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高校德育教育,提高高校德育教育的水平和效果,是推进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以隐性德育为切入点,探索如何强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隐性教育功能,丰富高校校园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中的隐性德育内容,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德育素质,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张志鹏  肖阳 《南方论刊》2009,(11):68-6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是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德育的纲领性文件思想政治教育。本文从大学生德育教育角度论述了以人为本,树立新的德育理念,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校园廉政文化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成长成才规律,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勇德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对大学生进行勇德教育对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有重要意义。勇德教育与道德行为是一脉相承,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统一共同发展。勇德教育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有着促进作用,通过勇德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对生命尊重的道德行为,端正大学生实事求是的道德行为,促进大学生见义勇为的道德行为,促进大学生律己慎独,人格独立,促进大学生"有耻且格"。对于勇德的作用我们不能忽视,在高校的德育教育中,应尤其重视对大学生勇德的教育。  相似文献   

5.
网络时代大学生德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国锋 《学术论坛》2005,(9):183-186
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使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在网络时代,如何做好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当今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是新时期保障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但在实际工作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一些认识误区,比如把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混淆。为此,应以创新教育模式、加强制度建设等方法,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推动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日常化、个体化,将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应对错误思潮,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产生重要意义.高校德育教育工作日常化、个体化应因循推进德育教育工作常态化、制度化,改造德育教育工作旧载体、旧形式,利用德育教育新平台、新方法路径展开.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对德育教育懈怠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志刚 《云梦学刊》2002,23(4):99-100
德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敢于面对大学生对德育教育懈怠的现状,积极地分析造成这一现状的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和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加强对德育教育的目标、内客和形式的研究,对改进大学生德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普通高校中对大学生进行音乐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和途径。音乐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主要价值表现在对大学生进行的审美教育、德育教育和智育教育等方面,这说明音乐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与地位。  相似文献   

10.
社会公道与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的道德体系.社会公德教育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和加强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对于促进和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培养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和谐发展的人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生会干部是高校学生优秀群体,是团委等职能部门和广大学生的桥梁,是高校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因此,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尤为重要。结合高校学生会的实际情况,从高校学生会干部现状分析、高校学生会干部培养的现状分析、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的构建三个方面开展论述。  相似文献   

12.
道德社会化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其内涵因大学生为道德社会化的主角而不同于其他群体的社会化;其主体除了大学生外,还包括了学校范围内的教师和其他职工;其过程是教化、内化、外化相统一的三个阶段;其环境主要包括校园文化环境、虚拟环境、人际关系环境。  相似文献   

13.
汪雪娇  丛大川 《理论界》2014,(3):189-192
当代大学生道德状况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少数大学生的道德缺失状况亦令人担忧,主要表现为:在道德境界上缺乏奉献精神;在道德实践上偏重物质享受;在道德观念上以个人为中心;在道德理想上表现为理想追求较低。导致少数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观念冲突的社会现状、脱离实际的学校道德教育、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德育、独生子女不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应对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对策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即改变道德教育理念、采用道德内化方法、营造培育美德的环境、健全道德的奖罚制度。  相似文献   

14.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手,其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进程。基于德育的大学生学业辅导体系,有助于培养具有社会主义理想的有为青年。分析了构建德育化大学生学业辅导体系的内涵,阐述了体系构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医学生素质的高低是将来走向社会成为一名优秀医务人员的关键。要提高医学生的素质 ,首先要提高教师素养 ,其次要对医学生进行专业素质教育、心理健康培养及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6.
医学院校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与精湛的医疗技术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而“诚信”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当前,医学生的诚信观却每况愈下,势必影响以后的行医生涯。面对这种现象,加强医学生诚信教育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7.
浅论大学生社会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法制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能力素质等方面都会得到良好的锻炼与提高 ;同时 ,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尤其是与青年志愿者活动的结合将会对社会的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道德失范和缺位,一是市场经济的冲击;二是民众素质心态和社会舆论氛围;三是道德窘境和社会制度;四是道德教育的乏力。微博对大学生社会道德问题传播具有正效应和负效应。微博环境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道德建设,要关注社会导向在微博中的传播,避免舆论对道德问题的过分夸大,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有效完善舆情监测系统,积极教授微博救助的技术,努力净化微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高校诚信教育不足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是培养社会所需专业知识人才的重要基地,教育大学生诚实守信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文章阐述了大学生诚信意识淡泊及较为严重的失信现象,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体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反杜林论》中的道德部分对于我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道德教育,坚持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改进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手段,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仍然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