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1 毫秒
1.
观心思想是唐末、五代、宋初佛学思想家永明延寿心学思想脉络中的重要一环。延寿几乎将佛教的一切修习法门都纳入到观心的宗教实践之中,以一心释观心、以一心"妙观"统摄唯心之旨,同时又以观心坐实、印证唯心,使其宗教思想成为一个完满自足的理论体系。观心思想贯通《宗镜录》和《观心玄枢》,《观心玄枢》不仅是百卷《宗镜录》的理论浓缩,更是《宗镜录》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实,在延寿重构心宗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佛教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倪梁康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6-123
王肯堂以医家闻名于世,亦为在家修证佛法之人,对佛教唯识学素有研究,为晚明唯识复兴运动重要人物,撰有《成唯识论证义》《因明入正理论集解》等唯识、因明诠释著作。作者新近发现中山大学图书馆特藏部藏有王肯堂的另一唯识著作《八识规矩集解》(明代天启年间刻本)。该书解说玄奘《八识规矩颂》的要旨,经查为海内外现存之孤本,且此前在思想史的文献中几乎从未被提及与引用。这里编校刊印这个四百年来始终湮没无闻的重要思想文本,并对王肯堂本人及其佛学思想和佛学论著《八识规矩集解》做一引介。 相似文献
3.
张永超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3):9-12
熊十力先生反对将“体”“用”截成“两片”,并看到了宇宙发生流行中海沤不二的终极本体,但是熊先生却又将心分为“本心”和“习心”。我们可以追问,若是“体用不二”,“本心”与“习心”何以截分?或者说“本心”和“习心”的关系如何?“境不离识”,可同样“识与境存”,而“识”(习心)本即是“本心”的流行,在新的意义上可以说“境不空”而“识亦不妄”,“本心”即是“习心”,心本无二。 相似文献
4.
张永超 《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9-12
熊十力先生反对将“体”“用”截成“两片”,并看到了宇宙发生流行中海沤不二的终极本体,但是熊先生却又将心分为“本心”和“习心”。我们可以追问,若是“体用不二”,“本心”与“习心”何以截分?或者说“本心”和“习心”的关系如何?“境不离识”,可同样“识与境存”,而“识”(习心)本即是“本心”的流行,在新的意义上可以说“境不空”而“识亦不妄”,“本心”即是“习心”,心本无二。 相似文献
5.
马一浮对熊十力《新唯识论》中《明心》章之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良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5)
熊十力<新唯识论>初稿的基本思路本是承续<尊闻录>而以变易为体.但马一浮对这一思路却明确而强烈地表示反对,致使熊十力对原有思路渐生疑虑,并在撰写<新唯识论>后半部的主体部分<明心>章时觉得下笔甚难.熊十力最终请马一浮替其改定<明心>章且从之不疑.马一浮的改定使<明心>章放弃了以变易为体的非现成性本体论思路,逐渐转向马一浮所主张的变中见常的现成性本体论思路. 相似文献
6.
艾丽辉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6(1):39-41
《九云记》是在朝鲜小说《九云梦》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的 ,但情节内容更加丰富 ,结构更加严密紧凑 ,人物形象也更加丰满 ,体现了作者的审美理想。但由于借鉴原书过多 ,难免有抄袭之嫌。 相似文献
7.
蒲长春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28(2):23-26
印顺对《新唯识论》的评破体现出他对如来藏空义的界定。他认为如来藏之空包含了两个方面:其一是反本体之空,其二是即世之空。这既是缘起性空的必然结果,也是如来藏观念的内在结构。印顺的这一观点源自其对于如来藏空有关系的诠释学特征。 相似文献
8.
陈吉荣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12-118
识解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的结构主义语言学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认知识解阶段,以Langacker为代表;2000年以后的的动态识解阶段,以Croft&Cruse为代表。不论是Langacker的认知识解还是Croft&Cruse的动态识解,都重视对外界观察的详略程度、被激活的概念内容的配置、其他表达式的意义结构、描述事物的认知参照点、注意力方向和焦点的确定等内容。这对于翻译中默认值的识解研究很有启发。根据Croft&Cruse的语境约束和默认识解理论,可以对古典小说进行默认值分类研究,并对其英译策略和英译原则作出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赵显昊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5):86-90
熊十力通过"恒转"、"翕辟"、"体用不二"、"即用显体"等范畴与命题来说明"本心"与"本体"的关系,即"本心"就是"本体"。人们通过"工夫"才能见到本体、本心,而且工夫就是本体、本心,通过修养工夫就能体悟本体。一方面,本心、本体当下呈现出来;另一方面,通过工夫见到本体。熊十力的"无极而太极"即本体的"虚而有"、"寂而感",即体即用,即本体即变化。 相似文献
10.
张庆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93-102
佛教唯识宗从八识的角度论述心性,建立了一套非常丰富和细腻的概念系列和相当严密的论证体系。这表现在它深入探讨“心”与“性”之间的关系,通过区分“本有种”和“新熏种”来区分“本性”与“习性”,通过区分意识的潜在状态和已发状态探讨不同类型的意识的不同伦理品位问题。通过对佛教唯识宗有关“八识”和“心性”概念的梳理,我们能更加清楚地认知宋明以来儒家的心性学说的发展历程和解析其众多关键概念和争论问题的缘由。同时,我们还能回过头来看到佛教唯识宗在中国思想史发展上的功过。 相似文献
11.
姜玲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2):129-130
秘书,自古有之。但不同时期秘书的工作效率、工作作用、涉及的领域及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不同。本文就现代秘书与传统秘书的工作效率、工作作用、涉及领域、知识能力等方面作了比较分析,希望对秘书学的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朱寿桐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2(4):79-85
文人聚会结社自东汉以后逐渐蔚为风气,其中招募式的“吟社”与我们今天所谈论的文社或者文人社团相距甚远。文人会社理论也在中国古代有了相当的发展。古代文人会社组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模式不外乎有闲(情逸致)、有权、有钱、有资质(资格或资历)。这也正是现代管理学概括的三个权威的投射:行政权威、经济权威和知识权威。现代中国确有一些类型的文学社团是与行政权威的运作紧密相连的,但经济权威作用于文学社团的情形并不十分明显,在现代中国文学社团的运作中,知识权威乃是最根本的支撑。 相似文献
13.
王弦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6):20-22
社会文化基础、法律文化价值取向和外在形式等三个方面是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西方法律文化有所不同的原因,文化思考的比较可给予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带来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人治、法治与法制的根本差异取决于是否以宪政为基础;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存在着两难处境,德治以善良人性论为基础,法治以邪恶人性论为基础,而两者都体现了一定的道德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译论的现代阐释与现代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造性地继承中国传统译论是中国当代译学建设的必然要求。继承传统译论不是对传统译论的原样照搬,而是要使传统译论真正融入中国当代译学的话语系统,这就必须对其进行一系列的现代阐释与现代转化。现代阐释是现代转化的基础,现代转化必须在对传统译论的实际运用中逐步进行。 相似文献
16.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的军事思想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留柱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3):32-37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一为杂家,一主道论,但在军事思想上都受儒家影响很大.如战争观上的义兵、慎战说,治军观上的爱兵爱民、信赏信罚说等.在战争起源观上,<淮南子>既继承<吕氏春秋>的天性说,又综合了<吴子>的后天说.在战略战术上,<吕氏春秋>更提倡快速主动,<淮南子>则强调以静制动,后发取胜.二书不仅昭示文化上汉武帝将定儒学于一尊,也确定了中国兵学理论祖尚仁谊,次以钤略的体用框架. 相似文献
17.
社会化对农村人群个体和社会现代化都有着重要现实意义。现代农村人群社会化的内容在学习基本的生活生产技能、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和培养社会角色四个方面都与传统农村人群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地理因素、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因素的影响。现代农村人群通过学校教育、同辈群体的相互学习和大众传媒三种主要途径学习社会化的内容,完成社会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田小梅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20(5):12-17
随着人权保护进程的推进,家庭暴力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普遍存在于古今中外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在中国传统法律中被称为亲属相犯.尽管从表面上看,它与当今国内外及联合国法律文件对家庭暴力所作的规定有不少相似,但在概念和理念上却有着极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佀同壮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4(3):107-111
宗白华对庄子的钟情使其生命美学染上了庄子底色,生命之动的现代理念与庄子艺术精神的融合使得庄子美学具有明显的现代祈向,突出表现在:1.中国艺术尤其是绘画表现着生命之动--气韵生动,而其基本境界却是静的,这种静主要得益于庄子开拓的精神境界;2.中国艺术的空白乃生命流动之处,其渊源也是老庄、特别是庄子的宇宙观,庄子的心游更是中国艺术空白的生命源泉.宗白华对庄子的美学阐释别具一格,在庄子美学的现代进程中具有一定的先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程朱理学继承孔孟道统,专讲义理性命之学。它将人际伦理提升到宇宙本体论的哲学高度来重整人际伦常秩序,确立人的道德主体性。程朱理学既有以道德相对主义(社会性道德)把自然道德化的"真善相悖"的一面,也有以绝对道德主义(宗教性道德)把自然审美化的"美善相乐"的一面。程朱理学完全可与康德的德道哲学相媲美,它构筑了可与天地比肩的人类伟大尊严,追求哲学敬畏人生、宗教超越人生、艺术赞美人生的崇高精神境界。它最富有思辨性的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的精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