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的统战活动李美子1945年8月至10月,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和以蒋介石、张治中、邵力子等代表的国民党,在重庆举行了世人关注的国共两党和平谈判。在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为了宣传我党关于和平、民主、团结的主张,揭露...  相似文献   

2.
国共双方对重庆谈判都高度重视,派出得力人员组成谈判代表团。中共代表团以毛泽东为首,辅以了解全局、富有谈判经验、机智灵活、刚柔相济的周恩来、王若飞。国民党代表团由蒋介石操纵,指派政治上老练通达,能严格按照自己的既定方针办事,且主张用政治方法解决中共问题的资深官员组成。双方代表团的最佳组合,预示着谈判斗争的激烈艰难但亦有所结果。  相似文献   

3.
张小满 《南都学坛》2001,21(4):37-38
国共重庆谈判期间,王若飞是周恩来的得力助手,他与周恩来配合协调,刚柔相济,相得益彰。他谈判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强调谈判问题,力争主动;尊重实事,迫使国民党让步;针锋相对,回击国民党代表的恶意攻击和无理狡辩。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美国解密的尼克松总统档案,运用国际关系研究中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解读周恩来与基辛格的谈判话语,探求基辛格北京秘密之行成功的原因.笔者将1971年7月周恩来与基辛格峰会成功的原因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第135和136次中美大使级会谈和巴基斯坦"从首脑,经首脑,到首脑"秘密渠道的信息传递扮演了"挑夫"的角色,"预备级会谈"为周基峰会铺平了道路.其次.双方的外事工作作风令彼此感到舒服,周恩来强调天时、地利、人和,而基辛格则信奉秘密外交.再次,彼此均认可对方独特的谈判风格,并且不断地努力适应.  相似文献   

5.
1950年1月 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在莫斯科同苏联会谈,商定苏联援助中国一批重点工业项目,其中包括建设一座现代化载货汽车厂。 1951年3月 政务院财经委员会批准第一汽车制造厂在长春兴建。  相似文献   

6.
秦九凤  刘震 《可乐》2008,(7):68-68
1945年9月2日晚,蒋介石在重庆举行晚宴.邀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赴宴。酒宴结束后,蒋介石突然心血来潮,自恃棋艺高深,当着国共两党要人的面,邀请周恩来:"恩来呀,听说你象棋颇见功力.我们两个人能否对弈一局?"周恩来当即风趣地答应:"好嘛.桌上两党和谈,桌下楚汉相争。委员长能有如此雅兴,实在不易,我周恩来岂能不奉陪?"  相似文献   

7.
1945年8月至10月,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举行了世人瞩目的重庆谈判,取得了签署《双十协定》的积极成果。重庆谈判是“中国历史上一件大事”(张治中语),也是国共两党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使中国共产党获得了极大的主动,使国民党在政治上陷入了被动,并有力地推动了国统区的民主运动。因而重庆谈判也是史学界研究的一大重要课题,但据笔者所知,很多著作和论文述及重庆谈判时,大多只是介绍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功绩,对王若飞却是一笔带过,缺乏深入研究。因此,本文将着重探讨王若飞在重庆谈判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1942年8月,蒋介石约见周恩来,提出想在西安约毛泽东一晤。经中共中央商议,决定由林彪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10月13日和12月14日,林彪同周恩来两次会见蒋介石,向蒋介石提出国共两党关系的四条意见。与此同时,国民党派郑延卓出访延安,会晤毛泽东。毛泽东认为中国应实行七分资本主义三分封建主义的民生主义。   相似文献   

9.
1955年5月,周恩来总理提出:中国人民解决台湾问题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 1956年4月,毛泽东主席提出“和为贵”、“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等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1920年到1924年先后去法国和德国勤工俭学,在旅欧的中国学生和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赤光》杂志是他与当时在欧的进步青年创办起来的。《赤光》是手工刻写油印的刊物,现在在法国里昂市图书馆尚存有17期。周恩来、王若飞、李富春、邓小平、瞿秋白、  相似文献   

11.
卡特时期美国驻华联络处主任伍德科克在中美建交谈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伍德科克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待中美关系,希望早日实现两国关系正常化,积极参与了正常化进程的启动。作为中美建交谈判的美方代表,伍德科克准确表述美方的立场和观点,观察中方的反应,并适时向美方谈判决策者提出自己的建议。在与邓小平的关键性会谈中,伍德科克表现出较高的谈判技巧,促成了双方立场的接近和建交协议的达成。  相似文献   

12.
李维汉对我国少数民族社会改革道路进行了不断探索,提出了和平改革的方针,主张在民族地区建立和发展包括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在内的统一战线。他还把自己提出的而得到毛泽东、周恩来肯定的“和平赎买”民族资产阶级思想进一步引入到对少数民族的社会改革中,从而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些都丰富了毛泽东统一战线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关于落后民族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一九四五年 十二月 十六日 周恩来同志受党中央的派遣,率领由董必武、王若飞、吴玉章、叶剑英、陆定一、邓颖超同志组成的中共代表团,到重庆参加政治协商会议(董必武、王若飞二同志已在重庆)。随员有李澄之(山东大学校长)、何思敬(延安大学法学系主任)、齐燕铭(中国人民解放区人民代表会议筹备委员会副秘书长)、王世英(十八集团军总部副参谋长)、沈其震(中国解放区临时救济委员会常务委员)等二十多人。  相似文献   

14.
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的基石,也是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一贯坚持独立自主,决不屈服于任何大国的压力,不依附于任何大国集团,一切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坚决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不断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合作。邓小平继承毛泽东独立自主外交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和发展,把中国的独立自主外交提到一个新阶段,开创了中国独立自主外交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今年4月8日是“四八烈士”王若飞、秦邦宪、叶挺、邓发、黄齐生等遇难60周年。今年又是王若飞、叶挺诞辰110周年,邓发诞辰100周年。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四八烈士”革命精神,是延安精神活生生的典范,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高举和平民主旗帜的“四八烈士”革命精神,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民族精神的光辉典范,是中国人民的瑰宝。高举共产主义旗帜的“四八烈士”革命精神,在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中华民族振兴和中华和平发展的伟大进程中,至今闪耀着时代精神的光芒,是全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中华民族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外交思想是毛泽东、周恩来所创立的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在冷静地、客观地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新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指导思想。本文从五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外交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实践。冷战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用邓小平外交思想指导中国的外交实践,积极开展和平外交,进一步开创了我国对外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在新中国加入联合国问题上曾长期存在矛盾心态:一方面,热切希望新中国尽早加入联合国并在其中担负起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另一方面,又希望中国迟加入甚至不参加联合国。究其原因:首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阻挠新中国加入联合国;其次,新中国加入问题须经联大2/3的多数票通过;第三,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中有美国和蒋介石代表;第四,毛泽东采取"不急"方针旨在剥夺美国政治资本;第五,毛泽东认为中国不进联合国并没有什么损失;最后,毛泽东业已认清联合国不过是美国手掌里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总结我党之光辉的战斗历程时,曾经说过:“我们党走过二十八年了,大家知道,不是和平地走过的,而是在困难的环境中走过的……”。如今,当我们欢庆中国共产党诞辰七十周年之际,回顾过去之历史,恰如周恩来曾经说过的是多灾多难,千锤百炼。  相似文献   

19.
周总理正告基辛格:你们要在联合国制造 “两个中国”,中国政府一定公开批驳。基辛格 说:请你们对我们的总统少用些尖锐的形容词。 1971年5月,巴基斯坦方面转来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口信,说他准备来北京同中国领导人交谈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及彼此关心的问题,为此先派他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进行预备性会谈。毛泽东主席决定,以周恩来总理的名义经巴方转告美方,表示同意。 总理组成工作组,由军委副主席叶剑英、尚未就职的首任驻加拿大大使黄华、总理助理熊向晖、外交部欧美司司长章文晋、礼宾司副司长王海容参加总理同基辛格的会谈。译员为冀朝铸和唐闻生。  相似文献   

20.
陆建洪的新著《纵横捭阖驭风云──周恩来的谈判艺术》,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这部著作集资料性、理论性、可读性于一体,是从谈判学这一新视角研究周恩来伟大革命生涯的精品佳构。笔者认为,该书有以下特色:一、研究视角新颖。周恩来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外交家,而且还是一位智慧超群的谈判艺术大师。周恩来在谈判中体现出的非凡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技巧运用能力、形成的丰富的谈判思想和独特的谈判风格,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近年来,学术界对周恩来生平与思想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从谈判学的视角来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