰显出治《山海经》之学的高度自信.明代的阅读风气与学术流变互为表里,更易了人们接受《山海经》的传统认知,以"古文奇书"为接受预期的认知形态,尤其是对"奇"的标举,促生出诸如"史部""子部"的属性转变等学术问题.明人接受《山海经》的历史全景,描绘出"明人"这一学术群体在学术史上的独特性情与地位.  相似文献   

8.
所谓敦煌学,是一门以敦煌石窟艺术、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物、敦煌其它遗留文化和相关史料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 这个定义里面的关键词组是“研究对象”,这是一个偏正词组,即:研究的对象;从整个定义的深层涵义上讲,也可以说是一个动宾词组,即:研究某对象。其中,对象是“敦煌石窟艺术”、“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物”、“敦煌其它遗留文化和相关史料”三大内容。怎样去研究这些对象呢?是“综合性”地去“研究”。所谓综合性,在这里实际上是不同角度(方法、手段)的意思;另外还有不同目的的意思。  相似文献   

9.
刘清玄  刘再聪 《社科纵横》2008,23(4):119-120
敦煌文书中保存有近二十篇<咒愿文>,根据内容来分析,其目的主要是用于婚礼上为新婚夫妇祝福的一种酬唱颂诵之作.文书所反映的内容弥足珍贵,是了解中古时期敦煌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绝佳材料.同时,它反映了中古时期敦煌社会的一种婚俗,为后人展现出了一幅中古时期敦煌社会的婚俗风情画.其性质已由原来与宗教有关的"咒愿"演变为专门在婚礼上用来表达喜庆吉祥的祝贺之词,并已成为敦煌婚俗的一部分.本文试就这类文体的类型、体制、内容、创作者、咒愿后的赏赐和特点等问题作一番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郑大华 《浙江学刊》2004,(3):147-153
张君劢一生"徘徊于学术与政治之问",是现代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学问家.但长期以来,人们研究较多的是他挑起1923年的"科玄论战",成为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而对他的学术和政治活动研究不多.实际上,他对儒家思想的阐发,对西方学理的输入,对治学方法的重视,促进了中国传统学术向现代的转换,加快了中国学术与世界学术接轨的步伐,其对中国现代学术的贡献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八十九年前,敦煌藏经洞发现的两万余卷敦煌遗书,同精美的敦煌壁画,彩塑艺术一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珍宝。在这几万卷敦煌遗书中,除了佛道经典著作和一些经史子集外,还有歌辞、诗歌、话本小说、俗赋、变文等一大批通俗文学作品,构成敦煌学中,敦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当时社会历史和文学发展的宝贵材料。本文拟就敦煌变文及其艺术谈一点粗浅的认识,以求教于专家。  相似文献   

12.
由南京师范大学、日本京都大学、台湾南华大学、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联合举办的"转型期的敦煌学--继承与发展"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9月7~11日在南京师范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13.
针对材料、化学、生命等学科本科生培养的特点及普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探索通过"进展梳理,知识链化,科创倒逼"的进展写作训练模式,形成了提升本科人才培养水平的有效方法,培养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能力特点突出、专业发展目标明确的学术型一流本科人才,产生了突出培养效果及典型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4.
"学术契约"是基于相关主体间的履约而构建的一种强规范学术管理模式.目前观之,这一模式遭遇了制度性困境,呈现出学术制度导向的"内在致庸性"、学术责任泛化和学术行动集体无意识等弊病."学术责任"模式作为一种反思性的存在,是基于对现行"学术契约"模式之流弊全面审查后的全新范式.其内核是致力于对学术个体的学术责任的"唤醒",倡导学术宽容主义,规避学术管理中的工具化思维,植入制度人文因子,回归学术作为"精神的志业",变革管理本位的学术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5.
杜琪 《社科纵横》2007,22(1):1-4
敦煌壁画中的建筑形象资料,是一笔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和财富资源,从中选取一些建筑图样在兰州实际构建一座主题公园,形成系列性的主体景观和文化内涵表徴,既是对敦煌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弘扬,更是一项整合甘肃旅游资源,促动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文化兰州" 的重大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韩“学术伦理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8月31日在中国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外中国学研究中心和韩国经济.人文社会研究会人文政策研究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和韩国的数十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就学术伦理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外中国学研究中心汝信教授主持了开幕式。他认为,目前学术伦理问题已经引起了各国的关心和重视,因此,本次会议以此为题进行的讨论非常及时,也非常重要。中国社会科学院武寅副院长致开幕辞。她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此次会议意义非常重大。…  相似文献   

17.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关于学术规范和学术批评的论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文全  王刚 《浙江学刊》2005,(2):139-143
近年来,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成为中国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本文主要从治学方法的角度,在已有的关于中国学术界学术规范和学术批评讨论的基础上,对一些违背科学研究的基本精神、丧失"朴学"传统的种种"失范"现象进行了简要的评述,认为批评乃是保证学术规范和学术健康发展的主要手段,并呼吁学界同仁从对中国学术建设和学术发展负责的高度善待批评.  相似文献   

18.
李同乐  朱金花 《社科纵横》2014,(10):103-107
宋代是台州学术文化由落后走向繁荣的转折期。从外部看,北宋安定之学和洛学的传入、南宋朱子学的传播和浙学的兴盛为台州学术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从内部看,地方学术家族在推动台州文化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安定之学传入台州;二是扩大了朱子学在台州的影响;三是为不同学说的交流融合提供了平台。台州学术家族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反映出宋代台州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均衡,学术家族在地域学术文化发展中起到了"堡垒"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学术话语的本质出发,阐释社会学术文化观念和社会建构论思想。把学术文化当作一种社会活动而不是离散的语言技能,恢复了社会语境对于理解和重构学术文化的重要性。社会建构论认为,学术知识,乃至社会现实本身,是通过人们之间的日常交往用话语构建的。学术话语并不是客观现实的表征,而是个体之间的对话。学术话语不仅在学术共同体中构建知识,还代表不断地寻求学科的地位和声望。学术话语研究必将对政治、经济语境和国际学术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章彦 《社科纵横》2005,20(2):152-152
文章记述了甘肃敦煌学学会成立以来的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