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新世纪、新阶段,司法公正问题与司法效率问题同被列为法院工作的主题。怎样才能做到司法公正?换句话说,在现实的法院审判活动中司法公正应当包括哪些内容?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法院工作职能定位的分析研究,笔者认为,新时期的司法公正应当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形象公正、兼容公正、时效公正。  相似文献   

2.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而人民的拥护和信仰的前提是良法公正的实施。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的破坏作用。在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新常态下,提高中国司法公信力,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力保护人民利益的社会根基。社会公正视域下,努力推进司法活动利民化,强化公众对司法公正的信仰性;全面推进司法活动民主化,强化公众对司法程序的理解性;科学推进司法制度规范化,强化公众对司法结果的信任性;积极推进司法案件公正化,强化公众对司法行为的依赖性;加快实施司法主体职业化,强化公众对司法主体的监督性;合力建构司法文化立体化,强化公众对司法权威的认同性,可以有效提高中国司法公信力,谱写中国梦的法治新篇章。  相似文献   

3.
王晓 《决策与信息》2011,(12):67-67
“公正与效率是二十一世纪人民法院的工作主题”,其基本内涵是:人民法院的全部司法活动,要做到审判公开,程序合法,审限严格,裁判公正,依法执行。追求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率的最佳结合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司法改革的主要趋势之一,界定二者的内涵,理清二者的关系是寻找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率平衡的前提。  相似文献   

4.
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的过程中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则和程序办事,使各种纠纷得到妥善解决,且做到不枉不纵、不偏不倚.司法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公正,公正是司法的第一应然目标.  相似文献   

5.
形式法治思维与实质法治思维对待法治之法、法律的确定性、法律解释、法律推理、司法理念等问题大异其趣,各有贡献和局限。前者得之于规则的遵守,失之于机械、僵化。后者得之于情境因素的考虑,失之于超越规则,有瓦解法治的危险。现阶段的法治思维应当以形式法治思维为主,以实质法治思维为辅,这是比较两种立场的法治思维观和分析当今中国政法现状后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徐丹 《决策与信息》2011,(4):100-100
当前,由于我国法官、检察官选用,选拔制度的不合理,传媒对司法权的监督没有法制化,社会对司法权的监督制约制度不健全,司法权力的地方化倾向严重等因素,影响了司法程序的正常运转,也影响了司法公正的实现。建议通过法律适用、有效的监督以及:提高司法工作人员的道德修养、法律修养和业务素质以助于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领导者》2008,(8):59-59
强调严格依法办事.铁面无私,维护法律尊严。但不能与群众冷眼相对。不要搞神秘化。要大力推进司法公开透明,让人民群众了解司法.理解司法,增进对司法的信心和信任,以让人民群众看得见、听得懂的方式保障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8.
在一个社会中,司法的腐败属于最危险的腐败,因为司法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这道防线也被突破,那么受到伤害的就不仅仅是当事人,而且还有我们司法机关的形象、法律的尊严和人民对这个国家的信心。  相似文献   

9.
检察案例指导制度不仅有利于实现实体公正,更有利于实现程序公正。它是限制司法自由裁量权的程序性机制,也是提高检察职业威望的制度保障,是统合司法经验的制度基础,也是统一法律适用标准的程序保障。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首要要求,是保证司法不受其他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干扰和影响的有力保障。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相似文献   

11.
王庆新 《决策导刊》2005,(10):41-41
近年来,南川市人民法院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稳定环境的大目标,充分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审判职责,突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三个重点,切实践行“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全面落实司法为民要求,较好地完成了维护稳定,保障改革,促进发展的司法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2.
司法公正的本质、性质及原则决定了监狱执法公正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内容。必须承认,我国监狱执法工作正朝着现代、文明、公正的方向稳步迈进,但也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监狱作为司法机关应如何公正执法是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一个紧迫而严肃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法律职业道德是身为一个法律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条件,一个法律职业者,缺失了法律道德,就如同一个人没有了品质和灵魂,这样的人是不配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律职业者的。在当今社会,由于法律职业者职业道德的缺失,特别是司法裁判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导致的显失公平与公正的案件数不胜数,引发了对法律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该决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以国家立法的形式体现了近十几年来司法改革的成果,在更高层次和水平上实现了控制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平衡、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的统一,在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上完善和创新了我国形式诉讼制度,对于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刑事司法制度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峰 《决策与信息》2010,(11):18-18
检察权包括法律监督权和以诉权为中心的固有司法职能两个层面。法律监督权应当理解为一种不同于侦查权、批准逮捕权、诉权等固有司法职能的"司法监察权",即从司法角度以居中、客观的立场对整个司法活动进行合法性监察的权力。检察权的上述两类不同层面的权力具有不同的原则立场和价值标准,因而不能将两类权力的行使同一化,而应在行使固有司法职能的同时,在另一层面以不同的立场和视角行使法律监督的权力,从而解决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在行使法律监督权时所面临的问题,以维护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6.
当前,司法不公问题仍然是我们司法改革的难点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司法体制障碍、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司法环境不理想等问题,也有法官的职业道德素质问题。就法院系统内部而言,法官道德水准不高仍是影响司法公正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切实加强法官道德建设,确保司法公正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经济行政法律制度与WTO的公正、公平的基本法律原则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存在的差距较大,主要表现为差别待遇,优惠待遇等。因此,必须重塑我国的经济行政法制度,以适当代全球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何先武 《领导文萃》2011,(23):26-26
民主政府必须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国民。只要是取得同一国籍的人,在他们的祖国就应当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断无依据户籍属性,划分人的等级,进而区别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待遇,乃至司法待遇之理。有学者曾指出:“讨论户籍门槛的拆与不拆本身就是一个伪问题。”因为在法律上,  相似文献   

19.
李涛 《决策与信息》2009,(12):51-51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治理国方略。坚持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和基础。在我国司法改革中,司法独立的进程已经有相当程度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司法独立是法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对司法独立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唐剑 《经营管理者》2011,(1X):257-257
公正,是司法的本质属性,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在诉讼价值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一个国家的法律能否最大限度地实现公正价值是衡量这个国家法制文明进步的标志。公正审判是各国刑事审判制度的最高价值选择,也是有人类历史以来,关于法院审判问题中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仅就刑事审判理论而言,所谓公正审判,也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本文仅就审判程序公正的理论、标准和中国为公正审判的改革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