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炫 《江海学刊》2006,(6):5-12
否定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欲望世界应该以自然的丰富性、无价值高低性体现当代健康自然的涵义,从而告别“轻视欲望”与“沉湎欲望”之对立性循环和老庄、卢梭等的自然观。但欲望世界的底线必须是“全方位尊重世界”,从而与西方民主尊重观的“非全方位性”与中国温情文化的“非尊重性”有所区别。在对待性质不同、世界观不同的价值冲突问题上,应该建立“不同才和”与“价值并立”的社会文化交往观,以完成对中国传统“和而不同”观念的当代改造与补充。  相似文献   

2.
荀子《解蔽》的实质是以“己之蔽”解“人之蔽”,他在知识与价值、天道与人道、道与物、认识途径与实践环节、认识前提与目的、认识的无限性与终极性等问题上均暴露了他的认识之蔽。因此,他不但未能解人之蔽,更未能如当前学术界有人所说“发现自我”,而是将自我价值淹没在“圣王”、“群体”的光辉之下,最终造成自我价值的泯灭。  相似文献   

3.
"合宜性"及其伦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宜性”是亚当·斯密一个具有独特话语意义的词汇,是对人的行为(包括经济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和价值判断的伦理尺度。人类社会以“合宜性”为标准,通过“公正的旁观者”对他人和自我行为的道德评价来维系整个社会在伦理观念中的“一致的估价”,从而调和利己主义与同情心的矛盾,实现“自我赞同”向具有合宜性的“社会赞同”的过渡。“合宜性”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它有着深刻的个体自我伦理、社会经济伦理以及生态环境伦理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陈微 《社会科学》2000,3(5):34-38
知识的价值性,在于利用知识实现生命个体、人伦社会、自然宇宙、天地精神之和谐,使知识的社会更符合人性。但是,人们日益震惊地感到,知识应用却往往产生对这一价值的背离:生命科学带来的人生意义危机,网络技术的伦理困惑,高科技下的生态环境破坏,知识经济引发的分配公正,高技术者职业流动的违约后果,等等。这使我们不得不去认真思考:知识本身是否具有道德性?知识活动是否受道德价值指导?知识社会需要形成什么道德规范?发掘知识的人性价值,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新课题。一、知识与道德的关系知识与道德存在着必然联系。知识的最高价值在于真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中华性”即当代中国民族文化认同为基本问题,对当下中国思想界有关“中国的现代性”的三种重要思路进行了梳理和评论。本文认为,有关民族文化认同的思考,必须将深入思想内里的历史研究和立足现实选择的价值承担结合起来。它必须通过一种严格的知识批判同时沟通历史、现实与行动。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是技术与学科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经由“技术—教育”的嵌入逻辑,人工智能从范畴、要素和范式等方面助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智能化实践,生成了“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现实基础,但同时也带来了主体性消解、价值性偏离、情感性威胁和自我性失衡等潜在风险。亟需从把稳“恒”与“变”的逻辑主线,驾驭技术与价值逻辑的现实张力,提升人机交互的情感温度,匡正虚实相融下的自我失衡等方面构建“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一体互嵌的深度融合路径。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钗黛形象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红楼梦》研究中 ,对“钗黛”形象及其价值的探讨已很多 ,但从历史、文化视角总结“钗黛”型知识女性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者还不多见。黛玉追求精神唯美与宝钗强烈自我价值欲的历史承传性及“钗黛合一”价值追求的悲剧性 ,揭示了中国知识女性的生命价值及其实现自我历程的曲折性  相似文献   

8.
"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角色定位和形象抒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忠 《云南社会科学》2005,6(1):114-119
“五四”时期,知识分子肩负着启蒙与救亡的双重任务,在思想先驱与革命战士的角色选择上,他们大多将角色定位在“人的解放”与“文的解放”上,试图走出一条经由“立人”而“立国”的道路,“自觉”与“浪漫”可以称之为这一时期知识分子角色的两大基本特征,对应于此,文学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心灵世界也经历一个由高亢到苦闷到孤独的阵痛过程。  相似文献   

9.
随着价值相对主义愈益逞辩于人文学术的腹地 ,史学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先前所谓“历史本来面目”的执著渐次松开后 ,史学须得找到一个新的阿基米德点以获得人们的再度信赖。人们当然可以更多地从西方“新历史主义”的后现代话语那里觅取希望 ,这里却情愿借助中国史学的资源探求另一条蹊径。一、从《春秋》“其义则丘窃取之矣”说起中国史学的源头可追溯到经由孔子笔削之《春秋》,尽管这之前早就有了诸多编年性的纪事文献。孟子曾如此评说《春秋》的发生 :“王者之迹熄而诗亡 ,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杌》,鲁之《春…  相似文献   

10.
邓文华 《河北学刊》2006,26(6):137-140
在西方文学史上,诗与宗教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具有一种“持续的含混性”。这种“含混性”背后隐约透露的是对一种永恒超越的“虚灵价值”的追寻。在英国近代文化史上,马修.阿诺德对“完美”的追求、瓦尔特.佩特“艺术至上主义”的思想、T.S.艾略特“文学与神学的双重标准”以及英国新批评派代表人物I.A.瑞恰兹对“诗歌真理”的倡导,都在不同侧面彰显了宗教与诗对虚灵价值的不断趋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